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塔科馬海峽吊橋

坐标47°16′5″N 122°33′2″W / 47.26806°N 122.55056°W / 47.26806; -122.5505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科馬海峽吊橋
從塔科馬方向觀看的現有的塔科馬海峽新吊橋
坐标47°16′5″N 122°33′2″W / 47.26806°N 122.55056°W / 47.26806; -122.55056
承載 16號華盛頓州州道通過,含8車道與行人陸橋。
跨越塔科馬海峽
维护单位華盛頓交通
设计参数
桥型雙塔式懸索橋
全长5,400 ft (1,645.92 m)[1]
最大跨度2,800 ft (853.44 m)[1]
桥下净空187.5 ft (57.15 m)
历史
开通日1950年10月14日(西段)
2007年7月15日(東段)
地圖
地图

塔科馬海峽吊橋(英语:Tacoma Narrows Bridge)是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的兩條懸索橋,也是華盛頓州16號幹線的一部分。每橋長1.6公里,橫跨塔科馬海峽。第一條橋於1940年首度通車,但不到五個月便倒塌,其後重建及另建的新橋分別於1950年及2007年啟用。第一條橋倒塌的原因,是因為其橋面厚度不足,在受到強風的吹襲下引起卡门涡街,使桥身摆动;当卡门涡街的振动频率和吊桥自身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引起吊桥剧烈共振而崩塌,這次事件的過程有完整拍攝成影片,也成為研究空气动力学卡门涡街引起建筑物共振破壞力的活教材[2]

西行線

[编辑]

現在作為西行線的懸索橋於1950年10月14日通車,在2002年加建新橋前,該橋是雙向行車的,至2007年新橋通車後改為西行。

東行線

[编辑]

1998年,有關當局獲批准,在原有橋樑東面旁加建一條新橋,是塔科馬海峽第三條興建的懸索橋,工程於2002年10月4日開始動工,並於2007年7月15日通車。

擺動的橋

[编辑]
1940年塔科馬海峽吊橋
1940年7月1日通車日
1940年7月1日通車日
第一代橋於同年11月7日倒塌

第一代橋於1938年開始建造,當時橋樑設計共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由克拉克·埃德里奇(Clark Eldridge)提出,其橋面厚度設計為25(7.6);而另一個方案則由著名的金门大桥设计师之一里昂·莫伊塞弗(Leon Moisseiff)所提出,他為了減低造價,把橋面設計的厚度從25呎減至8呎(2.4米),使建設成本從1千1百萬美元降至8百萬美元。當時在以經濟為大前提下,莫伊塞弗的方案獲得採納。該橋於1940年7月1日通車,但在啟用後數個星期,橋面便開始出現上下擺動。有鑑及此,有關人員在支柱上安裝攝錄機,以便觀測擺動。同時也吸引了不少駕車人士慕名而來,感受其振盪威力的刺激,一些大風的日子,其橋面擺動幅度甚至可達五英尺之多。其後橋面的波動幅度不斷增加,工程人員嘗試加建纜索及液壓緩衝裝置去試圖減低波動,但不成功。

在持續數個月的擺動之下,橋樑最終於同年11月7日倒塌,其過程獲得全程記錄。當天早上,橋面的上下擺動突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出現左右的扭力擺動,當時有兩人被困在橋上,後來也成功逃離現場,然後橋面在數分鐘內陸續崩塌。

華盛頓州政府並未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據西奥多·冯·卡门透露,這是因為之前本该付给保險公司的保险费全為保險經紀所侵吞。

影片

[编辑]

意外起因

[编辑]
現有及加建中的橋樑

這次事件沒有造成人命傷亡(但导致一只狗死亡),华盛顿州政府特为此而设立专案调查组,经过美国空气动力学家西奥多·冯·卡门在加州理工学院风洞进行模型测试,证明塔科马海峡吊桥倒塌事件的元凶,是卡门涡街引起吊桥共振[3]。原設計為了求美觀及省錢,使用過輕的物料,造成其發生共振的破壞頻率,與卡门涡街接近,從而隨強風而剧烈擺動,导致吊桥崩塌。此后,新的吊桥设计必须经过风洞模型实验。新橋樑的道床厚度增至10米,並在路面上加入氣孔,使空氣可在路面上穿越,防止卡门涡街的产生。新橋於1950年10月14日啟用,行車線由兩條增至四條,是現今全美國第五長的懸索橋。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Structurae数据库中Tacoma Narrows Bridge的数据
  2. ^ Theodore von Karman:Aerodynamics 西奥多·冯·卡门 《空气动力学》71-72 ISBN 0-486-43485
  3. ^ (美)西奥多·冯·卡门 《自传》第十七章《塔科马海峡吊桥倒塌》Theodore von Karman: The Wind and Beyond, 17 Collapse of The Tacoma Bridge

相關網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