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李石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石樵
出生(1908-07-13)1908年7月13日
日治臺灣臺北廳新庄支廳貴仔坑區
逝世1995年7月7日(1995歲—07—07)(86歲)
 美国紐約州雪城
纪念建筑 臺灣新北市林口區太平嶺墓地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08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1995年)
语言臺語日語華語
职业畫家
配偶周來富
儿女李森(長女)
李阿勉(養女)
李展年(長子)
李美女(次女)
李美惠(三女)
李延年(次子)
李柏年(三子)
李鴻年(四子)
李雅年(么子)
李美智(么女)
学历
受影响于

李石樵臺灣話Lí Tsio̍h-tsiâu[1],1908年7月13日—1995年7月7日),臺灣貴仔坑人(今新北市泰山區),台灣第一代西畫家。其作品早期多次獲得入選「帝展」、「台展」等殊榮,是台灣近代畫家中,少數以思考性畫風見長的一位。終生不輟藝事。

其早期風格以寫實為主,其間有日治時代的意氣飛揚,戰後之初的困頓蹇塞。然秉其個人堅持之「藝術道德」,毅然投注現代抽象畫之探討。1950年代以後受到立體主義的啟示,強調造型簡化並運用反透視的技法,畫面明暗對比強烈。晚年移居美國,以人物群像、風景為主題,粹煉過的造型配以明亮的色彩,力求於客觀表現上提高主觀之色彩之彩度,極力追逐燦爛絢麗,為同輩畫家中最傑出者之一。

生平

[编辑]

李石樵於1908年7月13日出生於臺灣臺北廳新庄支廳貴仔坑區(今新北市泰山區),為李本與胡杏夫婦的第三個兒子,上有長兄李丁照、二哥李雲水、大姊李伴,下有四弟李堆鍛、五弟李國棟、二妹李蕊、么妹李勉。李家務農並兼營碾米場,家道小康。1916年,李石樵與新莊瓊林童養媳周來富結識。[2][3]

求學

[编辑]
楊肇嘉與李石樵(右)合影於臺中圖書館。

1917年,李石樵進入山腳公學校(新莊第二公學校,今新北市立泰山國小)就讀,喜愛繪畫,課業成績優異,長於算術,而被師長所發掘,喻為天才,1922年因天資聰敏,家族會議推介繼續求學,使李石樵自山腳公學校畢業後,考入台北師範學校就讀,開始接觸正規的美術教育課程。受教於石川欽一郎,同年「七星畫壇」成立。李石樵因而參加「台灣水彩畫會」及台北師範學校之「暑期美術講習會」。

1927年,首次以《台北橋》入選第一回台展。同年台北師範學校另新設「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即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身),因此李石樵也轉至「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就讀。並在隔年從第二師範學校畢業,入演習科,隨後以油畫《都市的後巷》入選第二回台展。與自幼定有婚約的周來富結婚。最後經石川欽一郎推薦下,決定赴日投考東京美術學校。11月20日,長女李森出生。

1929年1月3日,李石樵抵達東京,在學長兼好友陳澄波陳植棋的照顧下,進入為考生設置的繪畫研究所,與李梅樹同租宿舍。然而第一次考東京美術學校卻落榜。原依台北第二師範學校校規理應返台義務任教五年,但在石川欽一郎協助後,則賠償400元公費已免除返台任教義務,並取得台北第二師範學校的畢業證書,得以繼續完成留日,追求未完成的心願,隨後李石樵進入「川端畫學校」、「本鄉洋畫研究所」及位於新宿的「同舟社」等三個繪畫研究所鑽研畫技,也曾到吉村芳松的畫塾學習。以油畫《樹蔭下》入選第三回台展,然而同年,女兒李森熱腦症死亡,收養女李阿勉。

