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

坐标51°28′22″N 0°29′15″W / 51.47278°N 0.48756°W / 51.47278; -0.4875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哥頓·霖士的飛機餐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餐廳門口的招牌
概要
类型餐馆
国家/地区 英国
地址倫敦希斯洛機場第五航廈
坐标51°28′22″N 0°29′15″W / 51.47278°N 0.48756°W / 51.47278; -0.48756
开业日期2008年3月27日
所有者戈登·拉姆齊
营业信息
主厨斯圖爾特·賈爾斯(Stuart Giles
厨师戈登·拉姆齊
食品类型西餐
座位数175人
其他信息
其他分店芝加哥、拉斯維加斯、洛杉磯以及紐約分店計畫中
网站www.gordonramsayrestaurants.com/plane-food/
位置图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在Greater London的位置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
該餐廳在大倫敦都會區的位置
地图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英語:Gordon Ramsay Plane Food)餐廳位於倫敦希斯洛機場第五航廈,所有者為廚師戈登·拉姆齊。飛機餐餐廳造價250萬英鎊。該餐廳由於位於希斯路機場禁區,因此對於瓦斯與刀叉餐具種類的使用有所限制。該餐廳與第五航廈其他的店家於2008年同步開幕,拉姆齊也在該年在英國地區開了其他的餐廳。拉姆齊表示他要餐廳避免使用濃重的醬料、能夠快速上菜,且能讓旅客透過冷藏箱外賣,使他們能夠在飛機上享用三道菜的套餐。

餐評們對該餐廳大多持正面評價,但餐廳在開幕不久後,美食評論家簡·莫伊爾英语Jan Moir便給了飛機餐餐廳負面的評價,而這則評價在當時受到多個主流媒體的關注。餐廳對冷藏箱的運用也受到多名評論家表揚。該餐廳是拉姆齊首度在機場中開店,而2013年他宣佈他要把這一概念帶到美國,在美國各大機場內開店。

簡介

[编辑]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餐廳內部

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位於倫敦希斯路機場第五航廈英语London Heathrow Terminal 5的六樓,[1]哇尬媽媽英语Wagamama日式餐廳的旁邊。[2]該餐廳位於機場禁區,代表只有即將登機的旅客才能到餐廳用餐。拉姆齊和他的團隊花了250萬英鎊改造餐廳,而拉姆齊跟希斯路機場簽了10年的初始合同。[1]飛機餐的主廚為斯圖爾特·賈爾斯(Stuart Giles),之前也曾在拉姆齊的黃楊木咖啡廳(Boxwood Cafe)擔任廚師。[3]

餐廳內部有一個大理石吧台,[2]吧台上方掛了一幅價值九萬英鎊的畫,該畫由巴納比·戈頓(Barnaby Gorton)所繪。[4]餐廳其中一側的牆壁佈滿大型的窗戶,放眼望去可欣賞機場風景。[2]餐廳裡共有175個座位[4]

基於安全考量,飛機餐跟第五航廈其他的餐廳一樣,不能夠使用瓦斯。因此餐廳使用電烤箱和電磁爐等電器設備烹煮食物。此外,餐廳也有另外安裝一台微波爐[5][6]刀具的大小也必需遵循機場的標準規格,避免有意人士以餐廳的刀具當作武器使用。[7] 拉姆齊要求在飛機餐工作的員工,在先前必須要有在他旗下其他餐廳工作的經驗。[8]

菜單

[编辑]

該餐廳餐點的價錢與拉姆齊其他餐廳的價錢不相上下。拉姆齊有意為旅客們在機場貴賓室外面帶來精緻的用餐體驗,使旅客無需進入貴賓室便能享用同樣質素的美食。餐廳的菜單上有山羊奶酪蛋撻佐豌豆和韭菜等前菜,主菜則包括海鱸魚佐香茅芦笋,而甜點有巧克力火鍋配棉花糖和鬆餅及高杯水果聖代英语Knickerbocker glory等選擇。[7][9]菜單上甚至出現赛弗鲁嘉魚子醬英语Sevruga等傳統菜餚。[2]拉姆齊在餐廳開幕後不久的一家採訪中,聲稱他要讓所有的餐點脂肪「越少越好。禁用重醬。」[4]他把餐廳的菜單比較成常春藤餐厅英语The Ivy、黃楊木咖啡廳和沃爾斯利餐廳英语The Wolseley之間的「雜交」。[4]餐廳還有一種叫「快機」的另類菜單,能提供客人快速用餐的體驗。雖然只有二至三道餐,但整項套餐會在25分鐘以內上完菜。

