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幻觉现实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幻觉现实主义[1](英語:hallucinatory realism),又译迷幻现实主义[2],是一个定义文学作品风格或作家写作风格的术语,从1970年代以来它被批评家广泛使用。幻觉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有联系,不过,幻觉现实主义通常特定为“梦”这种状态。

1981年,《牛津20世纪艺术大全》(英語: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Art)把幻觉现实主义定义为“精细正确的细节描绘,但这种现实主义并不描述外部现实,因为它用现实手法描述的主题只属于梦境和幻想。”[3]

1983年,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的林德勒教授(英語:Professor Burkhardt Lindner)在其论文(英語:Halluzinatorischer Realismus)中说:“幻觉现实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类似梦境的真实”。[4]

沿革

[编辑]

1975年,克莱门斯(英語:Clemens Heselhaus)把幻觉现实主义用来形容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的诗歌,[5] 尽管它是整体描述诗歌集的术语,不是捕捉令人惊奇诗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伊丽莎白·柯瑞美(英語:Professor Elisabeth Krimmer)称赞幻觉现实主义,“过渡到梦幻世界更影人注目,因为它前面是一个详细描述的自然环境”。[6]

法兰克福歌德大学林德勒教授在其论文讨论道:“幻觉现实主义:彼得·魏斯的《抵抗的美学》、《笔记本》,以及艺术的死区”(新德国批判,1983年)(英語:New German Critique, 1983),[4] 关于彼得·魏斯,林德勒谈到其剧作《流亡的托洛斯基》:“只在有限方面具有纪实性,相较于戏剧形式而言,毋宁说更适合以一种几乎幻觉的景象呈现。幻觉现实主义这样的艺术处理方法试图达到似梦般的真实性。”[4]

幻觉现实主义这个词也出现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用来形容中国作家莫言的获奖原因,[7] 这个词被用在四种语言的官方新闻稿(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8] 然而,在最初的瑞典语官方版本中使用的瑞典语是“幻觉般的敏锐”(瑞典语:hallucinatorisk skärpa;英语:hallucinatory sharpness),[9] 并且使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颁奖词。

幻觉现实主义也被延伸到电影绘画等艺术领域使用,[10] 如德国作家彼得·魏斯的作品、[11] 法国画家汤米·温格尔的图画、[12] 意大利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电影《马太福音》、[13] 澳大利亚小说家彼得·凯里的小说《我虚假的生活》、[10] 凯文·贝克的小说《陋巷风云》。[1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宋硕夫; 朱亚欣. 文学鲁军.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3-01-05 [202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5). 莫言的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 
  2. ^ 莫言.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封面. ISBN 978-7-5339-4666-1. 将迷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现实相融合 
  3. ^ Harold Osborne (编).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Art. : 529. 
  4. ^ 4.0 4.1 4.2 Burkhardt Lindner. Hallucinatory Realism: Peter Weiss' Aesthetics of Resistance, Notebooks, and the Death Zones of Art. New German Critique (Duke University Press). Autumn 1983, 30 [October 12, 2012]. 
  5. ^ Larry D. Wells. 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 Werk und Leben by Clemens Heselhaus. Review by: Larry D. Wells. The German Quarterly. January 1975, 48 (1) [October 12,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6. ^ Elisabeth Krimmer. A Perfect Intimacy with Death: Death, Imagination, and Femininity in the works of 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 Women in German Yearbook. 2001, 17: 132 [October 1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7. ^ *Chinese author Mo Yan wins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BBC News. 11 October 2012 [11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8. ^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 Press Release. Nobelprize.org. 12 Oct 2012 [201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9. ^ Nobelpriset i litteratur år 2012 - Pressmeddelande.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2012-10-11 [2012-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瑞典语). 
  10. ^ 10.0 10.1 Press, Joy. My Little Phony. The Village Voice. 2003-11-04 [201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11. ^ Burkhardt Lindner, Luke Springman and Amy Kepple. Hallucinatory Realism: Peter Weiss' Aesthetics of Resistance, Notebooks, and the Death Zones of Art. New German Critique (New German Critique). Autumn 1983: 127–156 [201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12. ^ Serge Jongué. Le réalisme hallucinatoire de Tomi Ungerer. Vie des Arts. automne 1981,. 26, numéro 104: 42–44. 
  13. ^ Pier Paolo Pasolini's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Suite101. Aug 28, 2011. 
  14. ^ Bresnick, Adam. Burn, baby, burn. Los Angeles Times. October 13, 2002 [201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6).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