1930年,李石樵再度投考東京美術學校,但因正逢該校廢止特別學生制度,競爭更形激烈而再度落榜。作品《編織少女》獲得第四回台展「台日賞」,該獎是由台灣日日新報提供獎金,盼給具有獨特表現的畫家,相當次等特選。1931年3月,次女李美女出生。4月,終考取東京美術學校五年制西洋畫科。10月,以四弟李堆鍛為模特兒之油畫作品《四弟之像》入選第五回台灣美術展覽會,作品《桌上靜物》獲第五回台展「特選·台日賞」。同年摯友陳植棋在台北汐止去世。四弟李堆鍛因腸疾而亡。 1932年3月,因家人染患熱腸病,義女李阿勉死亡,以及胞兄、胞弟、兄嫂、姪兒等家人相繼病故,由於擔心父親與妻子的安危,李石樵決定休學並返台照顧家人,待其父與妻病情好轉,在不顧父親反對與斷絕經濟支援的情況下,李石樵依然堅持返回東京,繼續學業,當年其作品《人物》、《石榴》與《靜物》入選第六回台展,分獲「無鑑查」。

1933年,由於美術學校三年級開始分教授專室上課,李石樵經石川先生的介紹下,入岡田三郎助教室。暑假返台繪製130號巨幅油畫《林本源庭園》,並憑該作入選第十四回帝展。10月,作品《室內》獲第七回台展特選,及由日本大阪朝日新聞社提供獎金所新設之「朝日賞」,同年11月長男出生,為了紀念首次入選帝展而將其取名為李展年,1934年,以作品《畫室內》入選第十五回帝展。作品參加第八回台再度獲得特選。以作品《編號》參加第二屆日本美展。11月10日與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等八人,於臺灣鐵道飯店成立台陽美術協會,但因人在日本故未返台參加儀式。同年楊肇嘉聘請畫家族像,畫資1000元。

1935年,李石樵於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畢業,母校台北師範學校曾聘請返台任教,然李石樵以追求藝術為途,仍單獨留居東京。5月,李石樵參加臺灣教育會館舉行的第一屆台陽美展,當時帝展正值改組爭擾不休,因此李石樵於西洋畫部退出,自組「第二部會展」。10月,以油畫《編物》入選「第二部會展」。作品《桌上果實圖》入選第九屆台展西洋畫科,作品《閨房》獲西洋畫科推薦級畫家榮譽。 1936年2月,《楊肇嘉氏之家族》入選帝展。並以《橫臥裸女]》及《屏風與裸婦》參加第二屆台陽展,接受警方查驗時,警察曾以「立姿可以展出,躺著的禁止展覽」為理由,取消該作的參展權。[4]同年6月14日至23日,《裸婦》參加於東京府美術館所展出的第四回童林社展覽。10月,《珍珠首飾》獲第十回台展「台展賞」,1937年參展第三屆台陽美展,4月24日至26日台中州立圖書館首次舉辦個人展覽。5月,作品移至台中、台南公會堂展出。

「臺陽美術協會」成員於1937年的合影,後排左一為李石樵

1938年,作品《窗邊坐像》入選第二回新文展,李石樵應邀參加府展而展出作品《家族像》。後帶妻兒遷居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町五丁目24番地(今台中市西區)。

1939年,作品《女二人》獲選第二回府展「特選」,榮膺推薦級畫家。次女李美惠出生。1940年4月19日,李石樵於台中州立圖書館首次舉辦個展。6月,陳春德於《台灣藝術》介紹李石樵、楊三郎李梅樹廖繼春陳澄波等五位台陽美協重要畫家。10月,作品《溫室》入選「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覽會」,於第三回府展展出油畫《柘榴》。12月22日為了響應新體制運動,台中文化人士包括李石樵、松本透等人,於臺中州教化會館舉行座談會,擬成立新興文化翼贊團體。同年次子李延年出生。李石樵與家人再度遷居台中州台中市新富町五丁目34番地二樓。

1941年5月22日至6月1日,李石樵的作品入選日本創元社第一回展,並受賞。8月20日,台灣文學雜誌社舉辦的洋畫小品義賣會,李石樵等畫家捐出作品50件。於第四回府展展出油畫。1942年,三男李柏年出生。9月5日,李石樵參展東京創元會展。於第五回府展出油畫《憩》並獲「推薦」。10月,油畫《閒日》入選日本第五回新文展。

1943年5月李石樵由台中北上進行創作。8月31日,以七次入選日本帝展、新文展之優異表現,榮獲新文展「無鑑查(免審查)」的展出資格,為第一位獲此特殊之台灣畫家。於第六回府展展出油畫《坐像》並獲「推薦」。11月,新竹市長委託李石樵製作該市府評清水源次郎肖像畫。完成作品《合唱》。再度遷居台中州台中市梅枝町25番地。

