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四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十六行相

四圣谛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 ariyasaccāni標準藏語བདེན་པ་བཞི།),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種神聖的,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聖諦,簡稱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釋迦牟尼佛之軸心教法[1]。已證初果後,依聖智慧名四聖諦;未證初果前,依凡夫智慧學習名四諦。

簡介

[编辑]

梵语 satya[2] 義翻譯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古漢語字翻譯原義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或者意義[3]。佛教支派分化,根本原因未依四諦精進,卻各自創出新方法,捨棄四諦為修行次第軸心,故此最終不斷異變。人乘及天乘的四諦,知苦的定義、積集的定義、寂滅的定義與滅苦的次第方法。知已,依八苦次第精進至三苦,諦思外身內身,目標是斷三結。

巴利語sacca,[4] 既可以是名詞中性,亦可以是形容詞。若是名詞,意思是諦、事實或真理;若是形容詞,指真實的,真正的。四聖諦(catu-ariya-saccāni)由數詞四(catu)、聖者的(ariya)、諦(saccāni)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即指四種由聖者所證悟的真理,不能推翻,由佛陀輔陳傳授,外道所排斥。

四聖諦

[编辑]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至鹿野苑初轉法輪,即為憍陳如、跋堤、跋波、摩訶男及阿說示五位沙門宣說四聖諦,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故此知道,四聖諦就是凡夫斷三縛結,進入聖道的關鍵。

《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

“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等記載聖弟子證二乘四沙門果辟支佛果,及大乘菩薩果,皆得如實知見四聖諦,可知四聖諦就是修行之主軸,知四聖諦,見四聖諦,依無間等增上精進。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

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苦谛

[编辑]

苦谛(Dukkha):佛陀一開始就是開演四聖諦,諦有真理及不可推翻的意思,不會因時代文化科技進步而改變。苦的定義,外道說是痛苦不恆久等;凡夫譯義的苦諦,苦的意思是無常。初果譯義的苦,苦的意思是有漏洞。[5]苦谛(Dukkha),由前綴的du與名詞的kha兩詞合成。“du”有惡、難、不好的、壞、困難、不舒服之義。“kha”指虛空、空間或天空之義。合在一起的dukkha 譯義為有漏洞。[6]

佛陀教授凡夫,從外身(外世間)八苦入門尋(粗搜尋)伺(細觀察):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尋伺已,知(已知道)、見(已證實)外身(外世間)皆不離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蕴熾盛有漏故苦。八苦可再細分十一苦等,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为十一种(“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7]。無論如何細分,尋伺的最後重點放在「三苦」行苦、壞苦、苦苦,因為人天乘目標斷三結中「斷五蘊身見」,就是依「五蘊熾盛苦」及「三苦」而斷。[8]

八苦

[编辑]

八苦是專門為「凡夫」初學人天乘四諦而建立,簡易入門,尋伺容易,解說依凡夫知見為宜。二乘及大乘聖佛弟子,依三苦次第深入。[8]它們是:

  1. 生苦,有生必有死,生是一切苦的起源。
  2. 老苦,眾生因衰老而造成的苦。
  3. 病苦,四大假合之身体,必然会得病。
  4. 死苦,世事无常,人必然会死亡,即使一生健康无病无灾,也必然会經歷最大的无常——死亡。
  5. 爱别离苦,所愛、所欲,總有分別之日。
  6. 怨憎會苦,所憎,所怨,會面、往來,致使心生嗔怒、煎熬之苦。
  7. 求不得苦,欲求而得不到的苦。
  8. 五蘊炽盛苦。凡夫次第尋伺前七苦已,最後尋伺五蘊熾盛苦。一學習正見「五蘊定義」,依次第八正道五蘊,然後學習正見「熾盛原因」,最後依「無間等」尋伺「五蘊熾盛苦」。依四聖諦如實知見五蘊熾盛苦,能「斷五蘊身見」。[9]

