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百科:徵求意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Wikipedia:RFCST

徵求意見(英語:Request For CommentRfC;也称评论请求请求评论)是一種與爭議、方針、指引或條目內容有關的外部介入請求流程。徵求意見也是一種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途徑,用以討論關於頁面或編輯程序的變更,包含條目、論述、指引、方針與許多其他類似頁面。本機制使用集中式布告板,以及由機器人向不特定編輯者發送邀請,進行宣傳相關的討論主題。一般的討論頁指引適用於這些討論。

徵求意見是維基百科爭議解決系統中諸多流程的一部份。其他流程包含第三方意見管理員布告板可靠來源布告板等。

徵求意見的发起者在讨论页上添加{{rfc}}标签后,机器人会为其完成剩下的工作,并依照主题分类将其发布在“Wikipedia:徵求意見”的子页面上,所有的征求意见均可在Wikipedia:徵求意見/全部上找到。有兴趣回应征求意见的编者可定期访问这些页面,或将其加入监视列表。维基百科亦提供回馈请求服务(FRS),编者可以订阅该服务,以随机收到徵求意見的邀请,并可自行选择接受邀请的频率。

開始徵求意見流程之前

[编辑]

在使用徵求意見流程獲得外部編輯者意見之前,比較快速與高效率的作法是在相關的討論頁與其他各方編輯者討論相關議題

在尋求其他人協助之前,我们希望编者可以通过合理接触来解决纠纷。如果您能夠達成共識,或是您的問題已經和其他編輯者討論過並得到解答,則不需啟動徵求意見流程。

如果上述的討論方式無法解決您的問題,您可以在以下页面寻找解决方案:

  • 如果某篇條目太過複雜或有技術問題,可以在相關的維基專題尋求協助。
  • 如果某篇條目的問題爭論只存在於兩名編輯者之間,您可以參考第三方意見簡單快速地尋求他人意見。
  • 如果是兩名以上編輯者針對某篇條目產生爭論,或是其議題太過複雜,可在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區解決爭議。
  • 如果您想要獲得改善條目的一般協助,例如達到特色或典範狀態,請將其列入同行評審頁面。

有關更多爭議解決選擇的描述,請參考爭議解決指南以及Wikipedia:布告板列表。

如果您還不確定是否需要徵求意見,或是如何组织一次意見徵求,請在WP:互助客棧的對應分區詢問。

哪些情況不需要徵求意見

[编辑]
徵求意見流程的替代方案
問題 遵循的流程
需要協助 H:內容WP:互助客棧/求助
刪除流程 WP:删除投票和请求WP:存廢複核請求
新條目推薦建議 WP:新條目推薦候選
典範條目/特色列表討論 典範條目評選特色列表評選
優良條目討論 優良條目評選
合併提案 WP:合併和移動頁面
同行評審 WP:同行評審
重新命名頁面 頁面重新命名移動請求

有關其他使用者行為上的紛爭

[编辑]
如果要通報違反維基百科使用者名稱方針,而造成使用者反感或困惑的使用者名稱,請參考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不当用户名
如果要通報垃圾內容、清空頁面或其他公然破壞行為,請參考Wikipedia:破壞

有關使用者行為的問題不適用本流程。對於大多數不當行為,您可以嘗試在Wikipedia:管理員布告板/其他提出。

建立徵求意見

[编辑]
  1. 請在您有興趣要討論的條目或計畫頁面編輯其討論頁面,並在討論頁末尾建立新章节。建议在章节标题中包含「徵求意見」,如「就鳥嘴長度徵求意見」或「徵求意見:電視節目系列应该采用什么格式?」等標題。
  2. 在該討論章節開頭插入{{rfc}}並選擇其分類。{{rfc}}標籤的分類請見下方所列的清單;所有分類請使用小寫。
    • 舉例:{{rfc|econ}}
    • 部分討論分類的意義,請參閱下面所說的細節。如果您的討論不符合任何一個分類,請選擇最接近的分類。
    • 如果您的徵求意見與2個以上的分類相關,請在{{rfc}}標籤同時增加這些分類,而不是使用兩個標籤。舉例:{{rfc|econ|bio}}
  3. 在討論章節的{{rfc}}標籤下方包含一段關於該問題或議題的簡潔中立描述。使用~~~~(帳號名稱、日期與時間)或~~~~~(只有日期與時間)在該描述最後面簽名。缺乏時間與日期的討論將會導致機械人從關注徵求意見編輯者的頁面中移除。
  4. 在討論頁發表您的討論,這樣就完成整個流程了。機械人將會負責其餘的工作,包含將您的徵求意見發布到適合的列表當中。這些工作最多必須耗費1天,所以請保持耐心。