此刻因太平洋戰爭影響,為避船難,李石樵被勸阻返日,因此與家人決定留居台中,以畫肖像畫維生。4月,台陽美協於台北公會堂舉行「十週年紀念展覽會」。6月3日至5日,台灣美術推進會第一回展於鐵道旅館展出,展出包含李石樵等六名畫家的作品。

戰後

[编辑]

1945年,因全台經歷大空襲因素,李石樵全家疏散至霧峰地區,戰後,1946年9月17日,李石樵出席席由「台灣文化協進會」主辦,於台北市中山堂四樓「台灣文化協進會」辦事處舉行的〈美術、音樂座談會〉,同年,以作品《市場口》參加首屆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並擔任省展審查員。四男李鴻年出生。1947年,以《田家樂》參加第二屆省展。四男李鴻年則因病夭折。

1948年,李石樵由台中遷至台北,花費10萬元購買今新生南路二段16巷6號處房屋。台灣文化協進會後設繪畫班於此,開啟「李石樵畫室」,期間曾製作200號巨幅油畫《建設》,1949年,五男李雅年出生。1950年四女李美智出生。1951年經楊肇家介紹合作金庫收購《農家樂》300號巨作品,以作為女兒嫁妝。1952年,李石樵與楊三郎、郭雪湖在馬尼拉舉行三人展。1958年6月13日至17日,再度於台北中山堂舉行個展,展出現代繪畫探索成果,作品96幅。

1960年,李石樵逐漸淡出台陽美展。1963年8月,因食指浩繁,家計負擔沈重乃,因此決定應聘台灣省立師範大學美術系之副教授。1964年,當得知台灣學者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因起草《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而遭到逮捕,李石樵因而秘密創作具有諷刺意味的作品《大將軍》及《避難》。開始嘗試創作具深討性之構成或抽象像。[5]

1969年11月,於台北市松江路世紀畫廊舉行個展,著重破壞舊有的繪畫觀念,排棄非繪畫性的冗雜內容,使繪畫還原到最單純的基本因素,同年11月25日至30日在省立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50幅作品。1972年3月14日起,再度於省立博物館舉辦個展,展出作品34件。

退休

[编辑]

1974年7月,李石樵自國立師範大學退休,8月擔任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兼任教授。11月5日,以李石樵等八位為發起人,鄭世璠負責處理會務籌畫之「芳蘭美術會籌備處」,發出「芳蘭美術會簡章」及入會申請書。1975年3月16日,在李石樵畫室召開會議,報告「芳蘭美術會第一屆展覽會」會務之進展及有關各項事宜。1976年5月,再度於省立博物館舉辦個展。

1977年12月,華南銀行曾將李石樵的《三美圖》與廖繼春的《風景》、楊三郎的《思慕》印製於火柴盒的小面板上,一套三式,作為宣傳之用。然而隔年1月,華南銀行火柴盒上之《三美圖》接獲檢舉為色情之作,認為此宣傳火柴盒有妨害風化之嫌,台灣省政府與高雄市警察局去函,要求華南銀行解釋,因而引起「藝術與色情」的熱烈討論,李石樵得知此事後從美國返台,經過畫家本人及藝術界的澄清與支持後,風波終告平息。

1979年8月,李石樵再度舉辦省立博物館個展。9月與葉火城等十五位中部美術家,於省立博物館舉行第一屆葫蘆墩美術研究會作品展。10月16日至11月3日首次於阿波羅畫廊個展,1981年10月,阿波羅畫廊舉辦專屬畫家特展「李石樵個展」,1982年,李石樵原有新生南路的住家兼畫室,為地主周氏祭祀公業收回而遭到拆除,導致李石樵的私人授課終止,遷居台北市寧安街。7月辭卸教職,旅居美西雅圖與次女李美惠同住。

1980年代期間,李石樵曾多次在阿波羅畫廊舉辦個展,其中1984年9月7日至30展出作品60幅。1986年11月展出作品62幅,12月2日至7日,參加社教館舉行之芳蘭美展第十四屆紀念展。1987年,東之畫廊創立,特闢李石樵專室。1988年10月8日至12月18日,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之辦「沉思、領悟與創作——李石樵的繪畫世界」回顧展,展出李石樵其在1935年至1987年140幅的作品,並出版由白雪蘭所著的《李石樵繪畫研究》。

