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北澳玫瑰鹦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澳北玫瑰鹦鹉
北澳玫瑰鹦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鹦鹉目 Psittaciformes
科: 鹦鹉科 Psittaculidae
属: 玫瑰鸚鵡屬 Platycercus
种:
北澳玫瑰鹦鹉 P. venustus
二名法
Platycercus venustus
(Kuhl英语Heinrich Kuhl, 1820)
Range (in green) in Australia

北澳玫瑰鹦鹉學名Platycercus venustus,英文:Northern rosella,台湾作北方玫瑰鸚鵡),又稱布朗氏玫瑰鹦鹉黑草玫瑰鹦鹉,该品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栖息地由东向西从卡奔塔利亚湾阿纳姆地延伸至金伯利。1820年海因里希·库尔(Heinrich Kuhl)描述过这种鹦鹉,并且发现了两个亚种。不同于普通玫瑰鹦鹉的鲜亮色彩,北部玫瑰鹦鹉头部背部为黑色,脸颊上方为白色(北领地的为指名亚种,大部分为白色;西澳的为hillii亚种,为蓝色)。北部玫瑰鹦鹉的覆羽肩羽为黑色,并带有浅黄色滚边,背部下方和胸腹部为浅黄色,带有深色滚边。尾部为蓝绿色,翅膀内侧为黑色,翅膀弯曲之处与外侧中间覆羽为蓝紫色。雌鸟雄鸟羽毛相似,雌鸟及幼鸟通常羽色较深,并零星散布红羽。

在澳洲,北澳玫瑰鹦鹉主要栖息于浓密的森林和开阔的草原,是食草性鸟类,主要以种子,尤其是草籽和桉树籽,以及花和浆果为食,但也吃昆虫。北澳玫瑰鹦鹉在树洞里筑巢。虽不常见,但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北部玫瑰鹦鹉被列为低危物种。

分类及命名

[编辑]

1820年,德国博物学家海因里希·库尔首次将北澳玫瑰鹦鹉描述为“美丽的鹦鹉”(Psittacus venustus)。[2]这一描述来自于费迪南德·鲍尔(Ferdinand Bauer)对1803年2月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在马修·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环绕澳大利亚海岸线的航行期间收集的标本绘制的插图。[3]这个特殊的词汇来自拉丁语venustus,意思是“迷人的,可爱的或优美的”。 [4]1821年,荷兰动物学家科恩拉德·雅各布·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为了纪念布朗,将其命名为“布朗氏鹦鹉”(Psittacus brownii[5];1827年,爱尔兰动物学家尼古拉斯·艾爾沃德·維格以布朗氏鹦鹉之名将其归类于玫瑰鹦鹉属,称其为“整个鹦鹉科中最美丽的一种”。 [6]但是约翰·古尔德在1865年的《澳大利亚鸟类手册》中写道:“迄今为止,鸟类学家将此类鸟称为「布朗氏玫瑰鹦鹉」(Platycercus brownii)以纪念这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布朗;但遗憾的是,以其特征“venustus”(美丽迷人)命名此种鹦鹉更优于以该植物学家的名字命名。”[7]

费迪南德·鲍尔画作约1811–1813年

1910年,格雷戈里·马修斯(Gregory Mathews)描述了G.F.希尔(G.F. Hill)在西澳大利亚纳皮尔布鲁姆湾(Napier Broome Bay)收录的玫瑰鹦鹉亚种hillii。马修斯发现,与指名亚种相比,西澳亚种的脸颊蓝色更多,白色更少。 [8]维多利亚河是该亚种与指名亚种之间的分界线。 [9]动物分类学家亚瑟·凯恩(Arthur Cain)将该亚种等同于指名亚种,因为就他所知两亚种的唯一区别在于脸颊颜色,但也承认进一步的证据或许能说明两亚种的不同之处。 [10]除了脸颊羽毛的差异外,二者的区别还在于西澳亚种胸腹部的羽毛黄色更鲜亮,黑色滚边较窄,喙更长更宽。 [9]马修斯在1912年发现了梅尔维尔岛的一个亚种,梅尔维尔玫瑰鹦鹉(P. venustus melvillensis),并指出其背部羽毛颜色更深。 [11]现在人们认为它和指名亚种并无区别。 [3]

