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佛教戒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教戒律,通常指毘奈耶梵語vinaya),廣義上尚指最初的尸羅出家眾學處波羅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團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对于修習佛法,嚴謹遵守戒律有着绝對的重要性;对研究佛教思想,亦有着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义。

有關戒律規定與解釋的佛教經典的匯總,稱為律藏[1],与“”和“”合称“三藏”。專門學習戒律的佛教僧侶稱為律師,以戒律研習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釋義

[编辑]

漢語在翻譯佛典時,將以下幾個梵文名詞都翻譯成戒律,但是這幾個名詞在意義上有所不同:

  1. 師羅或尸羅(梵語Sila),也譯為
  2. 學處
  3. 波羅提木叉
  4. 犍度
  5. 毗奈耶梵語:vinaya),簡稱為,也譯為

概述

[编辑]

釋迦牟尼佛最初教導弟子達到涅槃三無漏學中,以尸羅為一切修行的基礎。尸羅可以被粗略分成五戒十善,它包涵了一切應防止的惡行,以及應該遵行的善行,是所有佛教弟子應該追求的方向。但尸羅本身沒有強制力,佛陀鼓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環境與判斷,去盡可能的遵守它們。

隨著僧團人數的增加,佛陀開始為出家眾,制定一些共同生活的準則,這稱為學處。學處包涵了一切出家僧侶應注意的事項,在飲食行為上都有所規定。學處在僧團之中口耳相傳,僧團成員將學處中,一些最重要的規定,集結成頌偈,在布薩時宣讀,提醒僧侶不能忘記。這些重要的學處,稱為波羅提木叉上座比丘必須擔負起責任,教導新進的比丘。不遵守波羅提木叉的僧侶,僧團依情節輕重做出處份,輕的可以在大眾前懺悔,重的則要逐出僧團。在釋迦牟尼過世前,他鼓勵僧團所有成員,都應該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犍度的內容,主要是上座比丘對於學處的意見與心得,以及針對各個不同事件的僧團判決結果,分門別類的收集一處。在第二集結後,因為對戒律的不同見解,造成佛教部派分裂,不同部派的僧團,各自擁有自己的犍度。為了解決這些意見上的分歧,僧團中專心於持戒的僧侶,於是將不同的犍度收集起來,一一進行分析與討論,最終形成了毗奈耶。不同的部派擁有自己的毗奈耶,形成了律藏

歷史

[编辑]

一開始建立僧團的時候没什么具体的戒律,许多年后佛教壮大了,很多教徒变得懒惰甚至贪婪,于是佛陀就规定戒律,并要求佛教徒必须遵守教律。据《四分律》说:佛陀最初制定戒律是为了“故诸弟子疲厌,是以法不久住。”。如果佛陀认为他的那个弟子做了错事,佛陀就将这一条定为律条。称之为:“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因缘及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应对象而有分別。

佛陀制戒的佛陀在结戒之初,曾宣说制戒的十大利益,其中包括[2][3]

  • 1.攝取於僧:藉和合清淨的僧團來攝受僧眾。
  • 2.僧歡喜:使僧團大眾能和合相處。
  • 3.令僧安樂:使修行梵行者能安住於佛法之中。
  • 4.令未信者信:使未生信心的人生起信心。
  • 5.已信者令增長: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堅定。
  • 6.難調者令調順:以戒法來調伏個性頑劣的眾生。
  • 7.慚愧者得安樂:因自覺而反省懺悔,立願修正後,內心清淨快樂。
  • 8.斷現在有漏:使僧眾言行有所規範,斷除現在煩惱。
  • 9.斷未來有漏:使僧眾斷除現在煩惱後,產生定力,能除未來世的煩惱。
  • 10.正法得久住: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得以長存。

隨著釋迦牟尼的涅槃,僧團的領導者大迦葉,擔心僧團成員因為懈怠而任意妄為,他召開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結。在第一次集結中,最重要的決議,就是由優波離尊者主持,將波羅提木叉集結出來,形成戒經。在此次集結中,大迦葉主張,佛陀制定的一切學處都應該遵守不改,但是阿難根據釋迦牟尼的遺命:「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4],主張「小小戒可捨」,最終大迦葉的意見主導了此次集結。在王舍城集結結束後,富蘭那尊者從印度南方遊行回來,對於集結的內容提出異議,最終,富蘭那尊者的異議也被記錄下來,形成犍度的開端,富蘭那尊者是耶舍四友之一,不是說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因为他在印度西部传播佛法的时候就已经比佛陀早圆寂。

部派佛教律藏《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等详细地阐述了部派佛教的戒律。但因年代、历史语言等问题,学者对佛教戒律的认识、研究等和佛教徒不相同。

