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可測試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可測試性是科學[1]以及科學方法、實驗假说的一種性質,包括二個方面:

  1. 在邏輯上的性質,包括偶然性可廢止性英语defeasibility或是可证伪性,也就是說邏輯上此假说是有可能出現反例
  2. 實務上的性質,意思是指若存在反例,而且反例有再現性英语reproducibility

簡單來說,若假说有可測試性,表示實際上有可能可以根據結果判斷假说的正確與否。因此任何人都可以用數據來支持或证伪某理論。不過實驗數據的詮釋可能無說服力,也可能是詮釋還有不确定性。哲學家卡尔·波普尔提出此概念,認為科學知識有可证伪性的特性,在《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英语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上發表[2]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Science works with testable ideas
  2. ^ Karl Popper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1934 (as Logik der Forschung, English translation 1959), ISBN 0415278449 and 2002 ISBN 9780415278447, 041527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