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帝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紂王
帝辛
帝辛
出生未知
逝世前1046年?
安葬
殷墟遗址的1567号墓
子嗣子:
武庚
谥号
紂王(周諡)
政权商朝
父親帝乙
母親不明

帝辛(?—前1046年?),子姓,殷氏之始,名,一名受德[註 1],後史隨從周人稱他為紂王商紂王殷紂王,是商朝末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至前1046年在位。

帝辛非常重視農業和生產力發展,實施社會變革,使其国力强盛。[來源請求]在位期间,他持續对东南方的人方东夷)用兵,直至徹底擊敗,使商疆域擴至江淮一带。由於戰爭持久導致國內空虛,使一向俯伏、自稱“小邦周”的西伯發乘機联合西方各方国一同伐商。在牧野之战中,商軍被周军击敗,帝辛遂自焚,商朝灭亡[1]周武王在帝辛生前稱他為“商王受”,而在建國之後,給他一個惡谥之名(「紂」,綁馬臀的皮帶,引申為殘義損善),因此帝辛以纣王一名为后世人所知。

生平

[编辑]

幼年

[编辑]

帝辛高大威猛,力大無窮,自幼聪敏过人、反應敏捷,智謀足可使人拒絕規勸,言辭足可文過飾非。《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纪》也说“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继位

[编辑]

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沬(前1082年),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商朝国力逐渐强盛。在位期间继续对人方(周人称之为东夷)、林方虎方等用兵,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将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然而,对人方的战争导致了国内空虚,民怨沸腾,但纣王依靠严刑峻法,结果引致众叛亲离,诸侯起兵,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2]

武王伐纣

[编辑]

公元前1046年(武王元年,周文王十五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对殷商发起进攻。商军主力在东南,无法征调,只得将战俘临时武装起来进行抵抗。而此时帝辛已经受到了众多贵族和巫师等的集体反对,军心涣散,周武王以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与商軍交战,商軍倒戈而前军攻击后军。商军因而大败,史称牧野之战。周军随即攻至朝歌。帝辛自知大势已去,便登上鹿台,穿上宝玉衣,以纵火自焚的方式献祭了自己,商朝就此灭亡。[3]帝辛死後頭顱被周武王斬下,懸在白旗,兩位妻妾的頭顱懸在紅旗上,被送入周太廟祭拜周人祖先。[4][5]

帝辛死后,葬于淇水之滨。

周武王征服商朝之后,改封其子武庚为诸侯,令其统治朝歌一带,又派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其举动。

家族關係

[编辑]

家庭

[编辑]

仅封神演义记载的家庭人物

[编辑]

文献与考古研究

[编辑]

考古学者认为,殷墟遗址的1567号墓是为帝辛修建的墓[8],但因为纣王最终于鹿台自焚而未能入葬[9]周朝灭商以后,纣王与夏桀一起被当作是暴君的典型。在众多文献中,帝辛是一个实行炮烙之刑,滥杀无辜,开设酒池肉林,穷奢极侈的昏暴之君。他与夏桀并论,在中国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词。这一段历史,後人加上想像,寫成了《封神演义》。成語有“助紂為虐[註 2]。不过,近年以来有不少人对「暴君紂王」的說法提出怀疑。

关于比干之死,夏商周斷代工程等研究指出其存在疑点。如比干以諫言而死是到春秋時期才有紀載,被商纣王所杀和挖心则是战国晚期的寓言中才出现的说法,距离商末已相隔甚遠;《楚辞·天问》则认为比干是投水而死。[10][11]諸多文獻表明,隨著歷史推演,对紂王行为的描述显得越來越殘暴,新增的情節也越多,如炮烙之刑詳細紀載為夏桀發明,但之後無緣故地成了紂王之發明,不能排除後人醜化之可能。子貢曾说过:“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註 3]認為帝辛許多的罪過並未發生,是被後人所加的。南宋学者罗泌在他的著作《路史》中,也认为商纣王的许多罪行并不真实。