八苦歸納為「五取蘊苦」,因為不知五蘊熾盛,或知五蘊熾盛但不知五蘊熾盛苦,無量苦隨無知不斷長養。

三苦

[编辑]
  1. 行苦,三世流遷(行)的漏洞(苦)。知見「行」,依流遷建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依「無間等」知見行苦,知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漏洞,離無間地獄。
  2. 壞苦,生住壞(壞)建立的漏洞(苦)。知見壞苦已,知見一切作苦(一切作用的漏洞),不會迷於「能作」及「所作」,能離斷滅見。
  3. 苦苦,苦諦也是依三世流遷及依生住壞而建立,故(苦諦)不離漏洞(苦)。

集諦

[编辑]

集諦(samudaya),集者集起之義,又稱緣集,又稱苦集或愛集[10]

集是前緣積集的意思,又翻譯為「心」,積集名心。學習尋伺前緣時,必須已知見苦諦,知道一切前緣不離苦。不知見苦諦而說集諦,窮盡探索前緣,必墮「梵我想」,有我生一切想;窮盡推猜後緣,則必墮「斷滅想」,一切法住壞消失,外道所困惑。

依苦諦知見苦集諦:知見「未來」依現在而建立,故現在就是未來的集因;知見「過去」也是依現在而建立,故現在也是過去的集因;知見「壞」是依成住而建立,故成住就是壞的集因;知見三世依流遷而建立,故流遷是三世的集因;知見一切前緣皆不離苦,尋伺前緣無量。但外道不依四諦,不知苦諦,不知過去現在未來的漏洞(不知行苦),故此不能知見壞苦及苦苦,最終必墮梵我見。

知見苦集諦已,依苦諦知見愛集諦:知見現在瞋,是未來貪的集因(不滿於現在,期盼未來);知見現在貪,是未來瞋的集因(滿足於現在,厭惡未來將失去)。知見過去貪瞋,是現在苦受樂受的集因,尋伺無量。但外道不依四諦,不知愛是貪瞋痴,不知尋伺前緣積集的用途,故此不能修愛集諦,故「無明」是其集因。[11]

滅諦

[编辑]

滅諦的滅是「寂滅」的意思,「不是壞滅」的意思。略釋:依苦聖諦和苦愛集聖諦,諦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如實知見一切法無間等,如實知見一切緣愛積集所依皆不離苦[12]。解脫於苦已,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無餘苦依,即苦集滅聖諦。外道不知四聖諦,沒有次第精進依苦聖諦和苦愛集聖諦,故誤會滅諦就是等同「壞」的意思,不知壞苦故,誤解滅諦就是不要想痛苦,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13]

道諦

[编辑]

又稱為苦集滅道聖諦。就是尋伺四聖諦的過程,必定隨順八正道[14]。正見就是依四聖諦為主軸,聞正見但不思惟,就不能成就正語。正思惟已但記念不住,就不能成就正定(即禪定,智慧的確定),應檢查加強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或正精進,如斯類推。八步幫助定證成績,於苦聖諦成就正定,就必能記憶不忘,過程必歷經正思惟正語等。而佛陀勸勉常精進勿懈怠,就是勸勉佛子,應精進勤方便增上正定,但聞知而少正道,即懈怠障礙進步。八正道再細分,可化成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编辑]
佛陀在鹿野苑五比丘開示三轉十二行,貴霜帝國西元2世紀犍陀羅浮雕。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15]

  1. 初轉四行:
    1. 知苦;
    2. 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
    3. 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
    4. 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2. 二轉四行:
    1. 對苦更深入了解;
    2. 對苦因更深入了解;
    3. 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
    4. 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3. 三轉四行:
    1. 知道苦已不再來;
    2. 苦因已消除完畢;
    3. 所有苦皆滅盡;
    4. 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四谛十六行相

[编辑]

北傳《集異門論[16]

  1. 苦谛四相:非常(anitya)、苦(duḥkha)、空(śūnyatā)、非我(anātmaka);
  2. 集谛四相:因(hetu)、集(samudaya)、生(prabhava)、緣(pratyaya);
  3. 滅谛四相:滅(nirodha)、靜(śānta)、妙(praṇīta)、離(niḥsaraṇa);
  4. 道谛四相:道(mārga)、如(nyāya)、行(pratipad)、出(nairyāṇika)。

南傳《小部·無礙解道[17]

