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權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权栗
權慄
朝鮮王朝將軍
權慄
權慄
戶曹判書(贈領議政
國家朝鮮國
姓名權慄
彥慎
晚翠堂
本貫安東權氏
谥号忠莊
親屬
父親權轍[1]
母親曹氏
元配曹氏
朴氏
元配之父曹輝遠
繼室之父朴世炯
兄弟權恆
權愷
權恂
權氏(夫李恆福
1582年武科合格
權慄
諺文권율
汉字權慄
文观部式Gwon Yul
马-赖式Kwŏn Yul

權慄(1537年—1599年)彥慎晚翠堂,是朝鮮王朝時期的將軍。他是領議政權轍的第四子,也是李恒福的丈人。他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擔任了朝鮮軍隊的都元帅(總司令),並以指揮了以少勝多的幸州大捷而出名。

生平

[编辑]

權慄出生於安東權氏的一個富裕家庭裡,其父是領議政權轍。1582年以明经中进士,之后历任承文院正字、成均馆典籍、司宪府监察、镜城府判官、户曹正郞、义州牧使等职务。1592年初,因为有流言说朝鲜与日本勾结攻打大明,權慄作为义州牧使受到牵连而被下狱,但是最终被判无罪。[2]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在柳成龍的推薦下,權慄出任光州牧使。權慄在全罗道巡察使李洸麾下作戰,与五万多来自南方的勤王军准备北上攻打漢城。然而,李洸最終在龍仁被日軍擊敗。權慄退往光州,並組織了一千名民兵

日軍到達錦山以後,全羅道的治所移往全州。權慄率軍前往全州的大門梨峙,以遏日軍兵鋒。小早川隆景率一萬日軍襲擊梨峙,權慄以一千民兵抵擋日軍的進攻。[3]權慄親自監陣,如有退卻,立即斬首。民兵首領黃進火銃擊中,依然奮勇戰鬥。權慄戰勝了日軍,並收復了全羅道

朝鮮朝廷嘉獎了權慄的功績,於次年任命他為全羅道觀察使兼巡察使。權慄組織了民兵和僧侶共計一萬餘人,前往京畿道,試圖收復漢城[3]途中繼續募兵,兵力達到二萬人。權慄到達水原附近的禿城(一说“秃山城”)駐紮。日軍宇喜多秀家包圍了該城達一個多月,城內斷絕了水源。權慄急中生智,命令將幾匹戰馬牽到城牆之上,用白米洗馬,使之就像用許多水沖洗過一樣。日軍本想使城中斷絕水源而投降,見了此景,只得退回漢城。權慄趁機出擊,擊斃日軍3000餘人。此戰之後,朝鮮純祖在禿城的最高處建立:“洗馬臺”,以示紀念。同時命令權慄向北攻擊漢城的日軍。

(也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出自朝鲜人的虚构,因为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真田幸隆在防守户石城时也有同样的传说。)

權慄率所部2800人到達破敗的城堡——漢城附近的幸州山城。此時,日軍在碧蹄館之戰中擊敗了明軍,對幸州山城附近朝鮮軍的到來感到畏懼,於是組織了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包小早川隆景黑田長政小西行長石田三成吉川廣家等部,共計三萬人,圍攻幸州山城。權慄率2800人奮戰,使用火車飛擊震天雷等武器,擊退了日軍的進攻。[3]這次戰鬥就是歷史上的幸州大捷,權慄等義兵斬首超過一百三十級,并得到明朝援將的肯定讚賞,萬曆皇帝也特別降旨嘉勉,稱「朝鮮素稱强國,今觀權慄斬獲甚多,該國人民尙可振作。朕甚嘉之」[4]

權慄雖然擊退了日軍,但所部也傷亡慘重,退往坡州據守。[3]同年6月,在第二次晉州城之戰中,權慄主張迎擊日軍,並于咸安郡截擊日軍。然而,日軍使用火銃攻擊,權慄軍大敗,退往全州[5]

後來權慄被任命為都元帥,成為朝鮮全國抗日的總指揮。由於他使用非常粗暴的手段對待逃兵,曾經被朝鮮朝廷免職,但不久即官復原職。1597年,日軍再次入侵朝鮮,史稱丁酉再亂。權慄命令朝鮮水軍攻擊日軍,但三道水军统制使(朝鲜的水军主帅)元均卻對此持消極的態度。權慄大怒,以鞭鞭打元均,脅迫其出戰。元均被迫出擊,在漆川梁海戰中遭到日軍藤堂高虎的襲擊,大敗身亡。此後,日軍席捲了全羅道忠清道等地。朝鮮將軍李舜臣最終取得鳴梁大捷,為朝鮮軍和明軍贏得了戰機。不久以後,權慄同麻貴部計畫攻擊日軍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朝鲜军在战斗中十分英勇,权栗还亲手斩杀了数名逃兵,受到了明军经理杨镐的赞赏。但是由于对援军疏于防备,日軍在次年的蔚山城之戰中大敗朝鮮、明朝聯軍。之后的战斗,三位明军将领刘綎麻贵董一元都要求权慄协同作战,最终权慄和刘綎参加了9月的順天城之戰

1598年,豐臣秀吉逝世,日軍退出朝鮮。次年,權慄以63歲的年齡辭職還鄉,同年7月病死。死後,被朝鮮朝廷追贈領議政的官職,諡號忠莊。與李舜臣元均同授一等宣武功臣。

大韓民國海軍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第三艘命名為「權慄號」作為紀念,弦號是DDG 993。

评价

[编辑]

朝鲜宣祖:卿名闻天下,威慑敌国,元帅之任,舍卿伊谁。

万历皇帝:今观全罗斩获数多,该国人民尚可振作。

明朝兵部尚书石星:尔国群臣,若得如權慄者数人,吾何忧哉!

明军经略宋应昌:板荡忠臣,中兴名将。[6]

脚注

[编辑]
  1. ^ 康定權公神道碑銘[永久失效連結]
  2. ^ 李恒福. 白沙集. : 卷四. 
  3. ^ 3.0 3.1 3.2 3.3 中野(2008)
  4. ^ 《宣祖昭敬大王修正實錄》:「全羅巡察使權慄敗賊兵于幸州。時,京城賊合屯大熾,慄欲連絡天兵,以圖京城,乃留兵,使宣居怡領全師,屯衿川光敎山,分抄精兵四千,自陽川濟江,陣于幸州山上,設柵爲衛。賊見其孤懸深入,悉衆數萬,乘曉圍柵,鐃皷動地,柵中震駴,慄申令鎭靜。賊分軍迭進,自卯至酉,內外皆殊死戰。我軍占地高峻,後臨江壁,逃走無路,皆懷死心。賊仰攻,丸道不直,湖南壯軍皆善射,射必中傷,矢如雨注,賊輒披靡。乃各持束草,縱火燒柵,柵中以水撲滅。賊毁西北隅柵一間,所守僧軍少却,慄自用劍,斬退者數人,復樹柵以拒之。矢將盡,水使李蘋舟載箭數萬以繼之。賊遂敗退,聚積尸爲四堆,覆芻以焚之,臭聞數里,我軍收斬餘尸一百三十級。翌日査大受來視戰處曰:「外國有眞將軍。」宋經略移咨慰奬,用段銀爲禮,奏聞于帝。帝遣鴻臚寺官,宣諭本國曰:「朝鮮素稱强國,今觀權慄斬獲甚多,該國人民尙可振作。朕甚嘉之」」
  5. ^ 豊臣秀吉合戦総覧』新人物往来社
  6. ^ 李恒福. 白沙集. : 卷二. 

參考資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