1991年,李石樵任黃明政籌設李石樵美術館,自資於忠孝東路四段218之7號3樓購買80坪面積,1992年7月12日,李石樵美術館於台北市成立,館藏作品有400件,李石樵親自主持了美術館的開幕典禮,並增購美術館新館80坪。受《新聞週刊》訪問。第一屆李石樵師生美展舉行。蘇富比撤回拍賣仿李石樵《紅衣少女》乙案。同年李石樵之妻周來富過世。

1993年,第二屆李石樵師生美展舉行。續擴充美術館38坪。1994年,第三屆李石樵師生美展舉行。財團法人李石樵美術館基金會成立,李石樵本人捐400幅作品給基金會。 [6]

去世

[编辑]

1995年7月7日下午13點30分,李石樵病逝於美國紐約雪城,獲時任總統李登輝頒褒揚令。8月李石樵版畫由達利藝術中心代理,並於10月應邀在台北市政府11樓名家藝廊展出三個月,李登輝總統在陳水扁市長陪同下,蒞臨參觀,對其畫作證賞有加。9月舉行「李石樵遺作展」。

1996年1月,在台北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展出「李石樵回顧展」12天,前監察院長陳履安與前監委王清峰亦蒞臨參觀。1996年全國文藝季,臺北縣為紀念李石樵一生在繪畫上的成就,推出過盡千帆話新莊活動,3月16日至31日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4月20日至28日在新莊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李石樵回顧紀念展系列活動,藉由展覽、座談、專題演講,來闡述李石樵一生對台灣美術教育的貢獻及繪畫風貌。

故居

[编辑]
泰山李石樵故居
李石樵故居「懋德居」
位置新北市泰山區民生路166號
官方名称泰山李石樵故居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宅第
评定时间2016年3月11日
詳細登錄資料

李石樵於15歲搬離新莊郡新莊街(今新北市泰山)的懋德居,李家使用該建築至1980年代,被經營木材工廠的黃家購買,但是交易時,黃家對於所購買的建築實為李石樵故居一事並不知情,直到無意間看到李石樵名列於在土地權狀上所有權人後,才發現三合院原屬這位此畫家的家族。

當黃家買下懋德居後,決定把工廠建在三合院周邊不破壞建築本體,形成三合院隱身於工廠間的特殊狀況。懋德居推估是在1900至1905年之間落成,可能是出自當年知名工匠吳水、吳海同之手。近年因被納入塭仔圳重畫案的範圍,黃家為了保護古蹟,向文化局提出申請,才讓李石樵故居被世人知情[7]

2016年3月11日,泰山李石樵故居被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8]

作品

[编辑]

早期

[编辑]
1920年代作品列表
  • 《後街》(1926)
  • 《二師範學校》(1926)
  • 《台北橋》(1927)
  • 《都市的後巷》(1928)
  • 《秋》(1928)
  • 《樹蔭下》(1929)
  • 《編織少女》(1930)
  • 《台中公園》(1930)
  • 《二師範學校》(1930)
1930年代作品列表
  • 《四弟之像》(1931)
  • 《桌上靜物》(1931)
  • 《富士山風景》(1931)
  • 《戴頭巾的女人》(1931)
  • 《花》(1931)
  • 《人物》(1932)
  • 《石榴》(1932)
  • 《靜物》(1932)
  • 《林本源庭園》(1933)
  • 《室內》(1933)
  • 《靜物》(1934)
  • 《編號》(1934)
  • 《編物》(1935)
  • 《桌上果實圖》(1935)
  • 《閨房》(1935)
  • 《肖像(巫俊)》(1935)
  • 《橫臥裸女》(1936)
  • 《楊肇嘉氏之家族》(1936)
  • 《屏風與裸婦》(1936)
  • 《紅衣》(1936)
  • 《玫瑰花》(1936)
  • 《裸婦》(1936)
  • 《珍珠首飾》(1936)
  • 《阿婆》(1936)
  • 《帆影》(1937)
  • 《葉老師》(1937)
  • 《窗邊坐像》(1938)
  • 《家族像》(1938)
  • 《靜物》(1938)
  • 《廟口》(1938)
  • 《祼女》(1938)
  • 《風景》(1938)
  • 《女二人]》(1939)
  • 《霧峰風景》(1939)
  • 《山景》(1939)
  • 《甜心》(1939)
  • 《老母》(1939)
  • 《九份》(1939)
  • 《風景》(1940)
  • 《室外靜物》(1940)

