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洲里 (學甲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洲里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一個行政區,它雖與舊時學甲十三庄的庄頭中洲同名,然而在實質上兩者是有甚為大的差異,兩者間所含的地域概念是不同的。其中的最主要的是地域所涵蓋的範圍,傳統上所謂的中洲庄,其所轄範圍大致已含蓋了整個中洲里,甚至包含目前隸屬北門區的部分區域,以及現光華里中不含東邊北側凸出的部分地域。[1][2]

沿革

[编辑]

明鄭時期,中洲陳桂公(陳一貴)乃擔任鄭成功部段的運糧官兼督眷船與民船隊之職務,當時其帶領部分民船隊及眷船入漚汪溪(今之將軍溪),由今之中洲前、頭前寮的西北岸平安上陸,陳氏巡察附近適宜落腳之地後,便就在此地取材並建寮安頓軍民,其後並與鄰近同行隊伍登陸的軍民會合,各擇合宜之處所建寮屯駐,並將此地命名為中洲(臺灣中州陳氏族譜參照)。[3][4][5]

隨著日本佔領臺灣之後對地區的再三劃分與變更,此地曾劃分於鹽水港廳北門郡臺南廳等管轄。[6] 戰後因學甲庄改制為學甲鄉之後,又隸屬於臺南縣另外日劇時使用的大字也改制成為村級行政單位,民國95年(2006年)08月將民吉、西進、光明及白渚4里合併為中洲里,至於里名則以舊稱謂「中洲」為名命之,而中洲二字在一般民間的定義,就是地區四面被水圍繞且地處垂危之處,凸顯早前居民的生活皆需以逆勢而為。[3][7][8]

交通

[编辑]

由於中洲里的開發甚早,因之其交通網路也跟著發達,其聯外交通有 : 臺17、174線、171線、南9、南1線等道路,附近並有臺19線相連,加上早期又有將軍溪的水路,惟現今將軍溪已無運輸作用。

臺17線南下向東轉174線,大抵過了中油加油站即是二重港,行政區域為仁里里,惟臺17線道路僅從里西南邊的棧寮聚落經過。[9]

174線經過二重港竹圍仔聚落之後,即進入學甲區境內,由西往東可分成3大地區,如下:

  1. 中洲地區,包括西廍謝厝寮中洲、東頭角、過港仔、新筏仔頭等;
  2. 學甲地區,包括下溪洲仔後社、學甲、三塊厝仔、新二港仔、東寮等;
  3. 山寮地區,包括頂山寮、山寮等,往東還有支線的瓦寮

整個區域大抵由174線5公里處綿延至13.5公里處,總長度約為8.5公里。此外,道路由西向東穿過庄頭中部,將庄頭切分成南北兩地,並且在經過惠濟宮之後不遠即向東南方,沿著本里外圍進入秀昌里的下溪洲聚落。而174號道路在中洲里境內有兩個路名,在本里西半段為中洲路,而東半段在慈福宮附近往東的則為中山路。[10]

171線在學甲為三連路,其路經中洲里為由西北向東南路經外圍,並沿著村里合併前的白渚里東北邊緣而下。南9號線在與南12分開後,沿著中洲里北方邊緣的養殖場南下進入本里境內,在離開之後直通二重港的侯氏宗祠。南1線由新頭港向南,在與171交會之後,沿著本里邊緣繼續南下,並終止於174線道路(中洲路)。臺19線公路藉由174線往西與中洲里連結,中洲列為臺19線公路學甲段支線庄社,亦屬於學甲十三庄之一。[8] 

宗教

[编辑]

由於位於傳統的中洲庄頭境內開發得早,因而中洲里的宗教也相當興盛,其中道教的寺廟為最多,轄區內有 : 惠濟宮、慈福宮、清佛宮、聖嶽宮、才天宮、開台清水寺及南聖宮等道教寺廟。另也有祭祀孤魂野鬼的民間信仰,有萬善爺公廟、頭前山仔榕仔公和東西2座新舊南無阿彌陀佛碑。至於佛教,則有廣善精舍,位於里的東邊中洲2之20號。[10]

