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百科:扰乱性编辑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Wikipedia:ICANTHEARYOU

扰乱性编辑(英語:Disruptive editing,曾译作毀损性编辑;请参见讨论页)是一种可能长期大范围地干扰条目提升或百科全书建设的编辑模式。扰乱性编辑通常不被认为是破坏,但破坏具有扰乱性质。每一个案例都应区别对待,考虑编辑者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维基百科的方针和指引。如果一名编者把并非显然为破坏的行为视作破坏,这名编者可能因为疏远潜在的编者而影响百科的发展。

扰乱性编辑不总是故意的。编者可能偶然地作出这类编辑,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编辑,或者他们缺乏合作所必需的溝通技能。但是,出于善意的扰乱性编辑不能改变这对维基百科有害的事实。

概述

[编辑]

維基百科的成功歸因於開放性。然而完全開放有時會招引圖謀不軌人士將維基百科當作推廣單一觀點原創研究擁護英语Wikipedia:Advocacy自我宣傳的平台。我們歡迎值得注意的少數意見,其透過可靠来源可供查證,建設性的編者偶爾也會犯錯,有時編者製造長期問題——堅持不懈地編輯特定頁面但沒有可靠来源可供查證,或堅持給予小眾觀點不合理的比重

總括而言,擾亂性編者傷害維基百科,降低成為參考來源時的可信賴性、耗費生產性編者的耐心使之可能挫折而離開維基計畫,讓擾亂性編者繼續為非作歹。

認識擾亂性編輯的模式是必要的。在編輯戰方針業已承認一項,動作本身可能未違反方针,但是一系列行動中的部分行為構成了違反方针的模式。擾亂性編輯可能不會出現在所有的24小時週期裡,且可能不會重複相同的行動。儘管如此,一系列的修訂隨著時間推移可以形成嚴重損害維基計畫的模式。

擾亂性編者可能試圖偽裝自己的行為成生產性編輯,但從可鑑別的特徵能將其分辨。當討論未能解決問題,編者於爭議頁面外取得公正的一致共識(像是條目探討之類),進一步的毀損行動是編織理由阻止,可能引導至紀律更嚴的爭論的解決程序。極端案例可能包含網站禁制,交付仲裁委員會,或由社群共識裁定。

「回退不過三」原則若擾亂性編者有照實遵守,不應被理解為執行方针以對抗擾亂性編者的抵禦行動。「規則並非賦予回退頁面特定次數的權利」。同樣地,編者必須注意即使回退毀損編輯亦不得打破回退不過三原則。擾亂性編輯可能不是明顯破壞,建議生產性編者遵照底下的處理程序而不要打破3RR規定。

意圖規避查緝

[编辑]

擾亂性編者可能會用不同的方法試圖迴避紀律行動

  • 編輯發生於長期間;無單一修訂是明顯毀損,但整體模式是破壞性的。
  • 編輯主要侷限於討論頁面,擾亂行為可能沒有直接傷害條目,但經常擾亂其他編者達成共識以改進條目。
  • 編輯經常遊走在不文明人身攻擊之間,擾亂/妨礙改進條目的文明及協作編輯。
  • 編輯少量幾個、監視人數不多的頁面。
  • 與上述相反,編輯可能擴及大範圍頁面以降低被揭穿的可能性,使用者所監視到的受影響條目可能不夠多。

儘管如此,這種擾亂性編輯依舊違反維基百科方針。

擾亂性編輯的跡象

[编辑]

本指引講述明顯屢次嚴重違反基本方针的行徑,而不是理性編者可能不同意,且不易察覺的問題。

擾亂性編者表現出下列傾向:

  1. 偏激:無視其他編輯的反對,長期編輯一篇或多篇條目以追求特定觀點。偏激編輯除了添加材料;也可能會進行擾亂性刪除(例如反覆刪除其他編者加入的可靠來源)。
  2. 不能遵守可供查證方針;無法舉證、引用不適合百科全書的來源、扭曲可靠來源、或製造原創研究。
  3. 胡亂提出來源請求:對已有來源的內容加入不正當的{{fact}}標記,藉此暗示適當引證的條目內容成疑。
  4. 不樂見共識建立
    a. 在其他編者對自己的編輯提出問題/異議或要求解釋時,反覆漠視他們的訴求。
    b. 反覆漠視其他編者對其操作的解釋。
  5. 拒絕或不理會社群意見:拒絕接受調解和/或參與討論,持續借編輯來追求特定觀點,違背公正編者的共識。

此外,這樣的編者可能:

6. 發起運動趕走建設性貢獻者:違反Wikipedia:文明Wikipedia:不要人身攻擊Wikipedia:条目所有权等方針與指引,或操控傀儡真人傀儡。這種低水準的違規行為未必足以令社群失去耐性,但能夠令守法的建設性編者耗盡耐心,不再編寫/維護特定條目。

沒有或拒絕抓住重點

[编辑]

我的編輯沒有問題!