中期

[编辑]
1940年代作品列表
  • 《院子裡的小孩》(1941)
  • 《夏日》(1941)
  • 《街景》(1941)
  • 《室外靜物(1941)
  • 《黃牛》(1941)
  • 《石榴》(1941)
  • 《山胞》(1941)
  • 《靜物》(1941)
  • 《溫室》(1941)
  • 《憩》(1942)
  • 《閒日》(1942)
  • 《合唱》(1943)
  • 《父親像》(1943)
  • 《楊夫人》(1943)
  • 《樹林》(1943)
  • 《老伯》(1943)
  • 《閒坐》(1943)
  • 《觀音山》(1943)
  • 《靜物》(1944)
  • 《少女像》(1944)
  • 《人像》》(1944)
  • 《河邊洗衣》(1946)
  • 《蘭花草》(1946)
  • 《少女》(1946)
  • 《田家樂》(1947)
  • 《建設》(1948)
  • 《岳母像》(1948)
  • 《父親像》(1948)
  • 《少年像》(1948)
  • 《花與女》(1949)
  • 《人物》(1949)
  • 《花與少女》(1949)
  • 《雅年》(1950)
  • 《披頭巾的少女》(1950)
  • 《淡水河畔》(1950)
1950年代作品列表
  • 《久陽池影》(1951)
  • 《河口》(1951)
  • 《百合花》(1951)
  • 《少年像》(1951)
  • 《黃白》(1951)
  • 《六角盆》(1951)
  • 《母親像》(1951)
  • 《茶花》(1951)
  • 《秋林》(1951)
  • 《靜物》(1952)
  • 《春日幕色》(1952)
  • 《晴日》(1952)
  • 《蘭花》(1952)
  • 《初夏》(1952)
  • 《暮色》(1952)
  • 《茶花》(1952)
  • 《清遊植物園》(1952)
  • 《春意》(1952)
  • 《靜物-石膏像》(1952)
  • 《風景》(1952)
  • 《植物園》(1952)
  • 《垂揚》(1953)
  • 《石膏像靜物》(1953)
  • 《春朝》(1953)
  • 《翠綠》(1953)
  • 《垂釣》(1953)
  • 《春風》(1953)
  • 《水柳》(1953)
  • 《涼》(1953)
  • 《池塘暮色》(1953)
  • 《少女》(1953)
  • 《玫瑰花》(1953)
  • 《集錦》(1954)
  • 《春晴》(1954)
  • 《夕昭》(1954)
  • 《池塘垂釣》(1954)
  • 《新綠》(1954)
  • 《舊府耶》(1954)
  • 《秋色》(1954)
  • 《新日暮》(1954)
  • 《雨後池塘》(1954)
  • 《春》(1954)
  • 《待春》(1954)
  • 《新竹山林》(1954)
  • 《夕》(1954)
  • 《畫》(1954)
  • 《桌上靜物》(1955)
  • 《雲日》(1955)
  • 《玫瑰》(1955)
  • 《白花》(1955)
  • 《高原》(1955)
  • 《白百合花》(1955)
  • 《玫瑰》(1955)
  • 《老父》(1955)
  • 《植物園》(1955)
  • 《靜物-立體分割》(1955)
  • 《院子》(1955)
  • 《蘭大衛醫師皮膚移植手術》(1956)
  • 《谷關風景》(1956)
  • 《坐像》(1956)
  • 《新緣》(1956)
  • 《垂柳》(1956)
  • 《雨前》(1956)
  • 《朱桌靜物》(1956)
  • 《花》(1957)
  • 《風景》(1957)
  • 《室內》(1957)
  • 《冬日》(1957)
  • 《碧潭》(1957)
  • 《麻竹坑》(1957)