  • 聖嶽宮:於1944年中洲竹圍仔陳家先祖陳決,向東嶽殿求賜黃色香火,數年後再求賜金令一幟回鄉,1964年鄉親仕紳求賜龍身,1996年3月28日大帝聖誕日,由陳家子孫及眾信士發起,決意原地興建宮廟之議,1997年3月23日佳辰動土,於2001年12月22日舉行入火安座。主祀為東嶽大帝,陪祀則有福德正神註生娘娘黑虎大將軍牛將軍馬將軍等神祇。[14]
  • 才天宮:初期未建廟,眾神恭奉於值年爐主家中,遇到聖誕祭典時再臨時搭棚設壇供信眾參拜,1969年六月,庄民謝劉、謝松、謝番停三位耆老合購謝怨一百五十坪土地,提供為建廟用地。1973年3月,在南鯤鯓代天府吳府千歲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的協助下,上天賜廟號為「才天宮」,同年六月籌組興建委員會開始規劃所有興建工作。1973年2月新廟破土興建,於1975年8月竣工。主祀神明 : 謝元帥,陪祀有 : 二太子、三太子黑虎大將軍,配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神祇。[15] 
  • 開台清水寺:十七世紀初林氏始祖契眷來台墾殖,迨至2005年方成立廟宇興建委員會,於2007七年農曆正月六日眾神祇登基入寺。2009年農曆十月六日謝土。主祀為清水祖師爺,此外,寺中供奉了一尊孩童造型清水祖師爺,是臺灣僅有的一尊。[16]
  • 南聖宮:位於臺17線道路的路旁,是中洲里最西邊的棧寮聚落角頭廟,主祀為大聖爺齊天大聖),也是少數僅供奉單一神祇的廟宇。
  • 萬善爺公廟:位在庄口174線(中洲路)路南,1959年由中洲惠濟宮創建簡廟奉祀,並增祀福德正神(原墓旁「后土」),這是一間典型的有應公廟,因早年無主屍骨集中於此埋的萬人塚,2005年重建為典雅小祠,其旁有金爐、廁所、老樹、涼亭,也是每年學甲上白礁的重要休憩站,每年以農曆6月12日為例祭日,中洲人多會備辦三牲酒醴前來祭拜。[10]
  • 頭前山仔榕仔公:「頭前山仔」指的是中洲鬧區往頭前寮產業道路東南邊的隆起樹林,樹林內土丘林立自然生長多株老榕樹,樹齡已逾200歲其中4株最為高大,東西走向蒼鬱青翠只是一度是中洲人的亂葬崗,而此地為中洲聞人陳益茂家族私產。頭前山仔老樹蒼鬱整片樹林陰森烏暗,遠觀比近賞要來得美麗。80年代大家樂風行期間,樹前曾是瘋狂民眾「摃明牌」的場域。由於這裡平時罕無人跡又無人管理,因而老樹、雜叢任由發展氣根四處竄生,整片樹林陰森烏暗。[10] 
  • 東西2座新舊南無阿彌陀佛碑:2座南無阿彌陀佛碑皆屬石敢當的一種,分別在萬善爺公廟的174線道路北處(新碑)及東邊路南處(舊碑),安設目的都是辟邪之用。新碑設置於1980年前後,設置原因為三寮灣魚販「痟昆仔」騎機車在此撞牛死後,中洲惠濟宮為祈安辟邪所安設,碑體初為混凝土,2005年重建「萬善爺公廟」時,亦同時重造為大理石碑,並搭建廟型的不鏽鋼小亭護碑。每年例祭日則隨同萬善爺公廟(農曆6月12日)祭拜,另外3大節(清明中元除夕)也有一些庄民前去祭拜。東邊路南的是為舊碑為花崗石材,此碑設置的由來據說是在日據時期曾流行著天花,導致庄民因此死亡者不少,而在當時庄神指示要立石敢當來煞陰水的流入,起初時碑是立向西南,之後又改成西北巷。現今此碑幾乎已無人前去祭祀。[10]