分類

[编辑]
各領域的徵求意見議題 查看全部議題
條目主題 查看全部議題
傳記 监视 {{rfc|bio}}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监视 {{rfc|econ}}
歷史與地理 监视 {{rfc|hist}}
語言及語言學 监视 {{rfc|lang}}
數學、科學與科技 监视 {{rfc|sci}}
媒體、藝術與建築 监视 {{rfc|media}}
政治、政府與法律 监视 {{rfc|pol}}
宗教與哲學 监视 {{rfc|reli}}
社會、體育運動與文化 监视 {{rfc|soc}}
計畫層級主題 查看全部議題
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 监视 {{rfc|style}}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 监视 {{rfc|policy}}
維基專題與協作 监视 {{rfc|proj}}
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 监视 {{rfc|tech}}
維基百科提議 监视 {{rfc|prop}}
未分類
未分類議題 监视 {{rfc}}

徵求意見分類的列表在旁邊的表格中。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分類主要在討論方針與指引的變更,而不是討論相關方針如何應用於特定案例。「格式」、「維基專題」以及其他非條目分類也適用這個解釋。

「語言及語言學」分類主要討論維基百科中有關語言或語言學主題相關的條目內容,而不是請求針對頁面上的文句修辭進行討論。如果您想要討論某篇條目上的文句修辭,請依據該條目的主題,在相應的分類提出請求。

範例

[编辑]

組織徵求意見有多種可以接受的方法。當您在討論頁編輯請求時,下面是一種如何簡單呈現徵求意見的範例。這個範例在中小型評論當中比較能夠良好運作;對於大型爭論則比較適合其他更有組織化的格式

您可以複製與貼上下面範例,但請確實更動其中的文字,以能反映您要討論的特定主題(例如「hist」分類可能需要變更)。徵求意見必須要有簽名(~~~~)。請勿在徵求意見開頭的描述,包含任何開放的HTML標籤(如<small>),如果要加上HTML標籤,則必須要在時間戳記之前,有相應的結束標籤(如</small>),也就是說,HTML標籤不能包含或切斷時間標記,否則有可能會破壞徵求意見主題討論列表上的討論連結。一旦您在討論頁插入並編輯完這些文字,就可以發布討論了。

== 就歷史章節的圖片徵求意見 ==
{{rfc|hist}}
是否應該在「歷史」章節部分包含該船的照片?~~~~

描述應當簡潔中立

[编辑]

徵求意見的開頭描述應當保持簡短,通常用疑問句來表達,如:「這篇條目是否應該說明約翰·史密斯是普利茲獎的競爭者?」

checkY 好的問題

  • 引言中的圖片是否應該要更換?
  • 這個網站對於「該產品的發明」描述是否能成為一個好的來源?

☒N 不好的問題

  • 其他編輯者對於這個頁面上的討論有何看法?
  • 我們應該要多加討論這個議題。
  • 请就以下四項五項六項觀點是否應該要放到首段投票。

機械人將會複製您的開頭描述原始碼(從{{rfc}}標籤結束開始直到第一個時間戳記為止)到相關的徵求意見列表上。太長的開頭描述會讓這些列表難以閱讀。基於技術原因,徵求意見的開頭描述不能有表格或複雜格式,這些格式可以放在開頭描述下方(也就是第一個時間戳記之後)。基於同樣原因,該段描述不能以數字或符號清單呈現──但如果無法避免的話,請在清單前加上&#32;標記;這個標記可以直接放在{{rfc}}後面或是下一行。如果開頭描述的原始碼太長,機械人有可能無法複製到徵求意見列表上,進而無法藉由回饋請求服務公開您的請求。

這段開頭描述應當不能假設其討論標題已經存在(因為機器人會將該段描述──而非標題──複製到徵求意見列表上)。如果您的請求討論主題是關於某起編輯爭議,記得在問題當中附上修訂差異連結

如果您針對要討論的議題有很多說明,請先在開頭撰寫一段簡要的描述並簽名後發布討論,然後再次編輯討論頁,在該段開頭描述與其時間戳記的下方撰寫額外的說明。如果您自認為無法以中立語氣撰寫開頭描述,可以請求其他人代為撰寫問題或摘要,抑或是盡您所能撰寫開頭描述並請求其他人協助修改。您也可以在開始徵求意見前,與其他人討論您要計畫發起的徵求意見議題,看看其他編輯者是否能將您的想法變得更清晰簡潔。