  • 《冬日校庭》(1957)
  • 《溪流》(1957)
  • 《梅花開》(1957)
  • 《天冷》(1957)
  • 《畫室》(1958)
  • 《紅葉》(1958)
  • 《溪底》(1958)
  • 《李花開》(1958)
  • 《父親像》(1959)
  • 《谷關》(1959)
  • 《山崖》(1959)
  • 《山路》(1959)
  • 《室內》(1959)
  • 《畫室》(1960)
  • 《少女》(1960)
  • 《梅花》(1960)
  • 《女》(1960)
  • 《老農》(1960)
  • 《海邊》(1960)
  • 《魚》(1960)
  • 《將軍》(1960)
  • 《結》(1960)
  • 《太魯閣奇岩》(1960)
  • 《白菊花》(1960)
  • 《白百合花》(1960)
  • 《孫中山》(1960)
1960年代作品列表
  • 《候車室》(1961)
  • 《旋律》(1961)
  • 《畫室》(1961)
  • 《靜物》(1961)
  • 《斷崖》(1961)
  • 《風景》(1961)
  • 《百合花》(1961)
  • 《相親》(1961)
  • 《風景》(1962)
  • 《王》(1962)
  • 《夜》(1962)
  • 《作品?》(1962)
  • 《旋律》(1962)
  • 《山岳》(1962)
  • 《花》(1962)
  • 《老農》(1962)
  • 《月夜曲》(1963)
  • 《大地》(1963)
  • 《火山噴火口》(1963)
  • 《眼》(1963)
  • 《金瓜石風景》(1963)
  • 《婚禮》(1963)
  • 《堅強》(1963)
  • 《金柑》(1963)
  • 《丘山》(1963)
  • 《橫貫公路》(1963)
  • 《卓蘭風景》(1963)
  • 《大將軍》(1964)
  • 《避難》(1964)
  • 《生命》(1964)
  • 《團欒》(1964)
  • 《飄》(1964)
  • 《作品》(1964)
  • 《慕》(1964)
  • 《生命的讚美》(1964)
  • 《遊樂場》(1964)
  • 《九份風景》(1964)
  • 《內雙溪》(1964)
  • 《北投》(1964)
  • 《樂園》(1964)
  • 《觀音山》(1964)
  • 《生命的旋律》(1965)
  • 《風景》(1965)
  • 《鐘聲》(1965)
  • 《雙子樹》(1965)
  • 《靜物》(1965)
  • 《採沙場》(1965)
  • 《探險》(1965)
  • 《鐘聲》(1965)
  • 《天祥》(1965)
  • 《船》(1965)
  • 《花》(1965)
  • 《劍潭》(1965)
  • 《雙子樹》(1965)
  • 《室內靜物》(1966)
  • 《窗》(1966)
  • 《靜物》(1966)
  • 《溫泉鄉》(1966)
  • 《女王的化石》(1966)
  • 《同時窗》(1966)
  • 《小港》(1966)
  • 《大鳥與小狗》(1966)
  • 《疊畫》(1966)
  • 《向隅》(1966)
  • 《愛河》(1966)
  • 《大鳥》(國畫,1966)
  • 《漁港》(1967)
  • 《朝妝》(1967)
  • 《元宵》(1967)
  • 《房屋》(1967)
  • 《窗》(1967)
  • 《花》(1968)
  • 《窗戶》(1968)
  • 《都市的成長》(1968)
  • 《夜思曲》(1968)
  • 《形而上的室內》(1968)
  • 《山》(1968)
  • 《稚》(1968)
  • 《城市》(1968)
  • 《三信徒》(1968)
  • 《田園》(1968)
  • 《停》(1968)