重要建物

[编辑]

陳桂記大宗祠 : 學甲中洲地區大部分的陳姓族人,多認同陳一桂為中洲庄的開基祖,陳一桂起初率領兒子陳昭龍、陳石龍、陳瑞龍全家共計13人入墾中洲,也因此啟動了中洲地區的開發,而日後陳氏事業發達後家大業盛,於是便興建了陳桂記大宗祠。[8] 中洲陳姓族人每年農曆7月初1(前周日)於「陳桂記大宗祠」舉行祭祖後,都會再專程至鄭細老祖媽墓巡禮祭拜。[4] [10]

棧寮社區古厝 : 棧寮是一個目前不到10戶的小聚落,惟雖聚落範圍甚為迷你,却曾經出過1位縣太爺(臺南縣長),聚落中的劉姓2房的劉博文便曾經當選過臺南縣第5、6屆縣長,其宅第位於棧寮最東邊今為中洲191號,目前庄內尚有幾棟三合院的古厝,其中以中洲190號大房的古厝保存的最完整,為此中洲社區還在此立了「社區古厝」的標示。[9]

白礁亭 : 位於頭前寮(謝厝寮)聚落的西南方,行政區則屬西進里境內,是學甲慈濟宮舉行上白礁刈香與謁祖兩大宗教活動的主要場地,在此亭遙祭對岸白礁祖廟的宗教儀式,取代了回福建祖廟的宗教活動。[10][18]

鄭王軍民登陸暨上白礁謁祖紀念碑 : 明末鄭成功在收復臺灣之後,有一部分軍民在頭前寮將軍溪畔登陸,而為紀念當初來臺得以平安地登岸,於是由原臺南縣政府在民國67年(1978年)所立的紀念碑,供後世子孫們緬懷。[10][19]

華宗橋、華宗路、華宗紀念公園、陳華宗故居 : 陳華宗擔任臺南縣議員任內積極爭取北門商港(蘆竹溝)之開發,惟不幸於1968年11月10 日車禍過世,致使北門商港計畫胎死腹中。原學甲鎮代表會為表彰其對地方之貢獻,生前即將學甲通往將軍區苓仔寮的將軍溪大橋命為「華宗橋」(1955年)。而在其過世之後,原學甲鎮公所再於1969將學甲市區最大的馬路命為「華宗路」(臺19線),同時籌建華宗紀念公園及銅像(位在東陽國小西側),並自1978年起每年舉辦「華宗盃排球賽」紀念,目前此賽事已成為全國知名之排球賽。陳華宗在身故後,遺留一座曾用來招待社會名流招待所,因年久失修閒置至今,因而學甲地方人士積極爭取修復陳華宗故居。[8][10][20]