史記》记载,帝辛“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又說他“好酒淫樂,于婦人[註 4],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為人凶殘成性;殺害忠臣义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异己,如西伯昌被幽禁yǒu里(今河南湯陰)七年之久。他為了觀察胎兒,竟殘忍地讓人剖開孕婦的肚子。他想知道冬天光腳過河的農夫為什麼不怕冷,竟叫人砍掉他的雙腳。[註 5]战国策》记载“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23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音“hǎi”)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

韩非子·喻老》亦有記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帝王世纪》记载,帝辛在位期间,西伯的嫡長子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質,當時負責替帝辛駕車。但某日,帝辛派人烹殺了伯邑考,並將他做成了肉羹賜給西伯昌,並說:「聖人應當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西伯昌最後還是吃了肉羹。帝辛評價說:「誰說西伯昌是聖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12]

对暴虐记载的质疑

[编辑]

早在古代,就有少数学者对桀纣的罪状持怀疑态度,例如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就认为“酒池肉林”之说并不可信,南宋罗泌在《路史》中也认为桀纣的罪状大多相似,而梳理各类文献后认为存在增衍、夸大的情况。[13][14]随着对商周时期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甲骨文青铜器等地下史料的发掘出土,近现代学界质疑帝辛“暴虐”记载的声音越来越大。

据考证,在西周时期的文献中,所宣扬的帝辛的形象虽然负面,但却并没有实质残暴的内容,《尚书·牧誓》中列举的商纣王的罪状只有六条,分别是听妇人的话、不用亲戚为官、任用逃犯为官、不认真祭祀、酗酒和相信自己有命在天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也认为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只是将领酗酒误事。

对于这些罪状,例如商朝晚期墓葬中的明器越来越多见,用于祭祀的器物则越来越少见,明显有“薄葬化”的趋势,且从祖甲实行周祭改革以后,更多采用谷物祭祀和舞蹈祭祀,祭祀中用人和用牲逐渐越来越少,祭祀仪式流程也愈发简化,商朝末期人牲人殉比较少见。[15][16][17][18][19]此后周人作为后进性民族,吸收并继承了商人和东夷的腰坑殉狗和人祭人殉等习俗,又由于神道设教的需要,人祭人殉习俗仍然在各个诸侯国保持了数百年以上,因此商纣王不认真祭祀在当时背景下反而是比较进步的表现,而周人自然会指责其“不肯事上帝鬼神”、“昏弃厥肆祀,弗答”。[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且商代只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天帝”只表现为自然性,周代出于神道设教祭祀天帝,因此清华简《系年》第一章会指责商纣王“不恭上帝”。[32][33][34][35][36][37]

雖然殷周時代都存在由婦女擔任的官職,如「世婦」可掌管祭祀、賓客等禮儀,受國君尊崇[38][39][40],但據陈曦、张懋镕、王奇伟、王晖、王瑞英、杜芳琴、何敏、耿超、谢乃和等众多学者研究,西周女性的整体地位相对于商朝大幅下降,主张“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而相对将妇女被排斥于军政事务之外,并开始趋于伦理保守和礼教束缚,这是《尚书·牧誓》中周武王指责商纣王“惟妇人言是用”、“牝鸡之晨”的缘由,同样也是后世儒家排斥性开放的“郑卫之音”并将其视为“纣俗”的原因。[18][41][42][43][44][45][46][47][48][49][50]

商代方国联盟为主的制度下,政治組織不甚嚴密,儘管商代存在管理、徵集兵眾之行為,如甲骨文中有“登人”、“登众”之句,但整體政治组织形式仍较为松散,诸侯中常有犯人逃往他国,别国逃犯有时则被商王任用;而周代政治组织严密,如《周禮》有“司民”之官,“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早在周文王就已实行“有亡荒阅”,即在全天下搜捕逃犯,将抓到的逃犯归还给各国,因此获取了部分西土诸侯的支持,周人便在《牧誓》中指责帝辛“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44][51][52]

不用亲戚为官则是商纣王打击守旧派贵族的手段,酗酒则是商朝一直以来的传统。[19][53]

