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斯文豪氏攀蜥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臺灣龍蜥
台灣龍蜥
雄性台灣龍蜥
NE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鬣蜥亞目 Iguania
科: 舊大陸鬣蜥科 Agamidae
属: 龍蜥屬 Diploderma
种:
台灣龍蜥 D. swinhonis
二名法
Diploderma swinhonis
Günther, 1864)
異名
  • Japalura mitsukurii
    Stejneger, 1892
  • Japalura mitsukurii formosensis
    Chen, 1984
  • Japalura mitsukurii mitsukurii
    Chen, 1984
  • Japalura polyhonata mitsukurii
    Nakamura, 1963
  • Japalura swinhoei
    Boettger, 1885
  • Japalura yunnanensis popei
    Wettstein, 1938

台灣龍蜥学名Diploderma swinhonis),又名斯文豪氏攀蜥台灣攀蜥箕作氏攀蜥,俗稱竹虎山狗大,为飛蜥科龙蜥属下的物種。僅分布于台灣(包含本島、蘭嶼綠島琉球嶼),也是臺灣所有攀蜥當中體型最大的,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500公尺以下山區。

辨識特徵

[编辑]
雖然是台灣的特有種,但台灣龍蜥對環境適應力強,是臺灣最常見的龍蜥

體長 8~25 公分,最大可達 31 公分。體色會因個體而有所差異,大多是以褐色或黃褐色為主,並會隨環境做出小幅度的改變,體側各有一條由菱斑連貫形成的黃色(或黃綠色)縱帶(雌性較黯淡且不明顯)。雌雄體色差異甚大,雄性體型較大,背部的縱斑比雌性明顯,體色也較鮮明;喉部黑色(雌性較接近褐色),並有明顯的白斑。嘴白色,口腔內呈灰白色或略帶黑色[1]

生活習性

[编辑]

為樹棲性生物,日行性,白天常在森林邊緣空曠處活動,在大樹樹幹上常能見到其蹤跡。領域性強,雄蜥遇驚擾時會張口威嚇,同時喉部會擴張,喉部白斑也會更加顯著,並做出類似伏地挺身的姿勢,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4~9月為主要活動季節,其餘時間進行冬眠[1]

對環境的要求不高,除了樹林外,活動範圍也包含果園,住家庭園甚至大馬路邊緣。

外來侵害

[编辑]

2006年,日本靜岡縣磐田市天龍川東部被證實有斯文豪氏攀蜥的蹤跡,推測可能是由從台灣運輸至當地的植物中「偷渡」入境的,可能造成的影響仍有待調查[2][3]

2016年9月,日本宮崎縣也確認有斯文豪氏攀蜥出現的紀錄。[4]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台灣大百科全書. 斯文豪氏攀蜥. [200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2. ^ 台灣龍蜥(日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 外來入侵物種數據庫
  3. ^ 加藤英明・細田昭博・大庭俊司・衛藤英男. 静岡県で記録されたスインホーキノボリトカゲ Japalura swinhonis Gunther (Squamata,Agamidae). 日本生物地理学会会報. 2010, 65: 9–12. 
  4. ^ 台灣特有種蜥蜴宮崎出沒 家貓叼回家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9-20. 朝日新聞
  • 呂光洋, 杜銘章 & 向高世. 臺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 大自然雜誌社. 1999. 
  • 向高世. 台灣蜥蜴自然誌. 天下文化. 2001/2008. ISBN 978-986-2162-18-7. 
  • 向高世, 李鵬翔 & 楊懿如. 台灣兩棲爬行類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2009. ISBN 978-986-6651-95-3. 

扩展阅读

[编辑]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台灣龍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