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赵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趙普
赵普
宋朝政治家
清宫殿藏画本
则平
族裔汉族
出生922年
蓟州
逝世992年8月14日(70歲)
洛阳
谥号忠献
親屬
父親赵迥
元配魏氏、魏氏、和氏(和凝孫女,趙惟憲妻和氏之姑)
兄弟赵固
赵安易
姊妹妹(嫁侯仁寶
赵承宗
赵承煦
智果大师赵志愿
智圆大师赵志英
中国河北省正定县南城门(长乐门)内的赵普雕像

赵普(922年—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在陈桥兵变中立功,协助赵匡胤登上帝位,为宋开国功臣。后参与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的谋划,并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纲领[1],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藩镇动乱问题,巩固中央集权。赵普与赵光义曾有龃龉,但在赵光义即位后,赵普帮助赵光义稳定皇位,两次拜相。宋理宗年间,画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生平

[编辑]

曾祖父是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赵普生于蓟州后唐末年,赵迥舉族迁居恆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又遷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初任陇州巡官,王勋很看重他,后周显德元年(955年)七月,赵普被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与楚昭辅王仁赡同事。

显德三年(956年)二月,受尚书省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范质表荐为滁州军事判官。六月,调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十月,匡国军节度使兼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匡胤表其为节度推官。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死,柴宗训即位,是年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

第一次拜相

[编辑]
"雪夜訪普圖",宋太祖趙匡胤訪問臣趙普,故宫博物館藏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元旦,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等人為趙匡胤謀策,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事后,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三月,以平李筠之功,遷兵部侍郎、充樞密副使。二年(961年)八月,賜號“推忠佐理功臣”。十月,授检校太保、充枢密使。乾德元年(963年)十二月,加光祿大夫,改賜“推忠協謀佐理功臣”。二年(964年)正月,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五年(967年)三月,加尚书省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充昭文馆大学士。開寶二年(969年)三月,從征北漢。四年(971年)十一月,接受吴越国钱镠所送10瓶瓜子金,又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此前在太祖默認下,接受江南國主李煜贈送的五萬兩銀。六年(973年)八月,罷為檢校太尉、河陽三城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趙普是宋太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建議太祖削弱方鎮兵權財權,重用文人,以解決五代以來軍人及將領跋扈的局面[1]。有当用者,普荐其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赵普生性保守,日益擅权,反对改革呼声,他在坐屏之后,放置两只大甕,“凡人投利害文字,皆置中,满即焚于通衢。”[2]

趙普曾为一新建城门起名为“明德之门”,宋太祖指著门额问他“之”有何用,趙普回答说这是“语气助词”。宋太祖大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3]。赵匡胤虽然重用文人,但其实对于文章修辞一向不屑一顾。趙普每次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回家閉門讀書,第二天总能想出办法来。後來人们才知道他只看《論語》,趙普對宋太宗道,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太祖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陛下治理天下。[註 1][4]后人误传,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5]

趙普拜相後,“独断政事,太祖疑其专恣,欲用薛居正吕馀庆为相,普恶其与己同列,但令参知政事”。同年四月,任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趙普與趙光義多有齟齬,他曾秘密上書太祖要警惕趙光義。

开宝六年(973年)六月,雷有邻告赵普庇护政事堂官员受贿作弊,宋太祖大怒。九年(976年)十月,趙光義在宦官王繼恩的策應下,夜入皇宮,“斧聲燭影”,宋太祖暴卒,趙光義即位,是为宋太宗

第二次拜相

[编辑]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三月,赵普入朝,罷為太子少保并留京城。三年(978年)十二月,遷迁太子太保。四年(979年)二月,從征北漢。

六年(981年)九月,编造“金匮之盟”,声称杜太后临死前,命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宋太宗,由赵普起草誓书,藏之金匮,以此解決宋太宗繼位的合法性問題,宋太宗很是感激,引用蘧伯玉之語,召見趙普說:“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進司徒兼侍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封梁國公。

後迫害秦王赵廷美,秦王府幕僚、小吏6人被斩,趙廷美貶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最後憂惧而死。卢多逊全家被流放崖州(今海南崖县西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罷相,出为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侍中。

第三次拜相

[编辑]

雍熙三年(986年)春,宋太宗北伐,久未班师,赵普上《諫雍熙北伐》疏力谏收兵息战。四年(987年)二月,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改封許國公。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封太保兼侍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以呂蒙正副之,“国朝以来三入相者,唯赵普与蒙正焉。”