国际鸟类学家联盟(IOC)已将“北部玫瑰鹦鹉”指定为其正式名称。 [12]早期使用过的名称包括以收录者名字命名的布朗氏玫瑰鹦鹉(或布朗氏鹦鹉、长尾鹦鹉), 目前在欧洲和英国的养禽业中人们仍在使用布朗氏长尾鹦鹉的名称, [13]以及根据其黑羽命名的黑草玫瑰鹦鹉。 约翰·古尔德在1848年报告,当地人一般根据其外形称呼。并且黑草玫瑰鹦鹉是19世纪末人们最常用的称呼。1913年,该鹦鹉的名字被澳大利亚皇家鸟类学家联盟(RAOU)改成了黑鹦鹉(可能是随意删改)。 [14] 在澳大利亚北部西阿纳姆地区的昆温克语中,人们用BulawirdwirdDjaddokorddokord两个词称呼北部玫瑰鹦鹉。 [15]

作为玫瑰鹦鹉属6种玫瑰鹦鹉之一,北部玫瑰鹦鹉与东澳玫瑰鹦鹉P. eximius)和淡头玫瑰鹦鹉P. adscitus)组成了“白颊”玫瑰鹦鹉谱系。 1987年,奥文登(Ovenden)及其同事对线粒体DNA进行了一项基因研究,发现北部玫瑰鹦鹉是整个白颊谱系中的最早分支(基群)。 [16]但是阿什利·希波姆(Ashlee Shipham)及其同事在2017年发表的一项关于核DNA的研究发现,东部玫瑰鹦鹉才是白颊谱系的基群,分支为淡头玫瑰鹦鹉和北部玫瑰鹦鹉,因此,玫瑰鹦鹉属的非旁系族群能够杂交。 [17]

外形特征

[编辑]
西澳大利亚的hillii亚种

西澳玫瑰鹦鹉外,北部玫瑰鹦鹉比所有玫瑰鹦鹉体型小,成鸟体重90至110 g(3.2至3.9 oz),体长29至32 cm(11至13英寸)。 [18]翅膀宽大,翼展约44 cm(17英寸) , [9] [18]尾部较长,有十二根羽毛。 [9]尽管一些成年雌鸟羽色较深,头顶和胸部更可能有零星红羽,但仍很难从外观上分辨雌鸟雄鸟。 [19]成鸟的前额、冠部、眼部、耳、上颈、后颈呈黑色,喉部为白色,颊部较大,指名亚种的颊部以白色为主,脸颊下方渐变为紫色, [20]西澳亚种的颊部以蓝色为主,上部的白色范围较为狭窄。北部玫瑰鹦鹉的下颈羽,覆羽和肩羽为黑色,带有微黄滚边,边缘呈扇贝状;而背羽,尾羽,尾上覆羽及其下部为浅黄色,带有黑色滚边和不易发现的灰色绒羽。胸部绒羽羽色深灰,偶有红色。尾下覆羽为黑色,带有黑色滚边。腿部羽毛为淡黄色,略带蓝色。 [20]长尾中间的舵羽呈墨绿色,到尖端处变为深蓝色;而其他的飞羽则呈深蓝色,边缘有一条浅蓝色和一条白色的条纹。尾下为淡蓝色,尖端为白色。羽翼静止时肩部呈现出一条较宽的斑状蓝紫色,次级飞羽的边缘为深蓝色,初级飞羽为黑色,边缘为蓝色。呈米黄色,鼻周蜡膜为灰色,腿和脚为灰色,虹膜为黑褐色。 [18]幼鸟外形肖似成鸟,但整体羽色更深,颊部斑块不太清晰。尤其是黑色的羽毛实际更偏灰色,头、颈和胸腹部更可能会散布零星红羽。 [20]

分布地和栖息环境

[编辑]

北部玫瑰鹦鹉遍布澳大利亚北部。它的踪迹横跨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南至南纬18度线附近,人们在德比(Derby) ,温贾纳峡谷国家公园(Windjana Gorge National Park) ,北部伍纳明·米利旺迪山脉(Wunaamin Miliwundi Ranges) ,斯普林维尔站(Springvale Station)和沃蒙(Warmun)都发现过它们的踪迹,据报在霍尔斯溪(Halls Creek)和菲茨罗伊克罗欣也发现过它们的身影。在北领地,从维多利亚河开始,它们的足迹北至提维群岛,东至西阿纳姆地,横跨北阿纳姆地,一路穿过密林根比岛和韦塞尔群岛戈夫半岛。目前尚未在阿纳姆地中部发现北部玫瑰鹦鹉的踪迹,但它们曾出现在更东面的地区,如卡奔塔利亚湾的西部和南部海岸线附近,大约在博罗卢拉至昆士兰西部边界[21]尼科尔森河的位置。 [22]

