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上帝已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上帝之死

上帝已死」(德語:Gott ist tot)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一句名言,此句在尼采《快樂的科學》一書中出現了三次[1],後來又在其名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出現。「上帝已死」是尼采常被誤解的名言。

解釋

[编辑]

「上帝已死」並非是字面上解讀的尼采相信一開始實際存在一名上帝,而後來死了。相對地他想表達的是上帝已不再是生命意義的來源或是道德圭臬。尼采認為上帝的死所帶來的崩解即是現存的道德假設:「當一個人放棄基督信仰時,他就把基督教的道德觀從自己腳下抽出來了。這種道德觀絕非不證自明......當一個人打破了信仰上帝這項基督教化,就等於打破了一切:一個人的手中必然空虛。」這也是為何在「The Madman」中,有一個段落主要致予非有神論(特別是無神論)者,其問題在於要保留任何非神性的價值觀體系。

上帝之死是說明人類再不能相信這種宇宙秩序的方法,因為他們無法識別這種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認為「上帝已死」,不單對人對宇宙或物質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絕對價值——不再相信一種客觀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把每個個體都包括在內。這種絕對道德觀的失去,就是虛無主義的開端。這種虛無主義令尼采盡其努力去找出重估人類基本價值的方法,即比基督教價值更深入的宇宙觀

尼采相信,大部份人都不認同(或拒絕認識)「上帝已死」這種觀念,因為他們內心深處都有深層的恐懼或憤怒。所以,當這種虛無被廣泛認識時,他們會覺得十分痛苦,然後虛無主義變得猖獗,而且相對主義會在人類社會中成為法律——所有事物都是被許可的。這是尼采認為基督教相當虛無的部份原因。對尼采而言,虛無主義是所有理想化了的哲學體系的必然後果,因為所有理想主義都有像基督教道德。

新的可能

[编辑]

尼采相信,人類沒有了上帝,依然可以找到正面的可能性。放棄了對上帝的信仰為人類發展自己的創作能力開了第一道門戶。基督教的神常有隨意的命令和禁令,但衪已經無法左右人類,所以人可以放棄向超自然的力量尋求協助,而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新一套價值。承認「上帝已死」就像一塊空敞的大帆布一般。這是成為全新的、不同於以往的,更創新的東西的自由——這種自由並不包括接受過去的包袱。

尼采利用了茫茫大海作為比喻。那些學會為自己創造新生的人代表了人類的新階段,就是超人——它指某些透過駕馭自己的虛無主義而成為傳奇英雄的人。

参考文献

[编辑]
  • Heidegger, Martin. Nietzsches Wort 'Gott ist tot (1943) translated as "The Word of Nietzsche: 'God Is Dead,'" in Holzwege,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ulian Young and Kenneth Hayn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Kaufmann, Walter. Nietzsche: Philosopher, Psychologist, Antichri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 Roberts, Tyler T. Contesting Spirit: Nietzsche, Affirmation, Relig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 Thomas J. J. Altizer英语Thomas J. J. Altizer, The Gospel of Christian Atheism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66).
  • Thomas J. J. Altizer and William Hamilton, Radical Theology and the Death of God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66).
  • Bernard Murchland, ed., The Meaning of the Death of God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7).
  • Gabriel Vahanian英语Gabriel Vahanian, The Death of God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61).
  • John D. Caputo英语John D. Caputo, Gianni Vattimo英语Gianni Vattimo, After the Death of God, edited by Jeffrey W. Robbi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相关条目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in sections 108 (New Struggles), 125 (The Madman), and for a third time in section 343 (The Meaning of our Cheerfu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