今日的佛教僧團,南傳佛教遵循《巴利律藏》;漢傳佛教曾盛行《摩訶僧祇律》和《十誦律》,唐朝以後遵循《四分律》並兼受源自《大乘梵網經》或《菩薩地持經》的菩薩戒藏傳佛教則遵循《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其菩薩戒傳承源自《虛空藏菩薩經》和《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修持密法者,無論唐密藏密又兼受源自各部密續三昧耶戒日语三昧耶戒

另外,佛教中有“律宗”,因重视研习、传持戒律而得名,依《四分律》發展出南山律學,主張《四分律》形式雖屬聲聞乘,而內容可通菩薩乘,以求融會漢傳大乘佛教。漢地的禪宗寺院,為適應禪僧傳法和參禪的需要,還發展出《禪苑清規》《敕修百丈清規》《永平清規》等禪寺清規

分述

[编辑]

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十善”,核心内容是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

居士戒

[编辑]
  •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是正式的佛教徒必须承诺和亲自实践的。
  • 五戒(在家生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 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除五戒外(不邪淫提升为不淫),还有:过午不食、不坐高廣大床、不打扮和享受歌舞。
  • 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贪婪、不嗔怒、正见(不痴)。

出家戒

[编辑]

出家人戒律主要有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具足戒、菩萨戒。

十戒

[编辑]
  • 沙弥、沙弥尼十戒:正式出家而守持的戒律,开始学习远离世俗生活,主要是让年少、初出家的僧众学习[5]
  • 杀生
  • 离不予取(离偷盗);
  • 离非梵行(离淫欲);
  • 离妄语;
  • 离导致放逸原因的穀酒和果酒;
  • 离非时食(离非時进食、过午不食);
  • 离跳舞、歌唱、音乐、观看戏剧;
  • 离庄严(美丽)原因的花鬘、芳香(香水)、涂油、衣物、装饰品;
  • 离坐卧高广大床(此床爲胡床,坐禅所用,非睡眠所用的床)[6]
  • 离接受、捉持金银(钱)。

俱足戒

[编辑]

俱足戒是完整的出家戒律,唯有成年并符合若干条件者才有资格受戒。

  • 比丘戒:从十戒延伸出的两百多条戒,涵盖了日常作息的细微层面。
  • 比丘尼戒:从十戒延伸出的三百多条戒(北传五百多条戒),包括了女性特有问题的处理方法。

菩薩戒

[编辑]

有關評述

[编辑]

戒律是依據佛陀為榜樣而制定的,以便僧人能彷效佛陀的榜樣。僧侶信守戒條,可使心靈淨化,易於覺悟。佛陀提出戒律,不但為了促進僧人的善行,也為了使僧侶得到其他宗派人士尊敬。僧侶堅守戒律,可使僧侶和俗人建立更好關係,並促進僧伽內部的和諧、純潔和統一。[7]

参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長部大般湼槃經》「阿難,當我離去後,我所宣說的法和律就是你們的導師了。」
  2. ^ 釋星雲. 戒律起源與部派佛教.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3. ^ 林崇安. 制戒十利的資料 (PDF).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7). 
  4. ^ 长阿含經·遊行經》:「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
  5. ^ 《四分律》「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持者答言能。盡形壽不盜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持者答言能。盡形壽不婬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盡形壽不妄語。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盡形壽不飲酒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盡形壽不著華香瓔珞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盡形壽不歌舞伎樂不得往看。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盡形壽不得高廣大床上坐。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盡形壽不非時食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盡形壽不得捉金銀錢是沙彌尼戒。汝能持不。能者答言能。是為沙彌尼十戒。」(CBETA, T22, no. 1428, p. 755, b20-c4)
  6. ^ 不坐“高大广床”,此“床”本不是床,而是“胡床”,即草绳编织成的座位,坐禅所用,或高僧的高座、上座。不坐高大广床义爲禅坐的座椅只能坐一般的,不能追求又高又大又广、极尽华丽,坐之生较慢、贡高之心。但古代译文不甚明了,致後来人皆以为睡眠的床具,其实睡眠在床上并不犯戒。印光大师;“高广大床,此系西域僧人行头陀行之绳床。吾国此法不行,但不宜坐贵重珍妙之床榻耳。此绳床,同今之马札子,用绳穿之,可开可合。高不过一尺六寸,广不过四尺。尺系周尺,比今尺小二寸。此床非睡眠之床,乃坐禅之床榻也。”
  7. ^ 劉在信著,魏道儒等譯:《早期佛教與基督教》(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1),頁95。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