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偏瞳蔽眼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偏瞳蔽眼蝶
偏瞳蔽眼蝶(雌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蛺蝶科 Nymphalidae
亚科: 眼蝶亞科 Satyrinae
属: 蔽眼蝶属 Bicyclus
种:
偏瞳蔽眼蝶 B. anynana
二名法
Bicyclus anynana
(Butler, 1879)
異名
  • Mycalesis anynana Butler, 1879
  • Mycalesis anynana f. vicaria Thurau, 1903
  • Mycalesis anynana var. neglecta Thurau, 1903

偏瞳蔽眼蝶[1](学名:Bicyclus anynana)或稱叢林斜眼褐蝶。是原产于非洲中部至东南部一带沙地森林的一种眼蝶[2]

丛林斜眼褐蝶翅膀上的眼斑

偏瞳蔽眼蝶每年可产三至五代。其翅膀上有闪亮的眼状斑点,是一种求偶斑纹,眼状斑点中心的白色区域会反射紫外线。蝴蝶幼虫的生活温度会决定成虫后眼状斑点所反射的紫外线的强度。在温度凉爽时生活的幼虫,其成虫后雌性翅膀上反射的紫外线会增加,而较暖和时雄性反射的紫外线则会增加,从而达到吸引异性的目的[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寿建新,周尧,李宇飞(2006)《世界蝴蝶分类名录》.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 ^ 新蝴蝶物种求偶行为受环境影响. 科学网. 2011-01-13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3. ^ Kathleen L. Prudic; Cheonha Jeon, Hui Cao and Antónia Monteiro. 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in Sexual Roles of Butterfly Species Drives Mutual Sexual Ornamentation. Science. 7 January 2011, 331 (2013): 73–75 [2011-01-13]. doi:10.1126/science.1197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