天命”则是争议较大的话题,部分学者如晁福林等认为商朝并没有后世的决定朝代兴亡命运的“天命观”,《商书》中的“天命”实际上是“祖宗之命(祖先神的在天之灵能保佑和弃绝自己的生命)”,按这种理解则是帝辛虽然不认真祭祀祖先,却始终相信祖先的在天之灵不会弃绝自己。[32][33][34]

顾颉刚疑古派学者认为,后世文献中有关于商纣王的罪状经历了一个“古史不断层累”的过程,越是晚的时代,其罪状就越多越详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古史累积”的爆发期,诸子百家和游士说客不了解历史真相,在寓言故事和杂谈的举例论证中,把作为前朝亡国之君的商纣王当成一个反面教材下的箭垛子,为了宣扬“恶有恶报”,相对于西周时期的原始文献又给纣王增添了不少新罪状,例如作炮烙之刑、把人剁成肉酱、剖割孕妇之胎等。而出土的上博简中的《容成氏》作为成作年代相对较早的文献,其所描述的炮烙之刑只是一种低级趣味的游戏而非酷刑。[54]“剖割孕妇之胎”也是《诅楚文》中秦王宣称的楚怀王的罪状,可见这只不过是战国时期常见的扣给敌人和亡国之君的一种帽子。“把人剁成肉酱”的醢刑在战国秦汉时期也是常见酷刑之一,所以才能在当时的寓言杂说中加到商纣王的身上。再比如《董子》佚文中缠子声称“桀为天下,酒浊而杀厨人。纣王天下,熊蹯不熟而杀庖人”,这是将晋灵公的罪状张冠李戴到作为亡国之君的“桀纣”的身上。因此,《列子·杨朱》中说“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而对于比干之死,《楚辞·天问》则认为比干是投水自尽[10]。到了汉代以后,统治者继续把帝辛作为反面形象宣传,经过千年积毁,商纣王才被塑造成暴君的典型。[55][18][19]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降,中国大陆持“殷商奴隶社会说”的历史学者中,有一部分会以牧野之战“奴隶倒戈”的说法作为論述“商纣王残暴”之论据。而主张商朝奴隶社会的学者,例如无奴学派、西汉封建论者和魏晋封建论者,无人赞成“奴隶倒戈”的说法,通常认为是反对帝辛的守旧派贵族带头發起的叛乱。[56][57][58][59]

根据《左传》等文献以及殷墟甲骨文,帝辛征服了淮夷,派飞廉出使北方,对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各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过一定贡献。《诗经·商颂·玄鸟》:“武王靡不胜。”《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郭沫若認為这里的“武王”是指帝辛,他在生前曾深受百姓的爱戴,是殷民心目中的“武王”。[60]

相关文物

[编辑]
卜辭聖水牛頭骨,記載帝辛十年商王獵得白兕。

帝辛时期的青铜器有很多,例如现存于北京故宫的二祀邲其卣、四祀邲其卣、六祀邲其卣分别是帝辛二年、四年、六年时铸造的青铜器。这三件器物都提到了邲其这个人物,据铭文记载,他协助帝辛进行了祭祀,帝辛赏赐了他贝币。除此之外还有作册般青铜鼋、版方鼎、宰虎角等等。从当时的金文中可以知道作册般为帝辛时期的史官。

评价

[编辑]

1949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别了,司徒雷登》里,在当时的特定语境下,曾将武王伐纣类比于此时的人民解放战争。[61]但到了1958年11月,毛澤東在阅读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之后的谈话中又说,“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商紂王是很有本領的人,周武王把他說得很壞。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後失敗了。”[62]

後世創作

[编辑]

纣王也是明代文學小說《封神演义》中的一个登场人物,在该小说中也称他为“寿王”。

影视错误

[编辑]

“纣”是周朝统治者给的谥号,影视作品在他活着的时候称他为“纣王”,但当时帝辛还没有死,不可能用周朝统治者给他的“谥”。

逸周书·谥法解》记载谥法起源于周公旦(“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但现在一般认为《逸周书·谥法解》是战国时期的托古之作,谥号实际上是西周中期礼制改革之后的产物,也有人认为谥法起源于更晚些时候(周厉王时期甚至春秋时期)。总之,在商纣王帝辛时期,谥号还未流行。另外,《牧誓》中记载的周武王牧野之战时发表的檄文,里面称呼帝辛为“商王受”[63][64]

