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匈牙利毛派分子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匈牙利毛派分子案匈牙利語Pór-féle maoista összeesküvés直译普尔派毛主义阴谋),是发生于1968年5月—6月的匈牙利政治案件。20世纪60年代中叶,匈牙利学生普尔·久尔吉在布达佩斯创建了一个毛主义同情者组织。该组织从左翼角度批评当时匈牙利的社会主义体制,并通过部分公开的宣传活动,试图推动该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以至推翻当时的匈牙利政府。组织的主要成员在1968年5月—6月进行的“毛派分子案”中被追究了法律责任。

组织历史

[编辑]

1964年,主修俄语和历史的大学生普尔·久尔吉与同样在厄特沃什·罗兰大学人文学系就读的本采·雄多劳尔相识,并组建了一个社群。他们在其中讨论政治、艺术、马克思主义,并一起听音乐。1965年,匈牙利青年共产主义联盟(KISZ)成立了越南团结委员会,但该委员会随即被毛主义者渗透。其旨在支持遭受美国干预越南,组织了诸如“越南星期日”等活动,通过社会劳动购买所谓的团结邮票,还在1966年布达佩斯国际博览会匈牙利语Budapesti Nemzetközi Vásár的美国馆前散发反战传单,并在美国大使馆前举行抗议活动。[1]当时匈牙利政府及KISZ都对北越的斗争表示支持,但主张的是“越南需要和平”;与之相对的,毛主义者们则喊出了“解放越南”“胜利属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等口号。[2]:57

这些行动大多未经组织批准,因而KISZ于1966年12月解散了委员会,并以派别活动为由将其领导人开除出共青团。普尔·久尔吉与同样积极参与这些行动的豪劳斯蒂·米克洛什匈牙利语Haraszti Miklós一同被大学开除,并被置于警方监控之下。

这些行动,包括未经批准的1967年5月1日反对希腊军事政变的示威活动,均由一个由10至12人组成的秘密小组领导。该组织在1967年11月发布的传单中自称为“匈牙利革命共产主义者小组”(GHRC)。他们制定了一份36条的“纲领性宣言”,其中第34条明确提出,其目标是“通过武力推翻修正主义的官僚资产阶级体制”,并在匈牙利实现一种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3]

到1968年,GHRC整合成为了一个有着六十多名指导员、作为一系列武装反战斗争幕后组织者的中央小组。其中最激烈的一次冲突是普尔率领两百名匈牙利、非洲和中国学生参与的游行队伍,到布达佩斯的美国大使馆前游行示威。[2]:52这次行动最终演变成向使馆内投掷燃烧瓶,点燃使馆员工的汽车,以及同阻止学生攻陷大使馆的匈牙利国家警察之间的冲突。[2]:53

毛派分子案

[编辑]

由于散发传单并试图组织政治团体,国家安全部门于1967年秋季对该小组展开调查。普尔·久尔吉于1968年1月23日被拘留,本采·雄多劳尔则在1月27日被捕。此外,还有两人被羁押——经济大学学生西蒙·彼得和美术大学雕塑专业学生毛尔戈特·伊什特万。

在1968年5月至6月进行的“毛派分子审判”中,尽管这些人被控以严重罪名——“阴谋危害国家秩序”,但判决相对较轻。只有三名被告实际入狱:普尔·久尔吉被判两年半,本采·雄多劳尔两年,西蒙·彼得八个月。此后,刑期还被减至三分之一。其他被告——毛尔戈特·伊什特万、道洛什·久尔吉雷瓦伊·加博尔匈牙利语Révai Gábor雷瓦伊·约瑟夫之子)、加蒂·蒂博尔和加什帕尔·尤迪特——被判数月监禁,但均被缓刑三年。[1]

然而,附加处罚更令这些人痛苦:包括被大学开除、失去工作以及禁止发表作品。此外,内务部在随后几年中,常常无故传唤并威胁这些人。普尔·久尔吉在释放后,为躲避持续的骚扰,于1975年5月移居国外,失去了匈牙利国籍,直到1988年才获准重新回到匈牙利。[3]

与被告团体关系密切的豪劳斯蒂·米克洛什,在审判中既未被列为被告,也未作为证人出庭。

影响

[编辑]

审判结束后,普尔派小组被迫解散,毛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匈牙利再未产生明显影响。其中的部分成员继续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活动,其中大多数人于1968年夏秋季放弃了毛泽东思想。他们的新理论基础转向西方学生运动的无政府主义切·格瓦拉的革命精神,而实践层面则集中于推动大学自治以及通过“综合学习英语Studium Generale”运动促进工人青年进入高等教育。

在文化领域,该运动的反威权特征被一些群体继承,如“游击队匈牙利语Gerilla (együttes)”乐队、“季风”乐队(Monszun),以及一些业余文化团体和戏剧表演圈,例如Orfeo匈牙利语Orfeo (művészeti csoport)和后来的K工作室(Studió K)。[3]

1990年,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豪劳斯蒂·米克洛什回忆了他的行动主义及其幻灭:“我们是匈牙利最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当我们失去了信念,马克思主义在匈牙利便已灭亡了。”[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968 forró nyarán a magyar biliben mi voltunk a vihar” – 50 éve zajlott a „maoista összeesküvők” pere « Mérce. Mérce. 2018-07-14 [2024-11-25] (匈牙利语). 
  2. ^ 2.0 2.1 2.2 Takács, Ádám. The Maoist Incident. Effects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nsolidation on Youth Mentality in the Kádár Regime in Hungary in the 1960s. 2012. 
  3. ^ 3.0 3.1 3.2 Dalos György. Éhségsztrájk anno 1971. Mozgó Világ 2000. 2000-03 (匈牙利语). 
  4. ^ Greider, William. The Morning After: Inventing Democracy in Hungary. Rolling Stone. 1990-02-22 [2025-01-04] (美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