如果您修正了徵求意見的開頭描述(包含增加另一個徵求意見分類),機械人將會在下一次啟動時複製您的修正文字到對應的徵求意見列表中。

單一頁面有多個徵求意見議題

[编辑]

在單一討論頁可能會進行多個徵求意見,數量沒有限制,但請避免交叉討論,並且不應在這些討論主題上出現重大重疊。

每個{{rfc}}標籤應當在一次獨立編輯時增加;在第一次增加該標籤後數秒,機器人會賦予編號,之後編輯者才能增加第二個徵求意見。如果要在某個已在進行徵求意見的討論頁上發起另一個請求,首先請確認該頁面上所有每一個{{rfc}}標籤都有包含|rfcid=參數。如果當中任何一個標籤沒有這個參數,請稍待片刻,讓機械人補足參數之後再發起帶{{rfc}}標籤的討論。如果該頁面有兩個{{rfc}}標籤都沒有|rfcid=參數,機器人將會派發同樣數值的編號給這兩個評論,這將導致機器人只發布討論頁面最底下的評論;更甚者,發布到徵求意見清單的連結將會指向討論頁位置較高的評論,進而造成混淆。要修復這個錯誤,請將未發布評論(通常是位置較高的評論)的|rfcid=參數移除。

將徵求意見放到討論頁以外的頁面

[编辑]

一般而言,徵求意見會在討論頁進行;但在某些情況下,徵求意見會在本頁的子頁面或某個方針頁面的子頁面進行。

發布徵求意見

[编辑]

一旦您建立了徵求意見,監視該請求所在討論頁的編輯者、監視徵求意見列表的編輯者都會注意到有關討論;然而這些方式可能不足以讓更多使用者來給予回饋。為了要得到更多回饋,您可以在下列一或多個地方張貼提醒來告知您正在進行的徵求意見:

當您在上述場所發布通知時,請提供徵求意見標的的連結以及簡短描述,但不要在這些場所進行爭論。您可以使用{{rfc notice}}來通知其他編輯者。請謹慎遵守拉票指引,當中禁止將通知大量發送至有特定立場的編輯群。當您想要建立一個新的維基百科方針或對方針進行重大修改,請遵循WP:PROPOSAL的說明。集中討論可用於發布方針相關的徵求意見,但不用於發布對條目內容有爭議的請求

回應徵求意見的建議

[编辑]

歡迎所有編輯者(包含匿名IP使用者)來回應任何徵求意見。

  • 回應可以用多種格式進行提交。部分徵求意見會為每位編輯者的不同回應進行組織化。有其他評論會採用討論串方式來讓更多編輯者加入其中。還有其他評論會提供一或多個備選建議,並使用投票流程讓編輯者表態支持或反對。部分徵求意見會同時採用投票與討論串形式。有關推薦的格式,請參閱上面的範例章節。
  • 在徵求意見當中編輯討論內容具有高度爭議。請避免進行其他人認為沒有幫助的編輯。如果在其他人提出抗議後仍然編輯討論內容,就會構成擾亂編輯編輯戰。請保持耐心,並在徵求意見結束後,依據共識來進行改善。
  • 請記得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所有的條目都必須遵守中立觀點可供查證非原創研究方針。
  • 盡量不採取對抗行為。請對其他編輯者的行動保持友善、文明假定善意
  • 如果您認為該篇徵求意見的開頭描述措詞不妥當,請要求發起人修正措詞,或是立即在RfC模板的下方新增另一種無偏見的開頭描述。不要因為認為措詞偏頗而關閉徵求意見。一般來說,{{rfc}}標籤應當保留在頁面上,直到機器人或發起人移除為止;只有符合結束徵求意見的情形時,才能關閉討論。
  • 如有需要,可依據合適的維基百科方針格式頁面教育使用者。

結束徵求意見

[编辑]

由於徵求意見目的是要徵求針對某個討論議題進行評論,因此結束徵求意見也就等於結束徵求該議題有關的意見表達。

結束徵求意見會有以下幾種情形:

