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德文尖角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文尖角體
Fraktur
類型
使用時期
16世紀 – 20世紀中葉
書寫方向從左至右 編輯維基數據
語言德語¹以及一些其他的歐洲語言
相關書寫體系
父體系
哥特體
  • 德文尖角體
子體系庫倫特體,包括聚特林書寫體
姊妹體系見哥特體
ISO 15924
ISO 15924Latf (217), ​Latin (Fraktur variant)
Unicode
範圍002000FF²
1: 以及其他相關語言.
2: normal Latin range; see below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德文尖角體(德語:Fraktur德語:[fʀakˈtuːɐ] ),又可翻譯為破碎體,是一種特殊的拉丁字母字體,它兼具書法和印刷體的雙重特點,20世紀的數種德式哥特體皆由本字體而來。它在16~20世紀的這400年中一直擔任著整個德語區北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南部的正式書面字體,雖然破碎體用的也是拉丁字母,但它在北歐經常被叫作德國字母,原因是它和西歐古董體的形狀差異實在太大,導致北歐人長期把它們當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字。

名稱及定義

[編輯]

破碎體的德文「Fraktur」的意思是「破碎的」,源自拉丁語中的「frāctūra(斷裂)」,frangere是這個詞的被動形式,與英語單詞「斷裂(fracture)」是同一個單詞。

因為這個字體的筆畫呈現破碎、割裂、龜甲一樣的形狀而得此名。破裂體的每個字較為難讀,比起從古老的卡洛林小草書體和從古羅馬方體大寫字母英語Roman square capitals演化而來的古董體來說更加不方便,不如古董體那樣能簡單的分清大小寫。

在德國,「Fraktur」可以指德國的破碎體,也可以指帶所有的哥特字體,例如哥特體在英文中需要特別稱之為Blackletter,但在德文中可直接直接稱為Gebrochene Schrift

特徵

[編輯]
一種現代無襯線字體以及四種哥特體(從左到右): Textur(a), Rotunda, Schwabacher and Fraktur.

除了《ISO基本拉丁字母表》的26個字母外[1],破碎體還包括 ⟨ ß ⟩ ( Eszett [ɛsˈtsɛt] ), 帶變音符號的元音和 ⟨ſ⟩ (長 s )。一些19世紀的破碎體還包括字母 r 的變體形式,稱為r rotunda,許多包括草書手寫遺留下來的各種連字,並有使用規則。大多數較舊的破碎字體在大號⟨I⟩和 ⟨J⟩之間沒有區別(其中常見的形狀更像是 ⟨J⟩),即使小號⟨i⟩和 ⟨j⟩ 是有區別的。

Fraktur 和其他 blackletter 腳本之間的一個區別是,在小寫的 ⟨o⟩ 中,弓的左側部分已損壞,但右側部分沒有。在用 Fraktur 書寫的丹麥語文本中,字母 ⟨ ø ⟩在 16 世紀已經比德語和瑞典語 ⟨ ö ⟩ 更受青睞[2]

以下是用維基百科也可以顯示出來的破碎體,此版本使用的是TeX中的\mathfrak字體:

Fraktur一詞由拉丁語frangere(破壞)的過去分詞fractus而來,和英語fracture同源。

歷史

[編輯]

起源

[編輯]

目前已知最早的破碎體第出現在16世紀初,當時的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位期間,為了尋找一種能在凱旋門的門框上彫刻的字體,而委託Albrecht DürerHieronymus Andreae聯合設計,破碎體那筆直分割的筆畫設計正式為了適用於木彫。在破碎體被發明後,用於印刷的版本也隨之出現,奧格斯堡出版商「Johann Schönsperger」按照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要求印刷了一系列帶有破碎體的書籍,例如1513年出版的《祈禱書》,或1517年出版的《插圖詩集》[3]

由於有皇帝本人的支持,導致破碎體很快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流行起來,人氣一躍超過了之前的Schwabacher[譯名請求]Textualis。在德語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和受德國文化影響的地區(斯堪的納維亞波羅的海國家捷克),破碎體出現的頻率變得非常高,甚至在此基礎上誕生了多種華麗的彫刻改版字體。刻了各種各樣的 Fraktur 字體並變得普遍。到了18世紀,德國萊比錫的出版商「Johann Gottlob Immanuel Breitkopf」進一步開發破碎體,創造出更加清晰易讀的骨折體。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雖然大多數歐洲國家都轉用了古董體,但說德語的母語人士因為愛國主義等因素,把破碎體及後續延伸字體看作是本民族的象徵,強烈的抵制古董體的滲入。

使用

[編輯]

使用Fraktur排版在20世紀初的德語國家和地區、挪威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仍然非常普遍,在芬蘭瑞典丹麥也有一小部分,而其他國家此時已開始使用Antiqua作為排版字體。當時有一部分印刷物使用了Schwabacher等其他相關的哥特體,然而主要字體還是Normalfraktur,其間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18世紀末至19世紀末,曾經使用過Fraktur的大部分國家中,Antiqua作為古典主義時期的標誌,漸漸取代了Fraktur。這一舉動在德國引發了激辯,稱作「Antiqua-Fraktur爭論」。不過改變主要影響的是德國科學界文獻,而純文學作品以及報紙仍然使用Fraktur。直到1941年3月1日,馬丁·鮑曼簽署了一份命令,宣佈Fraktur(以及Schwabacher和聚特林)是猶太字母(Judenlettern),禁止繼續使用,情況因此逆轉。而Fraktur雖然在二戰後有過短暫的復甦,但當時德國正試圖換上現代化的新面貌,因此它很快又消失了蹤跡。

現在Fraktur主要用於裝飾性的排版,一些單獨的字母有時用於數學。

字體示例

[編輯]

在以下圖片中,德文句子„Victor jagt zwölf Boxkämpfer quer über den Sylter Deich“出現在字體名稱之後(圖1的字體名稱為Walbaum-Fraktur,圖2為Humboldtfraktur)。這句句子的意思是「維克多在敘爾特大壩上追逐十二個拳擊手」,句中包括了26個字母以及德文使用的元音變化符號,因此是一句全字母句

圖1. Walbaum-Fraktur (1800)
圖2. Humboldtfraktur (Hiero Rhode, 1938)

延伸閲讀

[編輯]
  • Bain, Peter and Paul Shaw. Blackletter: Type and National Identit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ISBN 1-56898-125-2.
  • Silvia Hartmann: Fraktur oder Antiqua. Der Schriftstreit von 1881 bis 1941, Peter Lang, Frankfurt am Main u. a. 1998 (2. üb. A. 1999), ISBN 978-3-631-35090-4
  • Fiedl, Frederich, Nicholas Ott and Bernard Stein. Typography: An Encyclopedic Survey of Type Design and Techniques Through History. Black Dog & Leventhal: 1998. ISBN 1-57912-023-7.
  • Macmillan, Neil. An A–Z of Type Designer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300-11151-7.

參閲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