有時候,社群已經達成共識,認為轉移話題更加有益。不過,有的編者卻在一段時間之後,堅持己見,挑起紛爭,擾亂社群。

如果社群否決您的觀點,即使認為自己的觀點正確,您也不可以繼續強推自己的立場,直至成功為止。他們這樣做,並不是說他們漠視您的聲音。這時您不應該繼續發言,而是應該聆聽別人,思考別人的發言內容,同時盡力了解他們的觀點,求同存異。不要混淆「傾聽」與「同意」。

有時,出於善意的編者可能會一直作出擾亂行為,浪費社群資源,例如堅稱自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雖然維基百科鼓勵編者更新頁面,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情,不過有時候他們可能沒有能力去做這種事情。如果社群已經窮盡力氣補救錯誤,教導他們方針和指引,卻仍然沒有解決問題,社群可以對他們實施封禁或編輯禁制。

闡釋觀點

[编辑]

當某些人對方針與指引的實行方式感到沮喪時,他們可能忍不住把方針/指引生搬硬套,從而否定方針/指引及其解釋。有時候,這樣做只是為了在站內糾紛中證明自己的觀點。有時候,他們可能會以不受歡迎的英语Wikipedia:Reasonability Rule方式執行方針/指引,以達至修改方針/指引的目標。

這種手法是嚴重的擾亂行為。若你覺得方針有問題,您應該到方針討論區提出你的意見。如果你只是不同意某人對條目的修改,您可以到條目討論頁或相關頁面跟對方商議。

注意提出观点本身是正当行為,而阐释观点也不至於要扰乱维基百科。

與建設性編輯的區別

[编辑]

編者經常發表小眾觀點。這符合維基百科任務範圍,只要貢獻可供查證、無不合理的比重、情況適當、遵守邊緣理論。舉證責任在於最初提供訊息或希望保留資料的編者。

Wikipedia:中立的观点所述:

中立性要求條目應該公平地表達所有以可靠來源發表的重要觀點,並應與每個觀點的顯著性成比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通常來說,條目不應給予少數觀點與更受歡迎的觀點同樣多的描述。

可查證及值得關注的觀點包含原科學英语protoscience,其發表在有信譽的同行評議期刊。編者可以合理呈遞有可靠來源紀錄的活躍公眾爭議。例如,引用陳述在主流學術期刊、教材、或專著的觀點本身不是擾亂性編輯。這項豁免並不適用於塵埃落定的爭議;例如加入主張太陽繞地球轉在當今是不恰當的,儘管這問題是在伽利略的時代是活躍的爭議。然而在條目提及有此爭議可能是合適的,如果爭議本身值得一提(如同本例)。

有時好心編者可能被邊緣出版物誤導或陳述引證時做出老實錯誤。這種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合理捍衛自己的立場,然後在遇到更佳證據或公正反饋時承認這個問題。

處理擾亂性質編者

[编辑]

下列為矯正模型,但不必按順序進行每個步驟。在某些極端情況,迅速報告至Wikipedia:当前的破坏可能是最好的第一步;在其他情況,立即編輯禁制可能是合適的。但是通常來說,逐步升級有益於大多數情況,期望在各個步驟可以幫助解決問題,而不需要更進一步處理:

  • 似乎來自擾亂性質編者的首次不符合百科全書的修订。
  • 假定善意。不要攻擊懷疑是擾亂編輯的作者。但回退未舉證或不符合百科全書的材料。使用編輯摘要平和地描述問題。保持文明態度。至討論頁發言要求討論和(或)來源。不要傷害新手,要意識到你可能正在處理困惑的新手,而不是問題編者。
  • 若編者反回退:
  • 如果此次出現來源資訊,什麼也不做;如果沒有來源,他們沒有任何回應,再次回退。確認你的留言已清晰解釋意見的不同。查閱你的編輯摘要。若可能,在討論頁建議折衷辦法
  • 若回退持續,他們仍加入無來源的訊息:
  • 回退,並請求管理員協助,經由Wikipedia:当前的破坏等合適頁面。提供偏激編者多個回退的修訂差異。簡要留言(不要超過400個字)、清楚比較(多個明示證據的差異)、並聚焦在用戶行為問題上(偏激編者不參與討論/加入無來源訊息/忽視討論頁的共識)。避免在回報頁面詳述條目內容問題,這可能降低管理員願意去理解投訴的可能性。注意:要容易投訴成功,你的過往必須乾淨。隨時隨地保持文明,並避免自己參與多個回退。
  • 若偏激編者使用來源,但來源貧弱或錯誤解釋:
  • 若調解駁回、失敗、問題持續:
  • 在對話頁通知編者你所發現的擾亂性質編輯
    包括問題行為的條目連結或編輯差異。使用章節名稱和(或)編輯摘要明示出你認識到的擾亂行為,但避免不必要的挑釁。請記住,你還在試圖避免情況加劇。若其他編者參與,他們同樣應該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參與者清楚知道社群不贊成偏激行為。
  • 偏激編者持續回退。
  • 假設一位編者在多個條目對抗某觀點,持續回退偏激編者。若其24小時內回退超過三次,提報編輯戰至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但留意不要自己過多回退!)。然而,偏激編者無法在面對多位其他編者回退下維護問題內容。
  • 若偏激編者沒有違反回退不過三規則(3RR),或參與編者不足以貫徹維基百科方針:
  • 再次Wikipedia:当前的破坏請求管理員調停協助,指出條目探討的編者共識。管理員應當給予警告或適當暫時封禁。
  • 若封禁不能解決問題,或你仍不能獲得管理員的注意,而其他所有方法都已經試過了
  • 提交至仲裁委員會以檢閱。嚴格根據於用戶行為,而非條目內容。

封禁和制裁

[编辑]
  • 擾亂性質編輯可能招致警告並升級至封禁,通常第一次会封24小時。
  • 主要用于擾亂性編輯的帳號可能會受到不限期封禁

參見

[编辑]

備註

[编辑]

延伸閱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