餐廳也販賣能外賣的冷藏箱,讓選擇不吃機上餐的旅客能將食物帶到飛機上享用。外賣包的三道菜各有四種不同的選擇,包括草蝦西洋菜沙拉或烤牛肉配黑松露和綠豆沙拉,也有淋上生奶油的巧克力和山核桃布朗尼等甜點。[10]

歷史

[编辑]
倫敦希斯路機場第五航廈於2008年3月27日啟用。

拉姆齊於2007年12月宣佈飛機餐要在2008年3月27日與希斯路機場即將要啟用的第五航廈一同開幕。該餐廳是戈登·拉姆齊在倫敦地區的第九家餐廳,也是他首度在機場內開餐廳。[11]而拉姆齊的第一家法國餐廳,位於凡尔赛宫的特裏亞農的戈登·拉姆齊餐廳(Gordon Ramsay au Trianon)也大約在同一時間開幕。他在2008年時將他的餐飲帝國擴展到倫敦地區以外的地方,例如他與他的門生安吉拉·哈奈特英语Angela Hartnett合開的慕拉諾餐廳英语Murano (restaurant)。而他旗下的約克和奧爾巴尼(York & Albany)餐廳和迷宮餐廳(Maze)也在2008年期間開幕。[4]該餐廳在開幕後的第一年損失了780,767英鎊,餐廳的損失是由於航廈延期啟用所造成的。[12]

2009年時,拉姆齊因未按期繳稅而陷入財務問題的窘境中。稅務海關總署因此對飛機餐、迷宮、戈登·拉姆齊餐廳和精準餐吧(The Narrow)進行清算申請。稅務海關總署給予他兩週來償還飛機餐餐廳所累積的欠稅,而拉姆齊也在當年12月10日宣佈他已還清所有債務,而飛機餐將繼續營業。[13]他在2010年開的麵包街廚房餐廳(Bread Street Kitchen),與飛機餐基於同一概念之上。麵包街廚房位於新交易巷一号購物中心和商務樓,也是一間講求用餐快速的餐廳。[14]

拉姆齊於2013年宣佈他計畫要將飛機餐這一概念引進美國,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和紐約、拉斯維加斯和洛杉磯的機場設店。[8]該餐廳也在當年與第一旅行者英语No.1 Traveller合夥,為第五航廈的旅客提供一個貴賓廳體驗。[15]

評價

[编辑]
飛機餐餐廳中的一道鯛魚。

美食評論家簡·莫伊爾英语Jan Moir是第一位評論該餐廳的人,[5]她在飛機餐開幕後約五個小時就已造訪該店。[16]她不覺得餐廳裡的食物質量好到能吸引頭等艙和商業艙的乘客,也同時擔心餐點的價格對於搭乘經濟艙的旅客來說太過昂貴,[17][18]她說由於餐廳必須遵循規定,把瓦斯統統換成電磁爐,使她的牛排吃起來像「一塊在雨中腐爛的乾燥皮鞋」。[5]賈斯珀·杰拉德(Jasper Gerard)在《每日电讯报》的評論中稱他喜歡餐廳的魚子醬和鱸魚那兩道菜,但他不喜歡鱸魚的香茅和芦笋配菜。他給了這家餐廳一則負面評價,稱道「他們是在拿同類事物中作比較嗎?希斯路機場的飛機餐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成為在皇家醫院路的戈登·拉姆齊餐廳,但這絕對不是一場廚房驚魂記。」[2]