北部玫瑰鹦鹉生活在草木茂密的开阔林木中,如落叶桉树林及大草原。典型的栖息树木包括桉树[18],例如达尔文纹皮桉,[15]千层树柏松相思树。或沿着小溪流和峡谷的植被中,或在露出地面的砂岩上,悬崖边,以及一些森林覆盖的近海岛屿上,你都可以发现栖息的北部玫瑰鹦鹉。偶尔也会在达尔文郊区的红树林或公共绿地中发现它们,虽然它们并未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 [18]

生活习性

[编辑]

北部玫瑰鹦鹉不是群居鸟类,尽管有时几只鸟栖于同一棵树上,但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 [18]有时它们会组成6到8只左右的小群体,但很少见到有15只在同一群体内。 [20]它们的性格比起同属中其他玫瑰鹦鹉来说较为害羞内向,受到惊扰会逃到树冠上方。 [18]同时它们比其他玫瑰鹦鹉更为安静,科学家们也很少研究其叫声系统。飞行中,它会发出尖锐短促的吱喳吱喳的召唤声;栖息时,它会发出三声升调的或是金属管道般的音调。喂食时,或是在繁殖季节来临出现争吵时,可以听到轻细的啁啾。 [20]

繁殖

[编辑]

在南半球的冬季,北部玫瑰鹦鹉通常在近水的桉树树洞中筑巢。巢中可容纳2至5个蛋,表面为白色磨砂状或略带光泽,大小约为26 x 21 毫米(1 x 0.8 英寸)。雌性鹦鹉独自孵蛋,历时19或20天。 [20]刚孵出的雏鸟身上覆盖着长长的白色绒毛,大多弱小无助(仍生活在巢中)。 [19]它们孵化后会在巢中呆上7周,由父母双方共同喂养。 [20]雏鸟与父母会在一起生活一年或以上,经常以小家庭为单位一起觅食。 [15]

食物

[编辑]

北部玫瑰鹦鹉在芳草茵茵的林间空地、路边、河岸以及树冠等地觅食。 [23]它们以种子为食,尤其是桉树,荆树,柏树和草类的种子。也吃白桉、达尔文纹皮桉、长果血木、白千层和长蕨叶的银桦属植物的种子和花蜜。它们也吃花朵,例如达尔文桉(Eucalyptus miniata )的花和果实。此外还吃幼虫和成虫。 [21]

捕食者及寄生虫

[编辑]

北部玫瑰鹦鹉是棕鹰鸮Ninox rufa)的猎物。 [24]另外该鹦鹉身上或有鸟虱Fificuloecus wilsoni)。 [25]

保护现状

[编辑]
笼中一对,脸颊蓝色醒目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北部玫瑰鹦鹉列为低危物种,因为其范围广且种群稳定,数量没有任何显著下降的迹象。 尽管如此,北部玫瑰鹦鹉仍不太常见。 [21]放牧和频繁焚烧林地可能对北部玫瑰鹦鹉的数量产生负面影响。 [9]与大多数鹦鹉一样,北部玫瑰鹦鹉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的保护,列入了附录II中的濒危物种名单,这意味着进出口或交易该名单上的野生动物是非法的。 [26]

养殖

[编辑]

