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实事求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共中央党校的“实事求是”石碑

实事求是,原指一种治学态度,始于汉代,流行于清代。后来毛泽东援引实事求是,并给予新的解释。

有不少学校的校训为“实事求是”,如原北洋大学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和毛泽东无关)、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毛泽东有关)。含“实事求是”:河海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湖南大学。“求是”:浙江大学。含“求是”:扬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词源

[编辑]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刘德汉景帝刘启之子,封在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一带)为河间王,死后谥献,故称“河间献王”。他一生好藏书,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旧书,并且精心整理,他特别注重鉴别所收集的古典文本的真伪。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使很多读书人深为赞叹,都愿意和他一起进行研究。刘德收藏古籍,有不少是出了高价收买来的,因为自从秦始皇焚书后,古文书籍比较少见。班固在编撰《汉书》时,替刘德立“传”,并在“传”的开头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

清代兴考据之学,实事求是流行于学者之间,以表示做学问要尊重和依照古书的本义的严谨学风。岳麓书院将“实事求是”作为院训,牌匾悬挂在岳麓书院的讲堂内,为民国初期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撰。1917年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办学,匾悬挂在此,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所炸,后来重制。毛泽东在1916年到1919年间曾寄居于岳麓书院,一般认为这是以后毛泽东引用“实事求是”的渊源。

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引用实事求是:

释义

[编辑]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实事求是在政治中指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时期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並以此批判華國鋒兩個凡是[2]

江泽民时期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胡锦涛时期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錯別字

[编辑]

現代漢語,「實事求是」經常被錯寫成「實是求是」、「實事求事」。[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一零页
  2. ^ 分析:“两个凡是”——毛思想的最后堡垒. [202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3. ^ 因讀音相近而寫別字. [2008-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8).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