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西安事变旧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分类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时代1936年
编号2-6
认定时间1982年2月23日

西安事变旧址西安事变的纪念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包括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新城黄楼、西安事变指挥部、西京招待所、高桂滋公馆、五间厅、兵谏亭8处,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以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为基础,建立有西安事变纪念馆[1]

名称 地址 简介 图片
张学良公馆 碑林区建国路69号
34°15′31″N 108°57′47″E / 34.25873°N 108.96310°E / 34.25873; 108.96310
1935年由西北通济信托公司修建,张学良奉命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后移驻西安,于1935年9月至1937年3月间租用其为官邸。公馆总面积约7,700平方米,以东、中、西3幢三层中西合璧风格的砖木结构小楼为主体。西楼是张学良及眷属的住所及办公之处,1936年12月11日晚,张学良在此召集东北军将领,部署兵谏行动计划;12月23日、24日,中共代表团、张学良与杨虎城、南京代表在此举行谈判,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中楼是公馆的机要秘书、待卫副官办公之地及卫士住所。东楼是公馆管理函电的职员和驻外东北军军官来西安公务之住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住在该楼。公馆北排平房原为传达室、承启室、汽车房以及卫队住房。1986年12月,张学良公馆建成“西安事变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3][4][1][5]
杨虎城止园别墅 莲湖区青年路111号
34°16′24″N 108°56′06″E / 34.27330°N 108.93512°E / 34.27330; 108.93512
1930年9月杨虎城购下原十方院的西半部及北侧一部,兴建住所,1932年竣工后取名“紫园”,1936年改称“止园”。止园作为杨虎城将军别墅,也是他会见重要客人之地,西安事变前,杨虎城曾在止园同共产党人南汉宸王世英王炳南等商讨合作抗日事宜;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亦曾在止园与杨虎城会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83年经修复后作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开放。[1][3][4][5]
新城黄楼 新城区陕西省人民政府院内
34°16′12″N 108°56′58″E / 34.26990°N 108.94949°E / 34.26990; 108.94949
始建于1927年,是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时的会议厅,为砖木结构平房,由中间的会议大厅和东、西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916.36平方米,因其墙体为黄色而得名。1936年12月12日上午,蒋介石从临潼被扣送回西安后暂住在东厢房,12月14晚迁住高桂滋公馆。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会议厅。[6][3][4][7]
西安事变指挥部 新城区陕西省人民政府院内
34°16′06″N 108°56′54″E / 34.26833°N 108.94842°E / 34.26833; 108.94842
又称杨虎城新城公馆,是杨虎城主政陕西时的官邸,建于1931年。西安事变时为张学良、杨虎城的临时指挥部,杨虎城与周恩来多次在此会谈。[2][4]
西京招待所 新城区解放路272号
34°16′14″N 108°57′27″E / 34.27042°N 108.95743°E / 34.27042; 108.95743
建于1935年,是西安最早的现代化旅馆。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2,447平方米,中部3层,为门厅和八角形客厅,西、北部各2层,为客房。西安事变前,蒋介石抵陕准备剿共,国民党军政大员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10余人随行并下榻于此。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包围西京招待所,将陈诚等人扣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机构办公用地。[8][9][4]
高桂滋公馆 碑林区建国路83号,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
34°15′34″N 108°57′46″E / 34.25940°N 108.96270°E / 34.25940; 108.96270
与张学良公馆相邻,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的住所,建于1933年,包括一座西式主楼和三进四合院,现三进四合院均已被拆除,仅保留主楼及前面的喷水池。主楼二层,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平面呈矩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1936年12月14日晚,蒋介石从新城黄楼移住高桂滋公馆主楼东北侧的卧室内,直至12月25日下午飞往南京。12月24日,周恩来多次在此会见蒋介石,初步达成六项协议。[8][4][10]
五间厅 临潼区华清宫景区
34°21′49″N 109°12′30″E / 34.36373°N 109.20826°E / 34.36373; 109.20826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多次修葺,为高级官员游览憩息下榻之地。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入陕后下榻五间厅。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卫队扣押蒋介石时与守卫发生激战,蒋介石听闻枪声后翻墙逃走。五间厅砖墙和玻璃窗上留下的弹孔仍原样保存至今。[4][11]
兵谏亭 临潼区华清宫景区内
34°21′44″N 109°12′39″E / 34.36226°N 109.21093°E / 34.36226; 109.21093
蒋介石从五间厅逃出,藏身于骊山西锈岭虎斑石畔的穴洞,天亮后被东北军搜出,送至西安。1946年,胡宗南在蒋介石藏身之处修建了一个钢筋水泥亭子,初名“总统蒙难亭”,后改为“正气亭”,亦称“民族复兴亭”,国民党军政大员陈诚戴季陶陈立夫戴笠等曾在此题词刻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称作“捉蒋亭”,陈诚等的题刻均被铲去。1986年改称“兵谏亭”。[3][1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西安事变旧址.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3-10-04]. 
  2. ^ 2.0 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辑委员会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3卷 第一批至第五批.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4: 434. ISBN 7-5010-1525-2. 
  3. ^ 3.0 3.1 3.2 3.3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西安市志·第四卷·经济(下) (PDF). 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4: 824 [2023-10-04]. ISBN 7-80594-946-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29).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西安市志·第六卷·科教文卫 (PDF). 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2: 472–475 [2023-10-04]. ISBN 7-80594-8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29). 
  5. ^ 5.0 5.1 黄留珠主编. 西安通史 第4卷.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6: 314-318. ISBN 978-7-224-11978-7. 
  6. ^ 西安事变旧址新城黄楼. 北京新闻网. 2005-06-29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4) –通过新浪网. 
  7. ^ 西安事变数据库-新城黄楼. 陕西省图书馆. [2023-10-04]. 
  8. ^ 8.0 8.1 符英. 西安近代建筑研究(1840-1949) (博士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6-77; 87-88. 2010. CNKI 2010135350.nh. 
  9. ^ 陕西省文物局. 陕西文物年鉴·2018.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9: 170. ISBN 978-7-224-13422-3. CNKI N2019120323000428. 
  10. ^ 和红星编著. 建筑创作.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81. ISBN 978-7-5618-3461-9. 
  11. ^ 华清池管理处编. 华清池志. 西安: 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2: 188. ISBN 7-80545-191-5. 
  12. ^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省志 第67卷 旅游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8: 217. ISBN 978-7-5418-2454-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