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伊夫·法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夫·法奇
法国供应部长
任期
1946年1月8日—1946年12月16日
总理乔治·皮杜尔
前任亨利·隆尚邦
继任职位废除
个人资料
出生1899年8月19日
法国罗讷河口省普罗旺斯地区萨隆
逝世1953年3月30日(1953歲—03—30)(53歲)
苏联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国籍 法國
获奖斯大林和平奖
法國解放勳章

伊夫·法奇[註 1](法語:Yves Farge,1899年8月19日—1953年3月30日)是法国新聞工作者。国际和平运动领袖,法国全国和平理事会主席,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务委员。

生平

[编辑]
伊夫·法奇代表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于1944年8月25日签署“关于释放政治犯的命令”
纪念牌匾

1899年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萨隆。先后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马赛读中学[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尼斯医院从事伤员护理工作。战争结束后,父亲在马赛病逝。他先后在货运公司和贸易公司工作,期间曾参与高等美术学院的绘画课程。25岁时,他以马赛肥皂厂总代理商的身份到达法屬摩洛哥卡萨布兰卡[1]。秘密成为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卡萨布兰卡区域书记。期间,他因频繁在报纸发表关于殖民主义的政治性评论文章,被撤去代理商职务。之后只能通过组织画展和出售画作谋生[1]

1931年搬到巴黎[1]。在那里,他为亨利·巴比塞创办的《世界》杂志和光明社工作。也为格勒诺布尔的《多菲内快报》工作,担任主编[1]

1938年9月,因为不满慕尼黑協定的签署,投身于抵抗運動。在里昂担任《里昂进步报》编辑。在维希法国时代,他创立了爱国者组织韦科尔游击队”,后来被戴高樂将军任命为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地下)罗讷省分会委员[2],与纳粹德国占领者和法国维希政府进行不屈的斗争[3]

1946年,他在乔治·皮杜尔总理政府出任供应部长[註 2],致力于解决黑市的酒水走私现象。1947年成立法国全国和平理事会,担任主席[2]。他是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的75位发起人之一,并当选为常设委员会执行局委员。在第二次大会上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务委员[4]

1952年5月,他赴中国北京参加“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纪念大会”,随后前往中国东北朝鲜调查美国细菌战的事实证据[3],6月9日与曾参加细菌战的美国空军战俘奎恩进行谈话[5],8月委托巴黎法兰西出版业联合会出版了《在中国和朝鲜的目击记》[6][註 3]一书。

1952年12月获斯大林和平奖[7],1953年3月25日在莫斯科领奖[8],同时参加了斯大林的葬礼[9]

意外去世

[编辑]

1953年3月28日,伊夫·法奇到达格鲁吉亚,调研格鲁吉亚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29日夜,他和随行的人在从哥里返回第比利斯的途中与一辆卡车相撞。伊夫·法奇受到重伤,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往医院。而法奇夫人和其他乘客在这一意外事件中都没有受伤[10]

医生诊断认为,他的头骨大脑受了重伤,右半身已经失去知觉,心血管的机能受到严重障碍。30日晚21时情况恶化,当晚去世[10](一说31日凌晨[2])。

4月1日,伊夫·法奇的灵柩由飞机从第比利斯运到莫斯科[11]。2日运抵巴黎,停放在巴黎科学协会的大厅[12]。4日安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13](一说葬于阿尔卑斯滨海省尼斯[1][2])。

有谣言认为伊夫·法奇实际上是被苏联当局下令暗杀的,只是伪造出车祸的样子。阿尔卡季·瓦克斯贝格在1995年纽约出版的《斯大林与反犹太》一书中提到了这个观点[14]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院士在回忆录中写道:“法奇赴莫斯科领取和平奖时,曾与之前接受过自己访谈的医生会面,询问他们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治疗。他们自然回答说情况很好,但其中一个人不知不觉地掏出袖子,让法奇看到了遭受酷刑的痕迹。法奇暗自吃惊。斯大林当局曾经下令不要让外国人对苏联感到好奇,所以他的死也是理所当然...(当然,我也无法证实这一点的真实性)”[15]

荣誉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又译“伊夫·法尔热”,“伊夫·法尔日”。
  2. ^ 原文:Ministre du Ravitaillement
  3. ^ 原文:Témoignage sur la Chine et la Corée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FARGE Yves, Louis, Auguste. Pseudonymes dans la clandestinité : BESSONNEAU, BONAVENTURE, DUMAINE, GRÉGOIRE, PETREQUIN. Maitron. 2013-07-16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8) (法语). 
  2. ^ 2.0 2.1 2.2 2.3 2.4 Yves Farge. Musée de l'Ordre de la Libération.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法语). 
  3. ^ 3.0 3.1 廖盖隆. 悼伟大的和平战士——伊夫·法奇先生. 人民日报. 1953年4月3日: 第4版. 
  4. ^ 孙源. 法兰西光荣的儿子——伊夫·法奇. 世界知识. 1953, (4): 28–29. 
  5. ^ 法奇等在朝鲜的访问. 人民日报. 1952年6月18日: 第4版. 
  6. ^ “在中国和朝鲜的目击记” 法奇著书控诉美国罪行. 人民日报. 1952年8月19日: 第4版. 
  7. ^ “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委员会 决定以奖金授予法奇等和平战士. 人民日报. 1952年12月22日: 第1版. 
  8. ^ 法奇在莫斯科接受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28日: 第4版. 
  9. ^ 伊里亚·爱伦堡. 伟大的和平保卫者.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15日: 第4版. 飞到莫斯科来参加这个伟大的和平战士的丧礼的有:印度国大党党员克其鲁,法国进步领袖伊夫·法奇和皮埃尔·戈特,意大利社会党领袖彼特罗·南尼。 
  10. ^ 10.0 10.1 法国社会领袖法奇不幸逝世. 人民日报. 1953年4月1日: 第4版. 
  11. ^ 宋庆龄致电法国和平理事会吊唁法奇逝世 法奇灵柩从第比利斯运到莫斯科. 人民日报. 1953年4月3日: 第4版. 
  12. ^ 法奇灵柩运抵巴黎. 人民日报. 1953年4月5日: 第4版. 
  13. ^ 巴黎数万劳动人民参加伊夫·法奇的葬礼. 人民日报. 1953年4月7日: 第4版. 
  14. ^ Paul McGregor. Toxic Politics: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Kremlin's Poison Laboratory—from the Special Cabinet to the Death of Litvinenko. ABC-CLIO. 2011: 7. ISBN 9780313387470. 
  15. ^ 回忆录第十一章.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俄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