赵普一上任立即处死鄭州團練使侯莫陈利用。淳化元年(990年)正月请求致仕,遂为西京留守、河南尹、太保、中书令。三年(992年)春,以“老衰久病”三次上表乞骸骨,太宗只好答应,三月,拜太师,封魏国公。同年七月十四日,病卒於洛阳,年七十一。太宗闻讯,痛哭涕泣。赠尚书令,追封真定郡王,谥忠献。次年二月,葬於洛阳邙山。至道三年(997年)四月,追封韩王,賜號“保運推忠效順功臣”。咸平二年(999年)二月,配享太祖庙庭。

家族

[编辑]
  • 曾祖:趙冀,官至三河令,追贈吳國公
  • 祖:趙全寶,官至澶州司馬,追贈趙國公
  • 父:趙迥,官至相州司馬,追封齊國公
  • 母:段氏
  • 弟:趙貞,官至都官司郎中
  • 弟:趙安易,官至宗正寺卿,贈工部尚書
    • 侄:趙承慶,國子監博士
      • 侄孫:趙從政,太常寺奉禮郎
  • 弟:趙正,官至東頭供奉官
  • 妹:趙氏,適太常寺博士、知邕州事、交州路水陸轉運使侯仁寶
    • 甥:侯延齡,殿中丞
    • 甥:侯延世,太子中舍
  • 妻:魏氏,魏國夫人
    • 子:趙承宗,官至左羽林大將軍,娶長樂郡主高氏,宋太祖外甥女。
      • 孫女:趙氏,成紀縣君
  • 妻:魏氏,齊國夫人
    • 子:趙承煦,字景陽,官至昭宣使、成州團練使,娶孟氏蜀主孟昶之女,繼娶延康郡夫人滕國公孟玄喆之女。
      • 孫:趙從約,字文禮,為東上閤門使、象州防禦使、贈建寧軍節度使,娶曹氏,秦武惠王曹彬之女,封同安郡夫人
        • 曾孫:趙思齊,供備庫使、榮州刺史
          • 玄孫:趙希魯,西上閣門副使
            • 來孫:趙述
        • 曾孫:趙思明,西上閣門副使
        • 曾孫:趙思聰
        • 曾孫:趙思復,西京左藏庫副使
          • 玄孫:趙希元,三班借職
        • 曾孫:趙思恭,以崇儀使致仕
          • 玄孫:趙希孟,承議郎
          • 玄孫:趙希旦,右班殿直
          • 玄孫:趙希尹,三班奉職
          • 玄孫:趙希箴,三班奉職
            • 來孫:趙瑾
            • 來孫:趙珵
            • 來孫:趙瓘
            • 來孫:趙璞
            • 來孫:趙瑑
            • 來孫:趙璪
            • 來孫:趙璩
            • 來孫:趙琛
            • 來孫:趙琢
            • 來孫:趙璮
            • 來孫:趙環
            • 來孫女:趙氏,適右班殿直郭才卿
            • 來孫女:趙氏
        • 曾孫:趙思文
          • 玄孫:趙珪,承忠郎、閣門祗侯
        • 曾孫:趙思忠,西京左藏庫副使、閣門通事舍人
        • 曾孫:趙思禮
          • 玄孫:趙希詔
        • 曾孫:趙思靜
        • 曾孫:趙思行
          • 玄孫:趙希仲
        • 曾孫:趙思囗
        • 曾孫:趙思囗
        • 曾孫:趙思囗
        • 曾孫:趙思囗
  • 妻:何氏,陳國夫人
    • 女:趙志願,出家為尼,法號智果大師
    • 女:趙志英,出家為尼,法號智圓大師

評價

[编辑]

王夫之在《宋论》卷二《太宗》里专立一节《赵普之奸》说,“唐亡以后,鄙夫以成奸之习气,薰灼天下而不可浣。”。

李廷机:赵普辅国政,帝有为必请。普或告养亲,辄举吕馀庆。上下悉调停,中外皆敬谨。[6]

影視形象

[编辑]
首播年份 製映地區 影視名稱 飾演者
2015年 中國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 王繪春

脚注

[编辑]
  1. ^ 1178年,南宋李衡弟子龚昱乐庵语录》:“太宗欲相赵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唯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太宗释然,卒相之。”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初,上既誅李筠及重進,一日,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語未畢,上曰:「卿無復言,吾已喻矣。」
  2. ^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一
  3. ^ 見《邵氏闻见录》;文莹《湘山野录》则将此事的场景记为“朱雀之门”。
  4. ^ 流传千古的谎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凤凰网. [2010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中文(中国大陆)). 
  5. ^ 羅大經:《鶴林玉露》
  6. ^ 《五字鉴》

參考書目

[编辑]
  • 宋史·赵普
  • 《如果這是宋史》貳:我的天下我裝修
  • 張其凡:《趙普評傳·陳橋兵變的指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