  1. 該篇討論已被發起人廢棄(如社群的回應很快就有明顯的結論或趨向)。在此情形下,徵求意見的發起人應正式將{{rfc}}模板移除。
  2. 該篇徵求意見的參與者可在任何時候決定結束討論,此時其中一人可以將{{rfc}}模板移除。
  3. 有關爭議已經移至其他爭議解決論壇[1]
  4. 任何未參與討論的編輯者可以張貼此次討論的最終結論,並同時將{{rfc}}模板移除。
  5. 該篇討論可能暫時停止,並且在機器人移除{{rfc}}模板後無人理會且不打算恢復討論。

當編輯者使用徵求意見流程解決爭議時,解決方案的確定方式與任何其他討論相同:討論的參與者必須確定已達成共識,並嘗試執行其協議。如同其他討論,徵求意見流程有時會在沒有達成協議或沒有明確解決方案的情況下結束。請在解決爭議或結束討論後,移除{{rfc}}標籤。

任何想要徵求未參與討論編輯者來撰寫討論結果(通常為共識的決定)並予以關閉討論的人,可以請求管理員予以正式關閉。如果所討論的議題沒有爭議,且與會者之間很快就達成共識,那麼正式關閉就毫無必要也不可取。在此情況下,撰寫關閉聲明也毫無必要。我們會預期編輯者無須外部協助,就能夠判斷大多數徵求意見的結果是否達成一致。

為了要提醒徵求意見已結束,您可以選擇將討論頁中的章節以一對模板包含進去,例如{{closed rfc top}}/{{closed rfc bottom}}或是{{archive top}}/{{archive bottom}},這並非必要動作;此外也可以撰寫討論結果的聲明來予以關閉。要這麼做,可以參考以下展示的範例:

== 就歷史章節的圖片徵求意見 ==
{{closed rfc top|result= 共識為保留這張照片。~~~~  }}
....這裡是整個徵求意見的討論...
{{closed rfc bottom}}

期限

[编辑]

徵求意見應當維持開放討論,直到有足夠的評論可以達成共識,或是顯然無法達成共識為止。

徵求意見沒有要求最短或最長時限;然而,機械人會在討論停止30日後,假定所有人遺忘有關討論並予以自動結束(也就是移除rfc模板),以避免累積過多積壓的討論,使討論列表過於混亂,浪費討論者的時間。但編輯者不應等待機器人自行處理:如果討論符合上面5項條件中的任何一項,則應該在討論有明確結果後立即主動結束徵求意見。相對來說,如果必須要進行30日以上,用以收集更多意見,則必須延遲機械人的自動作業。以下是操作方法:

機械人基於討論串最後簽名時間判斷討論是否仍然進行中,並會從30日無新留言的討論串移除RFC模板。

如果要手動結束徵求意見,請將{{rfc}}模板從討論頁移除。機械人將會在下一次運作時將該次討論從徵求意見列表中移除(如果該次徵求意見因時程過久而由機械人自動結束時,也會將{{rfc}}模板移除)。如果您同時要關閉討論,也請執行同樣的編輯動作。除了移除{{rfc}}模板以外,您也可以採用其中一種模板連結格式來結束徵求意見,如{{tlxp}}模板,可編輯成{{tlxp|rfc|bio|rfcid=fedcba9}}不要{{rfc}}模板包在<nowiki>...</nowiki>標籤裡面,也不要放在HTML註解標記「<!-->...</!-->」當中,因為機械人會直接忽略這些標記,並將該篇討論視為開啟狀態;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會破壞徵求意見列表頁面。

如果要延長現有的徵求意見至多30日,以防止機械人在下個月自動結束討論,請在討論當中開頭描述的時間戳記之前插入現在的時間戳記。

重新開始某個徵求意見

[编辑]

任何需要針對某個主題取得更多評論,可以在結束徵求意見後重新開啟討論,不論該篇討論是否已經關閉。舉例,某個徵求意見的發起人撤回該討論,但其他人可能對此感興趣,這時就可以重新開始徵求意見。

要重新啟動某個徵求意見,請重新插入{{rfc}}模板。如果該模板被機械人自動移除,請確認是否在該評論的開頭描述之後及原始時間戳記之前插入目前的時間戳記,否則機器人將會再次移除該模板。這個動作可以將討論時間延長30日,但如果所討論的議題需要非常長的討論時間,您可以在{{rfc}}模板的前一行插入以下語法:

<!-- RFCBot Ignore Expired -->

您應當在該篇徵求意見中開頭描述的下一行說明該評論曾經結案但已重新啟動,並且在合適的地方加上您的簽名。

註解

[编辑]
  1. ^ 然而在此之前,必须先將{{rfc}}模板移除,因為大部分爭論解決論壇與流程不接受仍在徵求意見的案件。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