在澳大利亚,大多数人工饲养的北部玫瑰鹦鹉都是北领地的白颊指名亚种,但也有一些蓝颊的西澳亚种或中间型。 [13]它颜色靓丽,值得饲养。 [27]据报道,在北半球的人工饲养中,北部玫瑰鹦鹉的繁殖时间与南半球的相同。 [28]由于繁殖季节较早,它们在较冷的月份里可能无法在澳大利亚偏寒冷的地方产卵。饲养员曾尝试在围栏内使用喷水器以诱使它们在其他时间繁殖。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latycercus venus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 e.T22685119A93059167 [12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85119A93059167.en可免费查阅. 
  2. ^ Kuhl, Heinrich. Conspectus Psittacorum : cum specierum definitionibus, novarum descriptionibus, synonymis et circa patriam singularum naturalem adversariis, adjecto indice museorum, ubi earum artificiosae exuviae servantur : cum tabulis III. aeneis pictis. Bonn, Germany: self-published. 1820: 52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拉丁语). 
  3. ^ 3.0 3.1 Australian Biological Resources Study. Subspecies Platycercus (Violania) venustus venustus (Kuhl, 1820). Australian Faunal Directory.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Water, Heritage and the Arts, Australian Government. 1 March 2012 [5 October 2017]. 
  4. ^ Simpson, D.P. Cassell's Latin Dictionary 5th. London: Cassell Ltd. 1979: 883. ISBN 0-304-52257-0. 
  5. ^ Temminck, C.J. Account of some new species of birds of the genera Psittacus and Columba, in the Museum of the Linnean Society.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1822, 15: 170–331 [282–83]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6. ^ Vigors, Nicholas Aylward. A description of the Australian bird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Linnean Society; with an attempt at arranging them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al affinities. Zoological Journal London. 1825, 1: 526–42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7. ^ Gould, John. Handbook to The birds of Australia. London, United Kingdom: self. 1865: 53–54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5). 
  8. ^ Mathews, Gregory M. In Proceedings of meeting of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Nov 16, 1910.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10, 27: 28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9. ^ 9.0 9.1 9.2 9.3 9.4 Higgins 1999,第368頁.
  10. ^ Cain, Arthur J. A revision of Trichoglossus hematodus and of the Australian Platycercine parrots. Ibis. 1955, 97 (3): 432–79 [464]. doi:10.1111/j.1474-919X.1955.tb04978.x. 
  11. ^ Mathews, Gregory M. 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 to my Reference List to the Birds of Australia. Austral Avian Records. 1912, 1 (2): 25–52 [36]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12. ^ David (编). Parrots & cockatoos.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7.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2017 [30 August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7). 
  13. ^ 13.0 13.1 Kleesh, Ken. Rosellas; an Australian viewpoint. AFA Watchbird. 1999, 26 (2): 26–27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4). 
  14. ^ Gray, Jeannie; Fraser, Ian. Australian Bird Names: A Complete Guide. Collingwood, Victoria: Csiro Publishing. 2013: 139 [2021-01-26]. ISBN 978-0-643-104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15. ^ 15.0 15.1 15.2 Goodfellow, D.L.; Stott, M. Birds of Australia's Top End. Darwin, Northern Territory: Scrubfowl Press. 2005 [2001]. ISBN 9781877069192. 
  16. ^ Ovenden, J.R.; Mackinlay, A.G.; Crozie, R.H. Systematics and mitochondrial genome evolution of Australian rosellas (Aves: Platycercidae) (PDF).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987, 4 (5): 526–43 [2021-01-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3-07). 
  17. ^ Shipham, A.; Schmidt, D.J.; Joseph, L.; Hughes, J.M. A genomic approach reinforces a hypothesis of mitochondrial capture in eastern Australian rosellas. The Auk. 2017, 134 (1): 181–92. doi:10.1642/AUK-16-31.1.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Higgins 1999,第364頁.
  19. ^ 19.0 19.1 Higgins 1999,第367頁.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Higgins 1999,第366頁.
  21. ^ 21.0 21.1 21.2 Higgins 1999,第365頁.
  22. ^ Bourke, Philip; Comben, Pat. A note on the eastern range of the Northern Rosella Platycercus venustus. Sunbird: Journal of the Queensland Ornithological Society. 1998, 28 (3): 55–56. ISSN 1037-258X. 
  23. ^ Higgins 1999,第364-65頁.
  24. ^ Estbergs, J.A.; Braithwaite, Richard W. The diet of the Rufous Owl Ninox rufa near Cooinda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Emu. 1985, 85 (3): 202–05truefree. doi:10.1071/MU9850202. 
  25. ^ Price, Roger D.; Johnson, Kevin P.; Palma, Ricardo L. A review of the genus Forficuloecus Conci (Phthiraptera: Philopteridae) from parrots (Psittaciformes: Psittac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PDF). Zootaxa. 2008, 1859: 49–62. doi:10.11646/zootaxa.1859.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9-04). 
  26. ^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CITES. 22 May 2009 [18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March 2010). 
  27. ^ Shephard, Mark. Aviculture in Australia: Keeping and Breeding Aviary Birds. Prahran, Victoria: Black Cockatoo Press. 1989: 99–100. ISBN 0-9588106-0-5. 
  28. ^ Baker, John R.; Ranson, R.M. The breeding seasons of southern hemisphere bird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938, 108 (1): 101–41. doi:10.1111/j.1469-7998.1938.tb00024.x. 

參考書籍

[编辑]
  • Higgins, P.J. Handbook of Australian, New Zealand and Antarctic Birds. Volume 4: Parrots to Dollarbird. Melbourne, Victor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19-553071-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