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标志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語: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縮寫:ICPC),旧称ACM竞赛,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50多年的发展,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赛事由ICPC基金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CPC Foundation)举办。赛事之前仅由IBM公司赞助,2017年新增JetBrains公司赞助[1],2018年起,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不再赞助ICPC,但仍然有许多人习惯称这个赛事为ACM-ICPC竞赛。

历史

[编辑]

竞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70年,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举办了首届比赛。当时的主办方是the Alpha Chapter of the UPE Computer Science Honor Society。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现和培养计算机科学顶尖学生的方式,竞赛很快得到美国加拿大各大学的积极响应。1977年,在ACM计算机科学会议期间举办了首次总决赛,并演变成为目前的一年一届的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比赛。迄今已经举办了35届。

最初几届比赛的参赛队伍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竞赛。特别是自1997年IBM开始赞助赛事之后,赛事规模增长迅速。1997年,总共有来自560所大学的840支队伍参加比赛。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学的4109支队伍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

1980年代,ICPC的总部改设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大学

在赛事的早期,冠军多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获得。而进入1990年代后期以来, 俄罗斯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的大学连夺数次冠军。来自中国大陆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则在2002年美国夏威夷的第26届、2005年上海的第29届以及2010年哈尔滨的第34届全球总决赛上三次获得冠军。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大学在该竞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赛事的竞争格局已经由最初的北美大学一枝独秀演变成目前的对抗的局面。

简要规则

[编辑]

ICPC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学校参赛,每队由3名队员组成。[2]

比赛期间,每队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 JavaCC++KotlinPython 中的一种编写程序解决8到13个问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裁判运行,运行的结果会判定为"AC(答案正确)/WA(答案错误)/TLE(超出时间限制)/MLE(超出内存限制)/RE(运行错误)/PE(格式错误)"中的一种并及时通知参赛队。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组织者将在其位置上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

最后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每道试题用时将从竞赛开始到试题解答被判定为正确为止,其间每一次提交运行结果被判错误的话将被加罚20分钟时间,未正确解答的试题不记时。例如:A、B两队都正确完成两道题目,其中A队提交这两题的时间分别是比赛开始后1:00和2:45,B队为1:20和2:00,但B队有一题提交了2次。这样A队的总用时为1:00+2:45=3:45而B队为1:20+2:00+0:20=3:40,所以B队以总用时少而获胜。

与其它计算机程序竞赛(例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相比,ICPC的特点在于其为3人团队作战且题量大,每队需要5小时内完成8道题目,甚至更多。除此之外,一支队伍有3名队员却只有1台电脑,使得时间显得更为紧张。因此除了扎实的编程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同样是获胜的关键。

区域和全球决赛

[编辑]

赛事由各大洲区域预赛(regional)和全球总决赛(worldfinal)两个主要阶段组成。根据各赛区规则,每站前若干名的学校自动获得参加全球总决赛的资格。决赛安排在每年的3-4月举行,而区域预赛一般安排在上一年的9-12月举行。一个大学可以有多支队伍参加区域预赛,但只能有一支队伍参加全球总决赛。

全球总决赛第一名将获得奖杯一座。另外,成绩靠前的参赛队伍也将获得铜牌。而解题数在中等以下的队伍会得到确认但不会进行排名。

历届冠军

[编辑]

下面列出自1977年以来,历年全球总决赛的冠军:

