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史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史枚(1914年10月19日—1981年4月11日),原名佘增涛,曾用名佘其越江苏苏州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上著名社會科學評論員。中国编辑出版家。

个人经历

[编辑]

1929年入蘇州中學高中部讀書,與唐納為同班同學。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共青团西区委宣传部部长、沪东区委书记。

1935年5月起與同學友人唐納合用筆名史枚,後該筆名為佘增濤專用,其文章著述以社會科學與國際政治討論爲主。[1] [a] [2]

1938年初,在武汉与徐步编辑《新学识》期刊。刊物文章取材于抗战时期的实际问题,作为青年教育读物,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10月又与赵冬垠在宜昌编辑《救中国》期刊。

1939年后,任重庆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新疆文化协会编审部副主任兼新疆学院讲师。

1946年初,随生活书店迁回上海,主编《读书与出版》。

1949年后调到北京,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经理兼编审部主任。后曾任人民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主任。文革后曾任《读书》杂志副主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3][4][5][6][7][8]

1981年4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注釋

[编辑]
  1. ^ 關於唐納與佘增濤最初合用筆名史枚一事:現已查得署名“史枚”最早出現在《民報》1935年4月10日至4月15日“影譚”副刊“答客問”板塊《新女性的批評與悲哀的題材》(一)至(五)。因同年2月26日-27日,唐納在該版發表《論〈新女性〉的批評》,4月的“答客問”連載可視爲2月文章的延續討論。而佘增濤最早使用筆名“史枚”,是發表於《讀書生活》雜志1935年5月第2卷第2期的《談談手頭字》,關於“漢字拉丁化”的探討。唐納在同年5月至和7月在《民報》“影譚”副刊還有另外三篇影評文章使用筆名“史枚”,其後該筆名歸佘增濤專屬。佘增濤文著以社會科學及國際時評爲主。且對照夏其言在回憶文章《沒齒不忘的由衷感恩》中提及他通過唐納認識史枚在“1935年春夏之交”,時間相符。

參考來源

[编辑]
  1. ^ 夏其言. 《沒齒不忘的由衷感恩-熱烈慶賀黨的七十五周年誕辰》及《唐納與我》. 《夏其言同志紀念文集》. 上海三聯書店. 2009. 
  2. ^ 参见叶永烈关于唐纳的传记文章《唐纳的神秘身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沈昌文回忆:“史枚先生捐介耿直,特立独行,在编辑出版中坚持原则,不惧各种压力,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见高林文章《沈昌文:别具一格的出版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曾任三联书店的副总编辑的汪家明在访谈中有专门一节介绍史枚其人,见《一本书的编辑出版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汪家明在回忆范用的文章中述及史枚,见《出版家范用,我所见最最爱书之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俞晓群在回忆陈翰伯的文章中述及史枚,见《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邬书林在分析邹韬奋创办生活书店的历史时述及史枚,见《新时代怎样培养出版人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沈昌文回顾三联书店历史时述及史枚,见《50年代三联书店的三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