聞人

[编辑]
  • 陳華宗(1904年3月10日—1968年11月10日):為望族子弟中洲當地陳氏家族的後裔,祖籍福建省泉州先祖陳一貴是鄭成功的運糧官,1917年時離臺前往東京求學,先後畢業於東京豐山中學立正大學史學科,1932年辭職回到臺灣。1950年當選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1-1959任原臺南臺議會第1-4屆議員並膺選為議長,1959年轉任嘉南農田水利會會長,任內完成白河水庫興建及曾文水庫規劃。1964年當選原臺灣省議會第3屆省議員,並當選連任第4屆,任內積極爭取北門商港(蘆竹溝)之開發。由於其從政作風相當清廉,因而頗受學甲地區百姓感念,故被視為政治人物典範,當地人稱為「華宗精神」。[10][21][22][23][8]
  • 劉博文(1922年—1981年6月6日):祖先劉十從柳營搬至位於將軍溪橋北的村落棧寮,形成劉氏聚落,父親劉老福以修理腳踏車為業,14歲時中途輟學投靠在滿洲作醫生的叔叔,曾經人介紹到日本憲兵隊擔任給事,並參加日本函授學校畢業後升為譯官。曾任第五、六屆臺南縣縣長,在地方上屬「海派」派系。任內因發生農地重劃弊案被起訴停職,入獄後因病保外就醫,最後在家中上吊自殺。[24]
  • 陳益茂:為中洲陳氏家族後人,曾連續當選3屆學甲民選鎮長,並也當選過臺南縣議員[25]陳氏相當熱心公益,曾於1961年幫助來自香港的周智夫,在臺南西門路開基武廟前小巷開設益智堂,讓周氏從此從此得以在臺落地深根。[26][27]中洲里合併前幾個里中的白渚里,乃其依唐詩人杜甫七言絶句登高」之詩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少白鳥飛迴」所命名,意指洲中之一小部。[28]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臺灣堡圖. 臺灣總督府. 1904. 
  2.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 gissrv4.sinica.edu.tw. [2024-06-23]. 
  3. ^ 3.0 3.1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學甲區 13. 臺南市政府. 
  4. ^ 4.0 4.1 林 , 瑋嬪. 台南平原聚落性質的探討(II):以學甲十三庄祭祀體系為例. 臺北: 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4. 
  5. ^ 姜, 天陸. 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67–106. ISBN 978-986-04-3028-8. 
  6. ^ 臺灣總督府, 臺灣日日新報社 (編).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成文出版社. 1921. 
  7. ^ 戴, 文鋒 (主編).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0: 355–404. ISBN 9789860236552. 
  8. ^ 8.0 8.1 8.2 8.3 8.4 陳, 桂蘭.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9. ^ 9.0 9.1 周, 宗楊. 海風牽引臺17 從北馬仔到灣裡.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105–110. ISBN 978-986-04-3025-7.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黃, 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11. ^ 惠濟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6-23] (中文(臺灣)). 
  12. ^ 中洲慈福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6-23] (中文(臺灣)). 
  13. ^ 清佛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6-23] (中文(臺灣)). 
  14. ^ 聖嶽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6-23] (中文(臺灣)). 
  15. ^ 才天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06-23] (中文(臺灣)). 
  16. ^ 台南市學甲中洲開台清水寺. www.qszs.org. [2024-06-23] (中文). 
  17. ^ 學甲-聖安殿. 
  18. ^ 學甲慈濟宮. 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1985-08-19. 
  19. ^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資訊網.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2018-09-14 [2024-06-23]. 
  20. ^ 李其樺. 學甲名人陳華宗故居年久失修 地方爭取修復再造. 中時新聞網. 2019-01-09. 
  21. ^ 謝, 玲玉. 南瀛鄉賢誌. 臺南 :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7 : 190–199. ISBN 957-02-0104-5. 
  22. ^ 許, 雪姬(總策畫). 臺灣歷史辭典. 臺北: 文建會. 2004: 850. ISBN 9789570174298. 
  23. ^ 黃, 文博(總編輯). 臺南縣議會志. 臺南: 臺南縣議會. 2010: 121. 
  24. ^ 政海浮沉錄. 台灣時報社. 1977. 
  25. ^ 陳永富. 欽點縣正堂 湖前陳氏台灣開枝散葉. 金門日報. 2023-02-08. 
  26. ^ 博仁堂中藥舖. T. [2024-06-23]. 
  27. ^ 王振愷. 【當月精選】從中藥鋪到藥膳館, 博仁堂 裡的周氏家訓|聯合文學unitas生活誌. 聯合文學 unitas lifestyle. 2020-05-20 [2024-06-23] (中文(臺灣)). 
  28. ^ 中洲國小 100 週年校慶活動傑出校友名單 (PDF). 學甲中洲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