電影

[编辑]

電視劇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據《中華通史》第一冊,章嶔
  2. ^ 祖君彥《為李密檄洛州文》:“達等助紂為虐,嬰城自固。”
  3. ^ 论语·子张》
  4. ^ 意思是宠信妲己,建立酒池肉林
  5. ^ 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糟丘酒池,肉圃為格,雕柱而桔諸侯,不適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截涉者脛而視其髓,殺梅伯而遺文王其醢,不適也。文王貌受,以告諸侯。作為琁室,築為頃宮,剖孕婦而觀其化,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商纣王帝辛. [2015-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2. ^ 《左传·昭公十一年》:“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3. ^ 司馬遷. 殷本紀. 史記. [-61]. 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朝歌),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逸周书·世俘》曰:“甲子夕,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以自焚”。
  4. ^ 《史記》〈周本紀〉「(周武王)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
  5. ^ 《逸周書》〈世俘解〉:「武王在祀,大師負商王紂縣首白旂,妻二首赤旂,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廟。」
  6. ^ 史记·殷本纪》中说:“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7. ^ 呂氏春秋·卷十一》稱微子、微仲與紂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的身分是妾,生紂王時則已升為正妻,所以微子是庶長子
  8. ^ 规模宏大的安阳殷墟商代王陵(图). [2015-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9. ^ sina_mobile. 商朝是杜撰的!这事儿你信吗?——商代考古发掘历史. k.sina.cn. 2019-09-29 [2023-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5). 
  10. ^ 10.0 10.1 《楚辞·天问》:“比干何逆,而抑沉之。”,《楚辞》,中华书局出版社,2019年.
  11. ^ 湖南衛視-商纣王的历史真面目.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2. ^ 《史記正義·殷本紀》:帝王世紀云。「囚文王,文王之長子曰伯邑考質於殷,為紂御,紂烹為羹,賜文王,曰『聖人當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紂曰『誰謂西伯聖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13. ^ 王充《论衡·语增》: 令池在深室之中,则三千人宜临池坐,前俛饮池酒,仰食肴膳,倡乐在前,乃为乐耳。如审临池而坐,则前饮害于肴膳,倡乐之作不得在前。夫饮食既不以礼,临池牛饮,则其啖肴不复用杯,亦宜就鱼肉而虎食。则知夫酒池牛饮非其实也。
  14. ^ (南宋)罗泌《路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5. ^ 徐明波, 彭裕商. 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J]. 中国史研究, 2007(2):13.
  16. ^ 江雨德《国之大事:商代晚期中的礼制改良》,唐际根主编《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17. ^ 郜向平. 商墓中的毁器习俗与明器化现象[J]. 考古与文物, 2010(1):8.
  18. ^ 18.0 18.1 18.2 18.3 许莉莉. 清华简所见商末周初史事初探[D]. 烟台大学.
  19. ^ 19.0 19.1 19.2 19.3 李娜. 帝辛行为再审视[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62-66.
  20. ^ 黄展岳《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问题》,《考古》1987年02期
  21. ^ 黄展岳《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新资料概述》,《考古》1996年12期
  22. ^ 张诒三. 《论语》"先进于礼乐"章索解[J]. 齐鲁学刊, 2019(4):9.
  23. ^ 王志友. 商周时期的腰坑葬俗[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0(6):6.
  24. ^ 曾宝栋, 杨杨. 浅谈商周时期墓葬中腰坑的功能和意义[J]. 殷都学刊, 2017, 38(3):6.
  25. ^ 刘源. 周承殷制的新证据及其启示[J]. 历史研究, 2016(2):16.
  26. ^ 曹斌. 恭懿之际西周国家的转型[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3).
  27. ^ 胡剑. 从《左传》看春秋人殉制度的演变[J]. 昭通学院学报, 2018, 40(4):4.
  28. ^ 翟胜利. 西周金文与献俘礼[J]. 文物春秋, 2010(6):4.
  29. ^ 孙庆伟. 祭祀还是盟誓:北赵和羊舌晋侯墓地祭祀坑性质新论[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2(5):15.
  30. ^ 邹芙都, 余霞. 西周黎国政治军事地位及姻亲关系初探[J]. 史学集刊, 2017(3):10.