年份 总决赛地点 冠军大学 国家
2024年 埃及卢克索 高等经济大学 俄罗斯
2024年 埃及卢克索 北京大学 中国
2022年 孟加拉达卡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2020年 俄羅斯莫斯科 下諾夫哥羅德州立大學英语N. I. Lobachevsky State University of Nizhny Novgorod 俄罗斯
2019年 葡萄牙波尔图 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
2018年 中国北京 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
2017年 美国拉皮德城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罗斯
2016年 泰国普吉岛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俄罗斯
2015年 摩洛哥马拉喀什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罗斯
2014年 俄罗斯叶卡特琳堡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俄罗斯
2013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罗斯
2012年 波兰华沙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罗斯
2011年 美国奥兰多 浙江大学 中国
2010年 中国哈尔滨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2009年 瑞典斯德哥爾摩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罗斯
2008年 加拿大班夫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罗斯
2007年 日本東京 華沙大學 波蘭
2006年 美国德克萨斯州 薩拉托夫國立大學 俄罗斯
2005年 中国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2004年 捷克布拉格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罗斯
2003年 美国洛杉矶 华沙大学 波兰
2002年 美国夏威夷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2001年 加拿大温哥华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俄罗斯
2000年 美国奥兰多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俄罗斯
1999年 荷兰埃因霍温 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
1998年 美国亚特兰大 布拉格查理大学 捷克
1997年 美国聖荷西 哈维穆德大学 美国
1996年 美国费城 加州大学柏克萊分校 美国
1995年 美国纳什维尔 弗赖堡大学 德国
1994年 美国菲尼克斯 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
1993年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 哈佛大学 美国
1992年 美国堪萨斯城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
1991年 美国圣安东尼奥 斯坦福大学 美国
1990年 美国华盛顿 奥塔哥大学 新西兰
1989年 美国路易斯维尔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1988年 美国亚特兰大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1987年 美国圣路易斯 斯坦福大学 美国
1986年 美国辛辛那提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1985年 美国新奥尔良 斯坦福大学 美国
1984年 美国费城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1983年 美国墨尔本 内布拉斯加大学 美国
1982年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 贝勒大学 美国
1981年 美国圣路易斯 密苏里科技大学 美国
1980年 美国堪萨斯城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美国
1979年 美国代顿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美国
1978年 美国底特律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1977年 美国亚特兰大 密歇根州立大学 美国

在中国的比赛

[编辑]

亚洲区预选赛

[编辑]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自1996年起设立中国大陆地区预选赛赛区,并由上海大学承办,至2001年总决赛止,连续举办五届。之后在境内设置多个赛点,由各大学轮流主办地区性竞赛至今。

历年中国大陆举办地点[3][4]

年份
1996年 上海大学
1997年 上海大学
1998年 上海大学
1999年 上海大学
2000年 上海大学
2001年 上海大学
2002年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2003年 清华大学 中山大学
2004年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2005年 四川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2006年 上海大学 清华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年 西华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
200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2009年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东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武汉大学
2010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天津大学 四川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2011年 大连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成都东软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2012年 东北师范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成都东软学院
2013年 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吉林大学
2014年 牡丹江师范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2015年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决赛)
2016年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上海大学(决赛)
2017年 新疆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北京大学 广西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决赛)
2018年 东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香港城市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决赛)

世界总决赛

[编辑]

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29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于2005年4月3-7日期间在上海浦东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总共有78支队伍参加总决赛的角逐,它们是从来自6大71个国家1582所大学的4109支队伍中通过之前的各级区域预赛中脱颖而出的。在当地时间4月6日上午举行的全球总决赛上,东道主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解出8道题目的队伍,从而在时隔3年之后第二次夺得全球总冠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第3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于2010年2月在哈尔滨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再次夺冠。

参考文献

[编辑]
  1. ^ JetBrains. JetBrains to support the ACM-ICPC. blog.jetbrains.com. 2017-03-23 [201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美国英语). 
  2.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每位队员必须是在校学生,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并且最多可以参加2次全球总决赛和5次区域选拔赛。
  3. ^ User, Super. 亚洲赛站. acmicpc.cn. [201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中文(中国大陆)). 
  4. ^ Asia East Continent Contests. icpc.baylor.edu. [202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外部链接

[编辑]

评测网站

[编辑]

参见

[编辑]
  • TopCoder,一项类似的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比赛。
  • PC2,曾採用的跨平台的評測系統,早於Kat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