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仙人 (印度神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印度仙人
众友仙人修行时,因陀罗出于恐惧而派天女弥那迦去引诱他,企图破坏他的修行

仙人天城体:ऋषि,IAST:ṛṣi)印度神话宗教体系中的一类特殊人物。仙人位于天神阿修罗的范畴之外,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一个群体。有些神明(尤其是生主)也被称为仙人,[1]还有一些仙人是历史人物被神化的结果。一些例子表明,凡人可以通过苦行等等修成仙人;[2]不过更多例子指出仙人是世袭的。[3]仙人大多是些精通《吠陀經》的圣贤,拥有极大的法力神通,属于最招惹不起的人物。天神对仙人十分敬畏,时常有求于他们,有时还会遭到他们的惩罚和打击;连三大主神都要屈服于他们,毗湿奴就因为婆利古仙人的诅咒而在凡间转世了好几次。[4]仙人最常见的神通莫过于诅咒,这些诅咒具有可以使天神遭殃的威力,而且一旦发出就必然会实现,连发出诅咒者本人也取消不了。[5][6]

有关仙人的神话在印度文献中十分常见,从最早的《吠陀》到史诗,再到晚近的《往世书》。有些著名仙人在各种宗教和文学作品中都常常登场,也有些仙人只是在某本书里提到过名字。总而言之,仙人在印度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類別

[编辑]

大致上,仙人可分为三类:出身于天人的叫天仙(devaṛṣi);出身于婆罗门的叫梵仙(brahmaṛṣi);出身于刹帝利的叫王仙(rājaṛṣi)。在修行的人看来梵仙的称号最尊贵,因此众友仙人以骇人的苦行去得到它,同时放弃了大梵天亲赐的“大仙”称号。[7]此外,还有几类称号似乎并不具有类聚意义,如大仙(mahaṛṣi,特别有道行或受尊敬的仙人,通常是指10位生主),多闻仙(śrutaṛṣi)和至上仙(paramaṛṣi),以及“吠陀作者”(kāṇḍaṛṣi[8])。又有一类矮仙(vālakhilya),总数多达六万,每个都只有拇指大小;他们曾经惩罚过行为不逊的神王因陀罗(在有关仙人的神话中,因陀罗是常见的被诅咒、制裁和戏弄的对象,而且往往是罪有应得)。[9]仙人还可能组成具有某种意义的集团,例如代表北斗七星七仙人(saptarṣi),以及梵天的四个“心生子”(manasputra)。

神话学

[编辑]

在最早的吠陀本集中,仙人是指吠陀颂歌的作者,大概是指史前时代雅利安人部落的祭司。传统上,梨俱吠陀中的每首颂歌都照例署上一位仙人的名字。[10]这些人可能真有其人,也可能是某一祭司家族或师徒相传的祭司集团的代称。吠陀颂歌本身就提到许多仙人的名字,这些人是最早向因陀罗等大神献祭的神官,同时也是最早的一批神职政治家(尤其是极裕和众友;关于他们的神话表明,早期吠陀祭司对原始形态的雅利安人政权有重大影响)。[11]后来“仙人”称呼被普遍化,泛指那些贤哲、圣人,尤其是博学的婆罗门。而吠陀仙人也不再被认为是颂歌的直接作者,他们只是得到了最高存在的“天启”,并把这些颂歌吟诵了出来。[12]

仙人故事的种姓倾向性非常明显。较晚的仙人神话明显能看出婆罗门加工的痕迹,他们极力渲染修道仙人的种种超自然法力(特别是无限夸大苦行的力量[13]),以抬高自己种姓的地位,[14]以至于把他们写得超过了三大主神。例如推选最受人类爱戴的主神时,湿婆和梵天都因为怠慢婆利古仙人而落选,获此殊荣的是对仙人畢恭畢敬的毗湿奴[15]与之相对,吠陀时代的仙人们显然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他们恭敬地崇拜因陀罗,极裕还因此被称为“因陀罗之友”。[16]至于众友仙人的神话,它明确地反映了婆罗门与刹帝利之间的斗争,同时鼓吹婆罗门为尊(众友在还是刹帝利时屡屡败在极裕仙人手下,于是认识到婆罗门远比刹帝利高贵,通过几千年的苦行把自己的种姓变成了婆罗门)。[5]

许多仙人看来有某些真实依据。例如蚁垤,通常认为确实有这样一位整理罗摩衍那的仙人,[17]在他的真实事迹失传后,出现了关于他的仙人传说(相反,创作摩诃婆罗多广博仙人通常认为只是一个假托的称号,不可能是单一的作者[18])。早期的学者也可能被其后代弟子神化为仙人,如迦毗罗仙人数论哲学的创始人;[19]语法学波你尼也被加上了仙人头衔。[20]此外,有些学者认为,仙人故事是有现实的社会依据的。所谓仙人是一些在“森林”里建立了村社式的生活基地的婆罗门修道士,仙人传说正是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尤以摩诃婆罗多中的《森林篇》为典型。[21]

著名仙人

[编辑]

在印度神话中特别著名的仙人有:

注释

[编辑]
  1. ^ 《印度两大史诗研究》,223页
  2. ^ 例如众友从刹帝利修成梵仙。《爱达罗氏梵书》提到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女奴的儿子被婆罗门赶进森林后通过修行成为了仙人。
  3. ^ 例如婆利古家族。
  4. ^ 《罗摩衍那》,VIII
  5. ^ 5.0 5.1 《世界神话辞典》,186页
  6. ^ 《印度两大史诗研究》,228页
  7. ^ 《罗摩衍那》,I,第62章
  8. ^ kāṇḍa是一种章节单位。
  9. ^ 《摩诃婆罗多》,初篇,阿斯谛迦篇
  10. ^ 《梵语文学史》,17页
  11. ^ 《印度通史》,70页
  12. ^ 《宗教词典》,518页
  13. ^ 有人认为最早宣扬苦行的并非婆罗门,而是一些极端分子;当时的婆罗门主要致力于垄断祭祀。见《梵语文学史》,64页
  14. ^ 《印度两大史诗研究》,226页
  15. ^ 此事见于《莲花往世书》。
  16. ^ 《梨俱吠陀》,第7卷第33首
  17. ^ 《梵语文学史》,129页
  18. ^ 《印度两大史诗研究》,21页,27页
  19. ^ 《印度哲学史》,272页注释
  20. ^ mypurohith,波你尼仙. [2010-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3). 
  21. ^ 《梵语文学史》,65页,106页;这里的森林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树林,而可能是乡村地带的寺院之类。

资料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