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孝泉镇

坐标31°14′39″N 104°16′39″E / 31.24429°N 104.27758°E / 31.24429; 104.2775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孝泉镇
孝泉镇的位置
地图
坐标:31°14′39″N 104°16′39″E / 31.24429°N 104.27758°E / 31.24429; 104.27758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旌阳区
村级区划单位数
时区北京时间UTC+8
行政区划代码51 06 03 101
电话区号+86 

孝泉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

行政区划

[编辑]

孝泉镇下辖以下地区:[2]

正阳街社区、​桂花街社区、​阳安路社区、​八一社区、​农鲤村、​江河村、​涌泉村、​月形村、​五会村、​金鸡村、​高桥村、​黎郎村、​民安村、​昌圆村和红豆村。

历史

[编辑]

东汉年间汛乡住着姜诗一家,姜诗为人至孝,汉明帝时被举为孝廉,辟江阳(今泸州)县官,因母亲听说家乡的临江之水可治眼病,遂辞官背母千里回乡,其妻庞三春每天从七八里外临江挑水为婆婆洗眼;婆婆喜欢吃鱼,夫妇俩日日烹鱼让婆婆与邻居婆婆共享。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百般刁难媳妇,还逼迫姜诗休妻,庞氏尽管饱受委曲,寄身白衣庵,每天拾柴为生,还买鱼托邻居送给婆婆。庞氏子安安也懂孝道,每天从上学口粮中抓出一把米,积捧成袋送与母亲,还代母挑水为奶奶洗眼,不慎溺水身亡。姜诗一家的孝行感动了神灵,舍侧突然冒出一泉,味如江水,每天跃出鲤鱼一对供庞氏孝敬婆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涌泉跃鲤”的来历,也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门三孝的经典名剧“安安送米”的故事原型。 姜诗一家的故事,在《后汉书列女传》、《东观汉记》、《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中都有记载,由于姜诗家乡在此,乡因人而彰显,北宋徽宗政和年间,此地取名姜诗镇,到北宋英宗治平年间,为了避讳大孝子之名,本其事迹又改名孝泉镇,后来在元时被郭居敬将“姜诗孝亲,涌泉跃鲤”收入《二十四孝》一书。“孝泉”一名也因有孝子故事的经典性而沿用至今。 清朝末年,孝泉属德阳县新村二甲。民国元年,孝泉属德阳县南二区管辖。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孝泉联保下辖三十个保。因管辖区范围大,划孝泉为孝泉、跃鲤两个乡。孝泉乡辖十九个保,跃鲤乡辖十一个保,至此,又有“跃鲤”之称。 历史上,孝泉曾被汉明帝明成祖、清果亲王、乾隆等帝王所赞许,又为韩愈苏轼李调元、谢无量等文人墨客所歌颂。解放后,团中央书记王伟、国务委员彭佩云、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笼、副省长韩邦彦等先后莅临视察;著名诗人白航、香港教学学院院长汤恩加、省社科院原副院长万本根先生等慕名前往采风。前苏联、越南和联合国有关机构曾派员实地考察。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