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彭國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國鈞(1877年—1952年),原名深樑,后更名国钧,号贤访、潜舫、泉航、全方,晚年号看春雨耕斋老人。當代傑出教育家,創辦長郡中學,爲湖南教育界五老之一。

生平[1]

[编辑]

1877年生于大清國湖南省安化县小淹乡沙湾村张家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考取秀才,在鄉授徒兩年。光緒廿六年(1900年),入岳麓书院就读。受新學影響,棄舉子業,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第一班。在明德学习期间,他深受黄兴周震鳞革命思想和胡元倓“磨血”精神的影响,立志献身教育,开启民智。胡元倓的“磨血论”成了彭国钧办“修业”的座右铭。胡元倓对黄兴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至理名言:“流血革命危而易,磨血革命稳而难。公倡革命,乃流血事业;我办教育,是磨血之人。”彭国钧把“修业”当成自己“磨血”的磨子,以自己毕生心血精力去推动这副磨子[2]

彭国钧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毕业后,受聘修业学校小学部教员,不久加入同盟會,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小学部堂长。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中学部恢复,担任修业学校的校长。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府制廢除,彭國鈞建議原長沙府屬12縣的駐省中學合并於長沙府中學,更名為長郡公立中學,彭國鈞任校長,並當選為國民黨支部評議員。民國次年(1913年)奉派赴日本考察教育,曆時半年,于彼邦辦學經驗,頗有借鑒。民國6年(1917年),教育部以彭辦理修業、長郡兩校卓著成效,獎給三等褒章。南北軍閥混戰時期,彭聯台教育界進步人士,參與反袁稱帝、反對傅良佐、張敬堯毒湘諸役,任省議員,省黨部執行委員。馬日事變時,任反共的“救黨委員會”委員。1936年9月,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特派員[3],中央監察委員,湖南第一屆省參議員,第二屆國民參政員等職。抗戰勝利後,致力於本省農村戰後複興工作,获国民政府胜利勋章,民國35年(1946年),湖南省府呈准教育部,评彭国钧为湖南教育界“五老”之一,尊为教育家,饮誉三湘。民國38年(1949年)春,彭以湖南省教育會理事長名義,電南京國民政府請接受中共和談條件,李宗仁白崇禧程潛去粵代理考試院長,彭與周震鱗聯名電李,挽留程潛主湘,實則求利于和平起義之準備工作。白崇禧在長沙搜捕共産黨人,彭先後保釋掩護多人。中華民國淪陷大陸前夕,彭慮不能見容于新政權,程潛說:“你放心,不要緊。”乃積極參加和平運動。長沙和平解放後,與唐生智周震鱗等致電西南各省軍政當局,呼籲響應和平起義。又與左學謙聯名電廣州國民政府停止轟炸長沙,并親函國民黨湖南省黨部主任委員張炯,勸其歸向人民,密函川湘鄂綏靖主任宋希濂(宋爲長郡學生),勸其率部起義。湖南軍政委員會成立,程潛邀彭任顧問,以老病辭。1951年4月,突以“确系不法”被捕,次年5月,在押解安化途中落水資江逝世,終年七十六歲。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彭国钧生平事迹. [201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2. ^ 修业磨血人:彭国钧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5.
  3. ^ 香港工商日報, 1936-09-08 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