  1. 苦諦四相:逼迫(pīḷana)、有為(saṅkhata)、熱惱(santāpa)、變易(vipariṇāma);
  2. 集諦四相:堆積(āyūhana)、因緣(nidāna)、結縛(saṃyoga)、障礙(palibodha);
  3. 滅諦四相:出離(nissaraṇa)、遠離([pa]viveka)、無為(asaṅkhata)、不死(amata);
  4. 道諦四相:出(niyyāna)、因(hetu)、見(dassana)、增上(ādhipateyya)。

参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长部·大般涅槃經》:“因為未通曉、證悟四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何謂四聖諦?一者苦聖諦,二者苦集聖諦,三者苦滅聖諦,四者苦滅道跡聖諦。”
    雜阿含經·三九五經》:“一時,佛住波羅[木*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間者,一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尅數、須臾,皆悉不現,世間常冥,無有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若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世間時,不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世間盲冥,無有明照。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於世間。」「若日月出於世間,眾星亦現,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尅數、須臾,悉現世間,長夜明照,出於世間。如是,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復告阿難陀:「世尊復於何處說第二經?」時阿難陀以清徹音答言:「世尊亦於婆羅痆斯。」「為誰說耶?」「為五苾芻。」「所說云何?」答言:「作如是說:『汝等苾芻當知有四聖諦。云何為四?所謂苦、集、滅、道聖諦。云何苦聖諦?謂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若略說者,謂五趣蘊苦,是名為苦。云何苦集聖諦?謂喜愛俱行隨處生染,是名為集。云何苦滅聖諦?謂此喜愛俱行隨處生染更受後有,於如是等悉皆除滅棄捨變吐,染愛俱盡證妙涅槃,是名苦滅。云何趣滅道聖諦?謂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是名趣滅道聖諦。』說此法時具壽阿若憍陳如,於諸煩惱心得解脫,餘四苾芻離諸塵垢得法眼淨。」時具壽阿若憍陳如,告具壽大迦攝波曰:「如是等法我於佛所親自聽聞,我聞法已於諸煩惱心得解脫,餘四苾芻離諸塵垢得法眼淨。」「我已結集世尊第二所說經教,於同梵行處無有違逆亦無訶厭,是故當知此經是佛真教。」
  2. ^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सत्य  : n. truth , reality ( सत्येन , " truly " , " certainly " , " really " ; क्/अस्मात् स्/अत्यात् , " for what reason , how is it that? " त्/एन सत्य्/एन , " for that reason , so truly " ; यथा-तेन [or एवं] सत्येन , " as-so truly " ; with Buddhists truth is of two kinds , viz. संवृति- and परमा*र्थ-सत्यम् , " truth by general consent " and " self-evident truth " Dharmas. 95 ; for the four fundamental truths of Buddhists » MWB. 43 ; 56 ) RV. &c
  3. ^ 康熙字典·諦》:【說文】審也。【書·洪範·孔傳】必微諦。【疏】聽當別彼是非,必微妙而審諦也。【後漢·祭祀志】褅之爲言諦也。諦諟昭穆尊𤰞之義。又【李雲傳】帝者,諦也。【註】審諦於物也。【魏志·明帝紀】君諦視之勿誤也。【關尹子·九藥篇】諦毫末者,不見天地之大。【劉勰·新論·專學篇】心不在學而强諷誦,雖入於耳而不諦於心。
  4. ^ 《巴漢詞典》:【中】 事實,諦。 【形】 真實的,真正的。
  5. ^ Arvon:《佛教》,頁33-34。
  6. ^ 《PT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7. ^ 长部》(卷25):“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8. ^ 8.0 8.1 增壹阿含經·四諦品》:「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何苦聖諦?謂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若略說者,謂五趣蘊苦,是名為苦。」
