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台湾白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小白及
台湾白及
臺灣白及花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属: 白芨屬 Bletilla
种:
台湾白及 B. formosana
二名法
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tr., 1911

台湾白及学名Bletilla formosana),又名小白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為臺灣原生蘭。與常見中藥材白及(學名:B. striata) 同為蘭科(Orchidaceae)白及屬(Bletilla)植物。主要分佈於臺灣與中國南部。其假球莖可做為中藥材,花朵具觀賞價值。 [1][2]

 植株型態

[编辑]

地生性。植株大小差異大,高度介於10-60公分。平地或低海拔的植株較高(可達60公分),而中高海拔則以小型株(10公分)居多。其假球莖可為球狀、卵狀、陀螺狀與不規則扁壓狀。葉片由假球莖上的角錐狀小芽球發育而來,一個球莖可生長4-7片線狀葉。葉為青綠色、紙質。葉長10-50公分、寬0.8-3.5公分。花莖則由假球莖頂葉間向上抽出。花軸纖細直立,長15-90公分。總狀花序,著花5至30朵,由下往上逐次開放,每次僅1至2朵盛開。花朵半張,花色白,略帶淡粉或紫色。唇盤上有五條波狀龍骨,龍骨前端為鮮黃色,末端則為白色並具有棕紅色斑,龍骨間則佈有紫色或褐色斑點。萼片為窄橢圓形,長1.9-2.1公分,寬0.56-0.65公分。花瓣為歪橢圓形,長1.9-2.1公分。唇瓣成三裂片: 側裂片甚小並彎曲向上,中裂片則近乎圓形且邊緣為波浪狀。蕊柱長約1.3公分,淡紅色,腹面具有紅棕色斑。具8塊花粉塊,花藥帽為圓球形。花期3-6月,於海拔1800公尺上的植株花期可延長至10月。果實為橢圓形蒴果,長約2.5公分。[1] [3][4][5]

地理分佈

[编辑]

臺灣白及分佈於臺灣全島、蘭嶼龜山島及中國南部。好生於濕潤向陽岩石與平野潮濕的草叢中。海拔100至3300公尺皆可發現其蹤跡。可見於蘇花公路中橫公路路旁,花蓮洛韶與天祥的山壁邊坡。[3] [4][5]

命名故事

[编辑]

1906年6月11日川上瀧彌森丑之助共同於宜蘭縣九芎湖附近採集,並在1911年由早田文藏發表命名為Bletia formosana。但由於白及屬(Bletilla)與布萊特蘭屬(Bletia)名稱相似,早田文藏便將台灣白及屬名一開始誤用為Bletia。此外,於1906年11月川上瀧彌與森丑之助也在玉山海拔3300公尺處採得一蘭,並於1911年早田文藏將之發表為Bletia morrisonicola ,其模式標本植株較小,葉長約為12公分、葉寬為0.6公分。後經鑑定,判定Bletia morrisonicola 型態差異是受生態環境影響,其與台灣白及(Bletia formosana)應為同種植物。 [4]

染色體數目

[编辑]

1939年T. Midzuno和1965年R.Tanaka計數了台灣白及的染色體數為2n=36,而白及染色體數為2n=32,若將上述兩種白及雜交則可得染色體數2n=34的後代。 [4]

親緣關係

[编辑]

利用分子標誌之逢機增幅多型性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對採集自台灣不同區之台灣白及與白及屬種原進行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an arithmetical)親源分析,發現蘭嶼白及被分類於台灣白及群組內,推測蘭嶼白及與台灣白及應為同種。 [6]

栽培技術

[编辑]

臺灣白及種子於自然環境下不易發芽,傳統採用塊莖分割法繁殖,但因生長速度緩慢、產量不足,無法大量生產以供藥用。故近年來農業試驗單位積極研究組織培養的栽培模式,利用無菌播種誘導種子萌芽,並提高萌芽率。根據農試所研究,在2000 流明光照下,使用3%過氧化氫種子預措方式處理種子5分鐘,可使種子提早發芽,且發芽率可達98%。 [7]

藥用功能

[编辑]

白及於《神農本草經》記載: 「味苦,平。主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鬼擊,痱緩不收。」。並根據藥理學研究發現白及甘露聚醣具有止血、抗炎與抗腫瘤之作用,可至肺炎、肺結核與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8][9]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電子書 台灣植物誌第一版 Flora of Taiwan, 1st edition 5: 887 - Plants of Taiwan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tai2.ntu.edu.tw.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2. ^ 奇藤龜三. 世界原生蘭圖鑑. 晨星出版社. 2007: 141. 
  3. ^ 3.0 3.1 林維明. 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上).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48. 
  4. ^ 4.0 4.1 4.2 4.3 林讚標. 台灣蘭科植物. 魯風印書有限公司. 1977: 62–64. 
  5. ^ 5.0 5.1 鐘詩文. 台灣野生蘭(上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08: 30. 
  6. ^ 曹進義; 許絾誌; 闕甫伈; 陳威臣; 夏奇鈮. 以RAPD技術進行白及種原之遺傳歧異度分析. 台灣農業研究. 2009-12-01, 58 (4) [2017-03-30]. ISSN 0022-4847. doi:10.6156/jtar/2009.058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7. ^ 葉豐次. 林郁進.陳忠川.邱年永.蔡新聲. 臺灣白及 [Bl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echter] 之組織培養 (二) 培養基組成分對未成熟種子萌芽與小苗發育之影響. 中華農藝. 1994, 43: 40-50. 
  8. ^ COA. 台灣原生蘭科植物—台灣白及成分分析及種苗繁殖技術(農委會). www.coa.gov.tw.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9. ^ 王红英. 白及甘露聚糖抗胃溃疡及抗炎.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9, 33 (1): 119-121. 

推展閱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