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梳頜翼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梳頜翼龍

梳颌翼龙属
化石时期:侏儸紀晚期,150–145 Ma
纖弱梳頜翼龍的標本,原本被歸類於翼手龍的一種
化石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梳颌翼龙科 Ctenochasmatidae
亚科: 梳颌翼龙亚科 Ctenochasmatinae
属: 梳颌翼龙属 Ctenochasma
Meyer, 1852
模式種
羅氏梳頜翼龍
Ctenochasma roemeri

Meyer, 1852
  • 羅氏梳頜翼龍 C. roemeri
    Meyer, 1852
  • 纖弱梳頜翼龍 C. elegans
    (Wagner, 1861)
  • 塔氏梳頜翼龍 C. taqueti
    Bennett, 2007
異名

Ptenodracon
Lydekker, 1888

梳頜翼龍屬屬名Ctenochasma)又名凱提奈卡瑪龍,是翼龍目翼手龍亞目的一,生存於侏儸紀晚期。目前該屬已發現三種:羅氏梳頜翼龍(C. roemeri)、纖弱梳頜翼龍(C. elegans,原先是翼手龍屬的一種)、以及塔氏梳頜翼龍(C. taqueti)。化石發現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索倫霍芬石灰岩(Solnhofen Limestone)、法國東部等地。最小的纖弱梳頜翼龍種,翼展長25公分。

梳頜翼龍的骨骼重建图

發現與命名歷史

[编辑]
纖弱梳頜翼龍的化石

在185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爾曼·汪邁爾(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將一個發現於索倫霍芬石灰岩層的下頜化石,建立為新屬,羅氏梳頜翼龍C. roemeri)。屬名意為「梳子頜部」,意指其長而狹窄、緊密排列的梳子狀牙齒[1]。在1861年,Johann Andreas Wagner將一個完整標本命名為翼手龍屬的新種,纖弱翼手龍(C. elegans)。隔年,A. Oppel根據一個破碎的頭顱骨,建立為新種,纖細書頜翼龍(C. gracile[2]。這兩個種可能是同種動物,而Wagner較早命名,具有學理上的有效性,因此纖弱翼手龍改歸類於梳頜翼龍的一種,纖弱梳頜翼龍C. elegans)。

在1981年,Paul de Buisonjé命名了新種,孔脊梳頜翼龍(C. porocristata),與其他種的主要差異在於口鼻部上側的頭冠。目前該種的頭冠被認為是種性徵、或個體成長的變化,而非物種間差異,因此該種目前普遍不被認為是獨立種[3]

纖弱梳頜翼龍的幼年個體

在1972年,法國古生物學家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對一個發現於法國的部分頭顱骨、完整腦殼,進行初步研究,但沒有進行命名[4]。在2004年,翼龍類學家克里斯·班尼特(Chris Bennett)重新詳細地研究這個化石,提出這化石屬於梳頜翼龍,而且應該建立為新種[5]。三年後,克里斯·班尼特將這化石建立為梳頜翼龍的新種,塔氏梳頜翼龍C. taqueti)。種名是以進行最初研究的菲利普·塔丘特為名[6]

體徵

[编辑]
梳頜翼龍的頭顱骨

梳頜翼龍的最著名特徵,在於嘴部有超過數百顆梳子狀的小型牙齒,牙齒長而狹窄、緊密排列,形成梳子狀齒列,而嘴部延長而狹窄。研究人員推測,梳頜翼龍可能是濾食性動物,用梳子狀牙齒來撈起水,過濾水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口鼻部前端成圓形、稍微翹起,牙齒分佈於口鼻部的前段到中段[5]

梳頜翼龍的成年個體,具有骨質頭冠;幼年個體則沒有發現頭冠。體型最小的種,纖弱梳頜翼龍,翼展約25公分[3]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翼龍類、現代鳥類爬行動物鞏膜環大小,提出梳頜翼龍可能是夜行性動物,生活方式可能類似現代夜行性海鳥;而掘頜龍翼手龍屬可能屬於晝行性動物,兩者與梳頜翼龍生存於相同地區。梳頜翼龍可能是為了避免與以上物種爭奪相同食物來源,而錯開活躍時間[7]

參考資料

[编辑]
  1. ^ von Meyer, C.E.H. (1852). "Ctenochasma Roemeri." Paläontographica, 2: 82–84 & pl. 13.
  2. ^ Oppel A. (1862). "Über Fährten im lithographischen Schiefer. Paläontologische Mitteilungen aus dem Museum des Koenigl." Bayrischen Staates, ed. A. Oppel, vol. 1, pp. 121–125 & pl. 39. Stuttgart: Ebner & Sembek.
  3. ^ 3.0 3.1 Bennett, S.C. (1996). "Year-classes of pterosaurs from the Solnhofen Limestone of Germany: Taxonomic and Systematic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6(3): 432-444.
  4. ^ Taquet, P. (1972). "Un crâne de Ctenochasma (Pterodactyloidea) du Portlandien inférieur de la Haute-Marne, dans les collections du Musée de St-Dizier."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174: 362–364.
  5. ^ 5.0 5.1 Jouve, S. (2004). "Description of the skull of a Ctenochasma (Pterosauria) from the latest Jurassic of eastern France, with a taxonomic revision of European Tithonian Pterodactyloide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4(3): 542-554.
  6. ^ Bennett, S.C. (2007). "A review of the pterosaur Ctenochasma: taxonomy and ontogeny."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 Abhandlungen, 245(1): 23-31.
  7. ^ Schmitz, L.;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