  • 《回憶》(1969)
  • 《田園》(1969)
  • 《月出來時》(1969)
  • 《小屋》(1969)
  • 《海邊之家》(1969)
  • 《下午三時》(1969)
  • 《深夜》(1969)
  • 《河》(1969)
  • 《牛》(1969)
  • 《約會》(1970)
  • 《璋璋的夢》(1970)
  • 《璋璋的玩具箱》(1970)
  • 《飛翔》(1970)
  • 《月娘》(1970)
  • 《軌跡》(1970)
  • 《拜月》(1970)
  • 《捉月》(1970)
  • 《月夜》(1970)
  • 《湖邊》(1970)
  • 《母女》(1970)
  • 《頑童》(1970)
  • 《星系》(1970)
1970年代作品列表
  • 《都會之月]》(1971)
  • 《烈日》(1971)
  • 《溪谷》(1971)
  • 《雨後》(1971)
  • 《風景》(1971)
  • 《海邊風景》(1971)
  • 《旅行的藝人》(1971)
  • 《三美圖》(1971)
  • 《汔球公公》(1971)
  • 《太陽》(1971)
  • 《納涼》(1971)
  • 《漁夫的家族》(1971)
  • 《九曲洞》(1972)
  • 《春》(1972)
  • 《魔掌》(1972)
  • 《囍》(1972)
  • 《十字》(1972)
  • 《作品?》(1972)
  • 《桌上》(1972)
  • 《夏海》(1972)
  • 《黃昏的湖邊》(1972)
  • 《走走》(1972)
  • 《清晨》(1972)
  • 《歡》(1972)
  • 《朝日》(1972)
  • 《春》(1972)
  • 《金魚池》(1972)
  • 《大樹下》(1973)
  • 《風微微》(1973)
  • 《曬編》(1973)
  • 《遊賢紀念》(1973)
  • 《百今花與少女》(1973)
  • 《泉》(1973)
  • 《金魚池》(1973)
  • 《母女》(1973)
  • 《芝加哥湖邊》(1973)
  • 《元宵夜》(1974)
  • 《廟會》(1974)
  • 《樹林》(1974)
  • 《蟬聲》(1974)
  • 《日月潭》(1974)
  • 《玫瑰花》(1974)
  • 《我倆》(1974)
  • 《春遊》(1974)
  • 《街景》(1974)
  • 《瀑布》(1974)
  • 《鳳凰城》(1974)
  • 《月》(1974)
  • 《垂釣》(1974)
  • 《玫瑰瓶花》(1975)
  • 《雪景》(1975)
  • 《湖邊小聚》(1975)
  • 《永劫》(1975)
  • 《三美圖》(1975)
  • 《竿》(1975)
  • 《後院》(1975)
  • 《碧潭》(1975)
  • 《費城》(1975)
  • 《浴女》(1976)
  • 《室內》(1976)
  • 《漁港》(1976)
  • 《母與子》(1976)
  • 《城市》(1976)
  • 《費城風雲》(1977)
  • 《費城車站》(1977)
  • 《利蘭校園》(1977)
  • 《公園紅葉》(1977)
  • 《黃葉溪流》(1977)
  • 《百老匯劇場》(1977)
  • 《湘邊眺望》(1977)
  • 《大樹下》(1978)
  • 《風微微》(1978)
  • 《曬編》(1978)
  • 《遊賢紀念》(1978)
  • 《百今花與少女》(1978)
  • 《三美圖》(1979)
  • 《作品(一)》(1979)
  • 《小朋友》(1979)
  • 《遠足》(1979)
  • 《家族》(1979)
  • 《遊艇上》(1979)
  • 《草坪上》(1979)
  • 《面具》(1979)
  • 《淡水風景》(1979)