  9. ^ 中阿含經》(卷七):「諸賢!說略五盛陰苦者,此說何因?謂色盛陰,覺、想、行、識盛,諸賢!說略五盛蘊苦者,因此故說。諸賢!過去時是苦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不離於無間等),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合如是諦,聖所有、聖所知、聖所見、聖所了、聖所得、聖所等正覺,是故說苦聖諦。」。
  10.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何苦集聖諦?謂喜(nandi)愛(rāga)俱行,隨處生染,是名為集。」
    《舍利弗阿毘曇論》:「云何苦集聖諦?此愛(taṇhā)復有喜欲,彼彼染,是名苦集聖諦。」
    《中部141經》:「而,學友們!什麼是苦集聖諦?是這導致再生(ponob-bhavikā)、伴隨歡喜與貪(nandī-rāga-sahagatā)、到處歡喜(tatra-tatrābhinandinī)的渴愛(taṇhā),即:欲的渴愛(kāma-taṇhā)、有的渴愛(bhava-taṇhā)、虛無的渴愛(vibhava-taṇhā),學友們!這被稱為苦集聖諦。」
    安世高《轉法輪經》:「何謂苦習?謂從愛故,而令復有樂性不離,在在貪憙,欲愛、色愛、不色之愛,是習為苦。」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云何名集聖諦?所謂愛欲(tṛṣṇā)、更受後有愛(paunar-bhavikā)、喜貪俱行愛(nandī-rāga-sahagatā)、彼彼欣樂染愛(tatra-tatrābhinandinī)。」
  11. ^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假心品》:「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
    雜阿含經·二六七經》:「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使染。瞋恚.愚癡使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12. ^ 巴利三藏·相应部》(12卷):“由無明之無餘、離貪滅,有行滅。由行滅,有識滅。由識滅,有名色滅。由名色滅,有六處滅。由六處滅,有觸滅。由觸滅,有受滅。由受滅,有愛滅。由愛滅,有取滅。由取滅,有有滅。由有滅,有生滅。由生滅,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等滅。如是全苦蘊之滅。”
  13. ^ 《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諸賢!云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安世高《四諦經》:「何等為,賢者!苦盡賢者諦?有,賢者!為人六自身中種入,為不受,得從是解,不共更,已斷已捨、相離已盡、不復望、已滅、寂然,是苦滅。」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差別(paryāya)故?謂無餘永斷(aśeṣa-prahāna)永出(pratiniḥsarga)永吐(vyantībhāva)盡(kṣaya)離欲(virāga)滅(nirodha)寂靜(vyupaśama)沒(astaṅgama)等。何故名無餘永斷。由餘句故。何故名永出。永出諸纏故。何故名永吐。永吐隨眠故。何故名盡。見道對治得離繫故。何故名離欲。修道對治得離繫故。何故名滅。當來彼果苦不生故。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何故名沒。餘所有事永滅沒故。」
    《中部141經》:「而,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就是那渴愛(taṇhā)的,無餘褪去與滅(asesa-virāga-nirodho)、捨棄(cāgo)、斷念(paṭinissagga)、解脫(mutti)、無依住(anālaya,無阿賴耶)。 」
  14. ^ 巴利三藏·长部》(22卷):“諸比庫,何謂導至苦滅之道聖諦?此即八支聖道,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5. ^ 瑜伽師地論》:「復次由五種相。轉法輪者當知。名為善轉法輪。一者世尊為菩薩時為得所得所緣境界。二者為得所得方便。三者證得自所應得。四者得已樹他相續。令於自證深生信解。五者令他於他所證深生信解。當知此中。所緣境者。謂四聖諦。此四聖諦安立體相。如前應知。若略若廣如聲聞地。得方便者。謂即於此四聖諦中。三周正轉十二相智。最初轉者。謂昔菩薩入現觀時。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廣說乃至。是道聖諦。於中所有現量聖智。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爾時說名生聖慧眼。即此由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如其次第。名智明覺。第二轉者。謂是有學以其妙慧。如實通達我當於後猶有所作。應當遍知未知苦諦。應當永斷未斷集諦。應當作證未證滅諦。應當修習未修道諦。如是亦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第三轉者。謂是無學已得盡智無生智故。言所應作我皆已作。如是亦有四種行相。如前應知。此差別者。謂前二轉四種行相。是其有學真聖慧眼。最後一轉。是其無學真聖慧眼。得所得者。謂得無上正等菩提。樹他相續令於自證生信解者。謂如長老阿若憍陳。從世尊所聞正法已。最初悟解四聖諦法。」
