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子車氏三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仲行
子车氏三良
本名氏:子车
名:奄息、仲行、鍼虎
逝世前621年
国籍秦国
活跃时期春秋时期
知名于秦国大夫

子車氏三良(?—前621年),是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子車鍼虎三兄弟的合稱。三人均是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生活于秦穆公时期,秦穆公死时,三兄弟为之陪葬[1][2]

生平

[编辑]

子車三兄弟出自東周春秋时期秦國的世族,三人为秦国忠良,辅佐秦穆公,世稱三良[3][4]。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殉葬177人,子车氏兄弟三人也被殉葬[5][1]。当时秦国人作《黄鸟》一诗来悼念他们[6]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评价

[编辑]

左传》、《史记》惋惜三良之死,批评秦穆公以野蠻的制度害死忠良,认为秦穆公没有成为盟主是理所当然[1][7]。后世文学家王粲亦依附此观点[8]

汉书·匡衡传》及应劭之注,称秦穆公生前与三兄弟饮酒,说“生共此乐,死共此哀。”奄息三人允诺,秦穆公死而三人从殉,认为三良不是被迫殉葬,而是履行诺言[9][10]。后世文学家如曹植陶渊明等认同此观点[11][12]

考古發現

[编辑]

2014年,“子车戈”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2012年至2014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5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共发掘墓葬199座,出土铜容器51件,陶器约500件,年代从西周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晚期。墓中有五,戈上铭文有两列共14个字,右列前六字为“秦公作子车用”,余字锈蚀不清。该古物印证了子车奄息、子車仲行、子車鍼虎为秦穆公陪葬的历史事件[13]

参见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1.0 1.1 1.2 史记·秦本纪》: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2. ^ 中原. 《诗·黄鸟》揭露残酷的殉葬制度. 文献. 1982, 02. 
  3. ^ 《诗经》毛詩序:「《黃鳥》,哀三良也。國人刺穆公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
  4. ^ 《史记·蒙恬列传》:毅对曰:“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回‘缪’。”
  5. ^ 左傳·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6. ^ 詩經·國風·秦風·黃鳥
  7. ^ 左傳·文公六年》:君子曰:「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若之何夺之?」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树之风声,分之采物,着之话言,为之律度,陈之艺极,引之表仪,予之法制,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道之礼则,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圣王同之。今纵无法以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复东征也。
  8. ^ 王粲《咏史诗》: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秦穆杀三良,惜截空尔为。
  9. ^ 史记·秦本纪》张守节《正义》注引应邵云:“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於是奄息、仲行、鍼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诗》所为作也。”
  10. ^ 《汉书·匡衡传》: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
  11. ^ 曹植《三良》: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12. ^ 陶渊明《咏三良》: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13. ^ 出土春秋“子车戈”印证文献所载“历史公案”. 中国新闻网. 2014-12-05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