  31. ^ 晋国: 综述——山西倗伯霸伯墓与河南淅川楚墓新解系列.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32. ^ 32.0 32.1 晁福林《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33. ^ 33.0 33.1 晁福林《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34. ^ 34.0 34.1 晁福林《说商代的“天”和“帝”》,《史学集刊》2016年第3期
  35. ^ 《清华简·繫年》:昔周武王监观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乃作帝籍,以登祀上帝天神,名之曰千亩,以克反商邑,敷政天下。
  36. ^ 谢乃和,付瑞珣《从清华简《系年》看“千亩之战”及相关问题》
  37. ^ 雷晓鹏: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宣王“不籍千亩”的真相,《农业考古》,2014,(4)
  38. ^ 《禮記》曲禮下:「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鄭玄注:「此蓋殷時制也。」孔穎達疏:「此一節總論立男官女官之事。……記者之言,不可一依周禮,或可雜夏殷而言之。」
  39. ^ 周礼·天官·冢宰》:「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帥女宮而濯摡,為粢盛。及祭之日,蒞陳女宮之具,凡內羞之物。掌吊臨于卿大夫之喪。」
  40. ^ 《禮記》曲禮下:「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大夫不名世臣、姪娣,士不名家相、長妾。」
  41. ^ 陈曦. 从甲骨文,铜器铭文看商周时期女性的地位[J]. 中国文化研究, 2007(2):150-154.
  42. ^ 张懋镕. 商周之际女性地位的变迁——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之二[J]. 西部考古, 2007(1):21.
  43. ^ 王奇伟. 从"牝鸡之晨"现象看商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 殷都学刊, 2000(3):5.
  44. ^ 44.0 44.1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45. ^ 王瑞英. 从甲骨文金文看商周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原因[J]. 求索, 2008(6):3.
  46. ^ 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
  47. ^ 杜芳琴. 商周性别制度与贵族妇女地位之比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4):7.
  48. ^ 何敏. 商周贵族妇女地位变迁初探[D]. 四川大学, 2003.
  49. ^ 耿超. 性别视角下的商周婚姻,家族与政治[D]. 南开大学, 2010.
  50. ^ 谢乃和. 试论商周时期贵族妇女地位的两次转型[J]. 北方论丛, 2008(1):5.
  51. ^ 常金仓. "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1):6.
  52. ^ 吉家友. 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5(5):5.
  53. ^ 王奇伟. 从"人惟求旧"到"殷不用旧"——对商代王权与族权关系的考察[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7(4):4.
  54. ^ 马卫东. 《容成氏》"文王服九邦"考辨——兼论《容成氏》的主体思想及其学派归属[J]. 史学集刊, 2012(1):8.
  55. ^ 顾颉刚《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1924年《语丝》杂志第2至3期,古史辨(第二册第七十八章)[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56. ^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1957.
  57. ^ 雒有仓. 关于商末纣军倒戈事件的重新认识[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3):4.
  58. ^ 陈民镇《奴隶社会之辩——重审中国奴隶社会阶段论争》,《历史研究》2017年
  59. ^ 徐义华.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析论[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2):2.
  60. ^ 郭沫若. 殷契粹编[M]. 科学出版社, 1965.
  61. ^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62. ^ 陈晋.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1158. 
  63. ^ 曹国庆主编. 亡国君主.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2.05: 10. ISBN 7-80546-410-3. 
  64.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刘钊主编.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第7辑.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05: 207. ISBN 978-7-5325-8775-9. 

參見

[编辑]
前任:
帝乙
中国君主
繼任:
周武王
商朝國君
第31代
(一說32代)
自焚,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