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须浮鸥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黑腹浮鷗
须浮鸥
在南非換上夏羽的须浮鸥
在馬來西亞換上冬羽的须浮鸥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鷗科 Laridae
属: 浮鷗屬 Chlidonias
种:
须浮鸥 C. hybrida
二名法
Chlidonias hybrida
(Pallas, 1811)[2]
亞種
  • C. h. hybrida(Pallas, 1811)
    (Eurasian Whiskered Tern)
  • C. h. delalandii(Mathews, 1912)
    (African Whiskered Tern)
  • C. h. javanicus(Horsfield, 1821)
    (Australasian Whiskered Tern)
Range of Ch. hybrida
  繁殖區
  留鳥
  非繁殖區
  迷鳥 (季節性不固定)
異名
  • Chlidonias hybridus

须浮鸥学名Chlidonias hybrida),又名黑腹燕鸥黑腹浮鷗灰翅浮鸥,为鸥科浮鸥属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2]

分類

[编辑]

其屬名源自古希臘語 khelidonios,意為「像燕子一樣」,來自khelidon,意思是「燕子」。其特定名稱hybridus拉丁語中意為hybrid彼得·西蒙·帕拉斯曾認為它可能是白翅黑燕鷗普通燕鷗的混種,並寫道「Sterna fissipes [Chlidonias leucopterus] et Hirundine [Sterna hirundo] natam」(大意:白翅黑燕鷗和普通燕鷗的雜交種)。[3]

亚种

[编辑]

有多個地理品種,主要在大小和羽毛細節上有所不同。

  • C. h. hybrida:繁殖于非洲西北部和欧洲中部及南部至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国东部和南部至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越冬于非洲和亚洲南部及东南部至泰国-马来半岛、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
  • C. h. delalandii:分布于东部和南部非洲,以及马达加斯加。
  • C. h. javanicus:繁殖于澳大利亚;越冬于澳大利亚北部至新几内亚、巽他群岛和菲律宾一带。[4]

C. h. hybrida分布於歐洲古北界的溫暖地區(從西北非、中歐和南歐到東南西伯利亞、華東和向南至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嘴較小、羽色較深的C. h. delalandii分布於東非和南非,而顏色較淡的C. h. javanicus則分布於爪哇澳大利亞

熱帶地區的品種為留鳥,但歐洲和亞洲的鳥類會過冬遷徙到非洲和印度次大陸。2021年4月,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甘尼亞古馬里縣的Manakudi鳥類保護區,發現了一隻被標記的黑腹燕鷗。[5]

這種鳥類在內陸沼澤區的聚落繁殖,有時會在紅嘴鷗的群體中繁殖,以獲得一定的保護。其學名來源於其與白色燕鷗屬(Sterna)鷗類和黑浮鷗外貌上的相似之處,儘管它是最大的浮鷗

描述

[编辑]

须浮鸥体重约83.67克,翼长约231.8毫米,嘴峰长约35毫米,喙宽度约4.3毫米,喙厚度约7.5毫米,跗蹠长约23毫米,尾长约85.8毫米。[6]

黑腹燕鷗的體型、黑色頭冠、強壯的嘴(雄鳥29–34毫米,雌鳥25–27毫米且較短,有明顯的下顎脊)及其較強的飛行力讓人聯想到普通或北極燕鷗,但其短而呈叉狀的尾部及上、下體的深灰色繁殖羽色則是典型的浮鷗特徵。夏季成鳥有白色的臉頰和紅色的腿與嘴。幼鳥的頭頂上有白色斑點,後頂冠更均勻地呈黑色,而冬季成鳥的後頂冠也有白色斑點。黑色的耳覆羽與後頂冠的黑色相連,上方區域斑駁的白色使得黑色部分呈現出C形的帶狀。頸側為白色,有時會延續到後頸。領圈邊緣不太明顯。全年背部呈淺灰色。幼鳥的肩羽有變色斑,背部和肩羽的羽毛為深棕色,邊緣顯著且帶有寬的淺黃色邊緣,常有亞端淺黃色的橫紋或中心。在秋季初期,背部通常會混雜著新的灰色羽毛。成鳥的背部為銀灰色。 其叫聲具有特徵性krekk

冬季時,額頭變白,身體羽毛變得淺灰色。幼鳥黑腹燕鷗的背部呈薑黃色,其他部分則類似於冬季成鳥。第一個冬季的羽毛是幼鳥與冬季成鳥之間的過渡,背部帶有薑黃色斑塊。

黑腹燕鷗以小魚、兩棲動物、昆蟲和甲殼類動物為食。

圖庫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hlidonias hybrid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2.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须浮鸥.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102, 196. ISBN 978-1-4081-2501-4. 
  4. ^ Clements, J. F.; Schulenberg, T. S.; Iliff, M. J.; Billerman, S. M.; Fredericks, T. A.; Gerbracht, J. A.; Lepage, D.; Sullivan, B. L.; Wood, C. L. The eBird/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2021.. 2021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5. ^ Two Tagged migratory birds spotted in salt pans in Manakudy bird reserve, The Hindu, Thiruchirappalli, Tamil Nadu Edition, India, pp4, 12.04.2021. thehindu.com
  6. ^ Tobias, J. A.; Sheard, C.; Pigot, A. L.; Devenish, A. J. M.; Yang, J.; Sayol, F.; Neate‐Clegg, M. H. C.; Alioravainen, N.; Weeks, T. L.; Barber, R. A.; Walkden, P. A. AVONET: Morphological,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all Birds. Ecology Letters. 2022, 25 (3) [2022-08-20]. ISSN 1461-023X. doi:10.1111/ele.138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