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佳構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佳構劇(英語:Well-made play),或稱情節劇[1],是一種源自於十九世紀的寫實主義戲劇體裁,是由法國劇作家尤金‧司克里布英语Eugène Scribe所開創的形式。[1]佳構劇帶有濃厚的新古典主義的風格,这种戲劇在接近故事結尾時,會有一個很緊湊的主要情節和一個高潮,故事大部分劇情會在整場戲劇開演之前先發生。也就是說,觀眾於開始觀看時,會從戲劇的事件發生時加入,並且透過戲劇中表現出事件先前的隱晦情節,或是逐漸透露相關的訊息,以及與這些情節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偶發卻相關的錯綜複雜之情節。佳構劇有一個常見的特徵,是讓書信或文件落入非有意安排的人手中,以帶來情節的曲折和高潮。[2]

简介

[编辑]

佳構劇采用一种19世纪早期法国剧作家推广的戏剧结构,即佳构剧结构(well-made play structure)。在佳构剧中,第一幕中涉及的元素和角色必须在后续发展中显得重要。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是必要的,一切都为了推动剧情或展示角色的特征。例如:如果有人拿起一把手枪,則必然会有人被击毙;如果有人轻微咳嗽,則必然会发现此人患上不治之症;如果提到一封错发的信,就必然会让观众意识到这封信将带来可怕的后果。

佳构剧结构强调逼真的布景和表演风格,但作为戏剧的佳构剧结构仍不能完全真实地呈现出现实生活。

佳构剧的特点之一是必要的交代,它为故事提供背景和各种既有关系。这些交代对于理解故事的发展十分重要。

劇本結構

[编辑]

動畫日劇韓劇或者好莱坞影片等現代商業編劇往往都採取佳構劇的結構。

常见的佳構劇形式通常可以分成三幕:

  1. 出現意外狀況使主角做出錯誤的決定;
  2. 主角死不認錯或出现其他因素而使得狀況越來越不可收拾;
  3. 主角認錯,真相大白,一切開始順利進行,好人有好報,所有的伏筆解開,事件因而圓滿解決。

佳构剧虽於维多利亚时代在法国流行,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轮回、宿命、报恩等元素亦与佳构剧有异曲同工之处。而现代的很多戏剧与电影都深受佳构剧影响,伏笔的设置与解开即为最好的例证。

基本架構

[编辑]
  1. 起:Exposition 說明
  2. 承:Rising action 引起行動(衝突)
  3. 转:Climax 高潮(解決衝突)
  4. 合:Denouement 結局

特徵

[编辑]

透過精準安排劇情節奏與情節,持續累積懸宕感,讓戏剧結局具有可信度且合乎邏輯。但早期的寫實主義戲劇一般在題材和人物塑造上無甚力量,一直到小仲馬奥日埃的出現,才將注意力轉向社會問題。而以此為題材使寫實主義戲劇臻於極盛的作品,要數易卜生,他是挪威最重要的劇作家,因開創現代戲劇的先河而被譽為「現代戲劇之父」。

作品

[编辑]
  • 王爾德不可兒戲
  • 易卜生玩偶之家遵循佳構劇的巧喻手法,但它超越了這種文類。《玩偶之家》裡所講的是幾天之間的事,全劇以回溯法的敘事手法,情節緊湊精煉,接近古典戲劇的「三一律」法則,而且有著佳構劇的仔細佈局,劇情肌理清晰,高潮迭起。
  • 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 - 由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创作,是一部经典的荒诞派戏剧。剧情围绕两个人在一片荒野等待一个神秘人物“戈多”,象征性地探讨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类的存在困境
  • 童話故事三隻小豬也算是一種佳構劇,套用上面的模式:
Exposition說明:三隻小豬要建屋,個個方法都不同。
Rising action引起行動(衝突):大野狼到訪,吹走兩間屋。
Climax高潮(解決衝突):大野狼進入第三間屋,小豬們巧施妙計。
Denouement結局:三隻小豬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

相關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Eugène Scribe著,羅仕龍譯,佳構劇《一杯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刊》第22期,2015年7月,頁139-213。
  2. ^ 艺术让人成为人(Richard Janaro,Thelma C.Altshuler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64—265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