  16.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復有四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苦智云何。答於五取蘊。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於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緣所起無漏智。是名集智。滅智云何。答於諸擇滅思惟滅、靜、妙、離所起無漏智。是名滅智。道智云何。答於無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無漏智。是名道智。」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義。答於諸境相簡擇而轉是行相義。問何故名苦廣說乃至何故名出。答(1)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逆聖心故名為苦。(2)由二緣故說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屬緣。由所作者。諸有為法一剎那頃能有所作。第二剎那不復能作。由屬緣者。諸有為法繫屬眾緣方有所作。(3)違我所見故名為空。(4)違於我見故名非我。(5)如種子法故名為因。(6)能等出現故名為集。(7)令有續起故名為生。(8)能有成辦故名為緣。譬如埿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9)取蘊永盡故名為滅。(10)有為相息故名為靜。(11)是善是常故名為妙。(12)最極安隱故名為離。是離自體非有離故。(13)違害邪道故名為道。(14)違害非理故名為如。(15)趣涅槃宮故名為行。(16)能永超度故名為出。是能出性非沒性故。復次(1)麁重所逼故名為苦。(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3)內離士夫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為空。(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5)引發諸有故名為因。(6)令有等現故名為集。(7)能有滋產故名為生。(8)有所造作故名為緣。(9)性不相續盡諸相續故名為滅。(10)三火永寂故名為靜。(11)脫諸災橫故名為妙。(12)出眾過患故名為離。(13)是出要路故名為道。(14)能契正理故名為如。(15)能正趣向故名為行。(16)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17. ^ 元亨寺譯《小部·無礙解道》:「於苦有害之義、有為之義、煩熱之義、變壞之義、遍智之義,於集有存續之義、因緣之義、結之義、障礙之義、斷之義,於滅有出離之義、離之義、無為之義、不死之義、現證之義,於道有出之義、因之義、見之義、增上之義、修習之義。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
    葉均譯《清淨道論》:「如何依如實之義而四諦一時通達呢?依十六行相的如實之義而四諦是一時通達的。即(1)逼迫義,(2)有為義,(3)熱惱義,(4)變易義,這是苦的如實之義;(5)增益義,(6)因緣義,(7)結縛義,(8)障礙義,這是集的如實之義;(9)出離義,(10)遠離義,(11)無為義,(12)不死義,這是滅的如實之義;(13)出義,(14)因義,(15)見義,(16)增上義,這是道的如實之義。依此等十六行相的如實之義,則四諦為一攝。此一攝為一性;那一性由一智而通達,所以說四諦是一時通達的。」
    清淨道論》:「此中:「什麼是苦的智?即由苦緣所生起的慧及知解」,由此等方法,亦即以一一諦為所緣而說諦智。又依這樣的方法:「諸比丘,見苦者亦見其集」等,是說以一諦為所緣,亦得完成在其餘諸諦的作用。此中:以一一諦為所緣之時,先由於見「集」,亦得明暸於其自性的「逼迫」相的苦的「有為」之義;(何以故?)因為這(苦)是由於增益相的集所增益、作為及聚集的。又因為道是去煩惱之熱而極清涼的,所以由於見「道」,而明暸它(苦)的「熱惱」之義;正如尊者難陀,由於見天女而明暸彌陀利的不美。其次由於見不變易的「滅」,而明暸它的「變易」之義,更不必說了。同樣的,由於見「苦」,亦得明暸於其自性的「增益」相的集的「因緣」之義;正如因見由於不適的食物所生的病,而明暸食物是病的因緣。由於見離繫的「滅」,亦明暸(集的)「障礙」之義。同樣的,由於見不遠離的「集」,亦得明暸「出離」相的滅的「遠離」之義。由於見「道」,明暸(滅的)「無為」之義;然而此瑜伽者,雖於無始的輪回而未曾見道,但因為彼(道)是有緣故有為,所以無緣法(滅)的無為而極其明白。由此見「苦」,亦明暸此(滅的)「不死」義。因為苦是毒,而涅槃是不死。同樣的,由於見「集」,亦得明暸於「出」相的道的「因」義,即知此(集)非(至涅槃之)因,而此(道)是得涅槃之因。由於見「滅」,亦明暸(道的)「見」義;正如見極細微之色者,明暸其眼睛的明淨說:「我的眼睛實在明淨」。由於見「苦」,亦明暸(道的)「增上」,義,正如見種種病痛貧窮之人,而明暸自在之人的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