譚·考恩(Tam Cowan)在餐廳開幕不久後就在《每日記事報英语Daily Record (Scotland)》上評論。他在滿分25分的標準中,給了飛機餐20分。他覺得在機場內居然有這麼高品質的食物,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他稱餐廳裡的焗烤帕馬森乾酪和蘑菇通心粉「完美極了!」,之後又說蘋果金寶「非常棒」。[9]馬克·波蘭德於2009年在《標準晚報》中給了飛機餐一則評論。起初他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望,但他在他的評論中稱他的凱撒沙拉前菜「是『這道餐將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好』的預示」,並形容巧克力布朗尼「緻密、黑苦又豐富」[19]雖然他對波倫塔玉米片感到些許失望,但總體來說,他覺得餐廳的食物「有種庄严的感覺」。同時他也希望拉姆齊能將這個概念擴展到倫敦各大火車站中。[19]約翰·沃爾什於2012年時寫了一篇關於杰米·奧利弗格域機場所開的一家餐廳的報導,稱拉姆齊的飛機餐餐廳是「『不令人作嘔的機場食物』這一概念的先驅」。[6]

每日郵報》的提姆·克拉克高度讚賞飛機餐對外賣冷藏箱的使用,稱道「能把煙燻鮭魚、奶油奶酪三明治與蘋果和核桃沙拉一口氣吃完,這點是讓我愉快的地方」[10]但是,他說他的火腿芝士吐司英语Croque monsieur平淡無奇,而且他覺得沒有飲料這一點他也不太喜歡。他覺得這份菜單物有所值,也是「首度真正在飛機上給了他們選擇」[10]克里斯·哈斯拉姆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中評了不同航空公司在飛機上所給的餐點,也順便評論了戈登·拉姆齊的飛機餐。他的在滿分10分的標準下給了7分,特別稱冷藏箱「只要這種服務能繼續下去,就有在商務艙的感覺」。[20]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Ramsay (2008): p. 276
  2. ^ 2.0 2.1 2.2 2.3 2.4 Gerard, Jasper. Will my pollock end up in Benidorm and my white asparagus in Vladivostok?. The Daily Telegraph. 2008-04-26 [2013-09-22].  需付费查阅
  3. ^ Stuart Gillies. BBC Food.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4. ^ 4.0 4.1 4.2 4.3 4.4 Arlidge, John. Ramsay: I'll help to end the f***ing disgrace that is Heathrow.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8-03-27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5. ^ 5.0 5.1 5.2 Stratton, Allegra. Gordon Ramsay's Heathrow eaterie: a terminal review?. The Guardian. 2008-03-28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6. ^ 6.0 6.1 Walsh, John. Trending: Jamie Oliver's pukka tucker takes to the air (port). The Independent. 2012-07-03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7. ^ 7.0 7.1 Catto, Susan. And Now, Foie Gras for People on the Go.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4-30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8. ^ 8.0 8.1 Scott, Caroline; Arlidge, John. Come fry with me. The Sunday Times. 2013-07-14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 ^ 9.0 9.1 Cowan, Tam. Ready for take-off. Daily Record. 2008-06-28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10. ^ 10.0 10.1 10.2 Clark, Tim. Gordon Ramsay's kitchen goes sky high. Daily Mail. 2008-10-30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Ramsay aims to land Michelin at Terminal 5. Daily Mail. 2007-12-12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 
  12. ^ Prynn, Jonathan. Ramsay's Pounds 4.3m nightmare: new accounts reveal empire's losses.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0-01-11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需付费查阅
  13. ^ Gordon Ramsay saves Plane Food restaurant. Caterer and Hotelkeeper. 2009-12-10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14. ^ Vaughan, Tom. Gordon Ramsay to launch informal Borough Market eaterie. Caterer and Hotelkeeper. 2010-12-06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15. ^ Smith, Graham. No.1 Traveller partners with Gordon Ramsay's Plane Food. Business Traveller. 2013-06-06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16. ^ Ramsay (2008): p. 284
  17. ^ Critics brands Gordon Ramsay's T5 restaurant Plane Food just plain awful. Daily Mail. 2008-03-28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8. ^ Ramsay's kitchen nightmares: HeathrowT5's Plane Food restaurant is 'plain awful' and LA's not ready.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8-03-28 [201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19. ^ 19.0 19.1 Bollard, Mark. Plane Food.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9-01-23 [201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20. ^ Haslam, Chris. Masterchef at 40,000ft. Sunday Times. 2009-07-05 [2013-09-22].  需付费查阅

延伸閱讀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