晚期

[编辑]
1980年代-1990年代作品列表
  • 《風景》(1980)
  • 《碧潭風光》(1980)
  • 《溪谷浴女》(1980)
  • 《郊遊》(1980)
  • 《八美圖》(1980)
  • 《少女》(1980)
  • 《祖師廟前》(1980)
  • 《碧潭》(1981)
  • 《三祼女》(1981)
  • 《浴後》(1981)
  • 《淡水古巷》(1981)
  • 《睡蓮》(1981)
  • 《北投公園》(1981)
  • 《碧潭遊潭》(1981)
  • 《湖邊出浴》(1981)
  • 《閒日》(1982)
  • 《湖邊裸女》(1982)
  • 《百合花》(1982)
  • 《玫瑰花》(1982)
  • 《香蕉園》(1983)
  • 《賽馬場》(1983)
  • 《碧潭》(1983)
  • 《河邊》(1983)
  • 《荷塘》(1983)
  • 《成長中的都市》(1983)
  • 《湖邊祼女》(1983)
  • 《蘋果樹》(1984)
  • 《校園櫻花》(1984)
  • 《芝加哥公園》(1984)
  • 《山路》(1984)
  • 《河邊》(1984)
  • 《溫室花園》(1984)
  • 《玫瑰花園》(1985)
  • 《櫻花》(1985)
  • 《大雪山眺望》(1985)
  • 《馬》(1985)
  • 《大雪山》(1985)
  • 《牛》(1986)
  • 《櫻花》(1986)
  • 《瓶花與果》(1986)
  • 《湖邊小聚》(1986)
  • 《校景櫻花》(1986)
  • 《靜物》(1986)
  • 《湖光秋色》(1986)
  • 《高山的樹林》(1987)
  • 《漁船》(1987)
  • 《八斗子漁港》(1987)
  • 《採草莓》(1987)
  • 《馬》(1987)
  • 《櫻花》(1987)
  • 《樹林》(1987)
  • 《玫瑰花園》(1988)
  • 《濱海風光》(1988)
  • 《陽明山》(1988)
  • 《噴水池》(1988)
  • 《草山》(1988)
  • 《風景》(1988)
  • 《北海遠眺》(1989)
  • 《漁港》(1989)
  • 《白沙灣》(1989)
  • 《浴場》(1989)
  • 《艷陽》(1989)
  • 《基隆港》(1989)
  • 《櫻花樹下》(1990)
  • 《玫瑰花園》(1990)
  • 《鼻頭角》(1990)
  • 《百合花》(1990)
  • 《玫瑰花園》(1990)
  • 《翡翠灣情調》(1990)
  • 《噴泉》(1990)
  • 《繡球花》(1990)
  • 《玫瑰花》(1990)
  • 《蘭花》(1990)
  • 《北海風情》(1991)
  • 《鼻頭角風景》(1991)
  • 《芝加哥雪景》(1991)
  • 《桌上靜物》(1994)
  • 《靜物》(1994)
  • 《碧潭》(1994)
  • 《櫻花校園》(1994)

流行文化

[编辑]

影視作品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石樵的台語文讀Lí Si̍k-tsiâu。然而,台語的「石」字於人名唸讀時較常採用白讀發音 tsio̍h,例如「蔣介石」即讀作 Tsiúnn Kài-tsio̍h。人名採用文讀較常見,但漢字「石」採用白讀卻也是一種慣用法。
  2. ^ 畫時代的延伸---台灣前輩畫家典藏展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4-07.
  3. ^ 一代大師李石樵. [200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0). 
  4. ^ DOMINIQUE CHIANG,SALLY CHANG. 北師美術館《光》特展5大亮點:黃土水《甘露水》經典再現、重建臺灣百年藝術史……. elle. 2021-12-20 [2021-11-10]. 
  5. ^ 張肇烜. 【人心人術】 台灣畫壇的萬米長跑者:李石樵. elle. 2016-06-01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6. ^ 黃, 茜芳. 〈【一位編輯的臺灣藝術小史】嚎啕大哭的李石樵〉. artouch. 202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中文(臺灣)). 
  7. ^ 中國時報2015年09月22日,〈藏107年 李石樵古厝重見天日〉. [2015年10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28日). 
  8. ^ 新北市文化局,泰山李石樵故居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15.

延伸閱讀

[编辑]
  • 台灣文化協進會,《美術座談會》,《台灣文化》,第一卷第三期(1946年12月1日),台北:台灣文化協進會,頁20-24。
  • 《百位美術家談「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上)》,《雄獅美術》,100期(1979年5月),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69。
  • 黃才郎,《年代美展——資深美術家作品回顧》,1982,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白雪蘭,《李石樵繪畫研究》,1989,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 臺灣美術三百年作品展專輯編輯委員會,《臺灣美術三百年作品展》,1990,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
  • 王行恭,《臺展\府展 臺灣西洋畫家圖錄》,1992,台北市:自行出版。
  • 林靖傑,《深廣專訪李石樵的心路歷程》,《新新聞週刊》,1992
  • 李石樵繪;王德育著,《李石樵》,臺灣美術全集(8),1993,臺北市: 藝術家出版社
  • 倪再沁,《李石樵的「田家樂」及「建設」》,《藝術貴族》,第48期(1993年12月),台北市:藝術貴族雜誌社,頁89。
  • 蔡瑞成,《時代的形象-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回顧》,1994,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 台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編輯,《台灣地區前輩美術家作品特展(三)--油畫專集》,1996,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
  • 李石樵著,黃明政主編,林宗興千普黃玉淇攝影,《李石樵畫集》,1996,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 張艾茹應廣勤,《西潮東風-印象派在台灣》,1997,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 李欽賢,《高彩·智性·李石樵》,1998,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998,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