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李舜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舜臣
東亞大學的李舜臣畫像
朝鲜语名稱
諺文리순신/이순신
汉字李舜臣
文观部式Ri Sunsin/I Sunsin
马-赖式Ri Sunsin/Yi Sunsin
表字
諺文여해
汉字汝諧
文观部式Yeohae
马-赖式Yŏhae
谥号
諺文충무
汉字忠武
文观部式Chungmu
马-赖式Ch'ungmu
李舜臣100韓元硬幣
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

李舜臣(韓語:리순신/이순신,1545年4月28日—1598年12月16日),汝谐本貫德水朝鮮京畿开丰(今开城)人,朝鲜王朝名将,谥号忠武。1604年,朝鮮宣祖(李昖)追封其為孝忠仗義迪毅協力宣武功臣[1][2],同列者有權慄元均,加贈德豐府院君。1793年,朝廷追贈其正一品領議政宰相官職。

日本入侵朝鮮时,李舜臣数次在海上战术性擊敗日本人。他改进了龟船,在近海骚扰日本朝鲜征伐军的海上供给,于朝鮮近乎亡國的时刻,让日本知道朝鲜尚有一支抵抗力量的存在,其中闲山岛大捷鸣梁大捷是李舜臣最负盛名的两场海战。1598年,李舜臣在露梁大捷中配合明軍水师作战时,与明军鄧子龍老将军一起担任伏兵角色。日军失败后向外突围时在观音浦遭遇前来封堵的李舜臣和鄧子龍,两位将军不幸双双遇难,死後被朝鲜民族尊为民族英雄。

生平

[编辑]
李舜臣书写的“必死卽生,必生卽死”

1576年,李舜臣武科及第,授權知訓練院奉事。1579年調往咸鏡道參與防禦女真。1586年擔任造山萬戶兼鹿屯島屯田事宜,在此期間與上司李鎰不和,后因女真入侵鹿屯島造成人員傷亡,隨即以延誤戰機過失罪革職,以白衣從軍[3]。不久,受全羅道觀察使李洸舉薦,備邊司任命李為全羅道助防將。1589年,金海都護府使李慶祿向時任左議政李山海推薦李舜臣[4],後者調任井邑縣監[5]。1591年升任珍島郡守,未赴任就升任加里浦僉節制使[6]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前夕,時任右議政柳成龍舉薦李舜臣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7][8]、加封折衝將軍。他改制的龟甲船能攻能防,在近海抵御日本海軍的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592年,時任日本關白丰臣秀吉征伐朝鮮,李舜臣带领朝鮮龟船舰队在玉浦唐项浦泗川闲山岛釜山等地抵抗日军。后因谗言一度下狱。1597年,日本出动14万兵力,水陆并进入侵朝鮮。李舜臣被再次起用,出任三道水军节度使朝鲜语삼도수군통제사。在鸣梁海峡雙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他率朝鮮官兵御敌,反抗日軍。

1598年,他和明朝水師提督陈璘和副总兵鄧子龍共同指挥12艘联合舰队,迎击300艘日本战船,取得露梁大捷[9]。隨著日軍撤退,李舜臣下令全面追擊。此時來自島津義弘艦隊鉤銃的一顆流彈擊中了他的左腋。他感覺這是致命傷,對在身旁的長子和姪兒說:「戰爭正處於高潮 - 穿上我的盔甲,擊戰鼓。不要宣布我死了。」片刻之後去世。其姪穿上他的盔甲,繼續擊戰鼓以鼓勵追擊。此戰朝明联合水师几乎全歼日船,日军死亡以万计。[10]

軼事

[编辑]
  • 李舜臣的刀鞘上刻有:「一揮掃盪血染山河」。

诗歌

[编辑]

紀念

[编辑]

1908年5月2日至8月8日,《大韩每日申报》主笔申采浩以“锦颊山人”的笔名连载《水军第一伟人李舜臣》,对李舜臣进行神话,称东乡平八郎崇拜李舜臣。日本海軍中將佐藤太郎日语佐藤鉄太郎認為,李舜臣與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都是戰術天才,而李的人格在納爾遜之上。[14]英國海軍上將兼歷史學家巴拉德英语George Alexander Ballard認為,海軍史上唯有李舜臣可以與英國名將納爾遜相提並論。[15]

1950年7月,朝鮮设立李舜臣勋章李舜臣奖章,用以授予作战中荣立战功的朝鮮人民軍海军将士。

首尔光化门广场釜山龍頭山公園,建有李舜臣將軍銅像。另外,他的头像也出现在该国的100韩元硬币朝鲜语100원 동전上。

大韓民國海軍開發的KDX-II驅逐艦被稱為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

首爾忠武路全罗南道光阳海域的“李舜臣大桥”也是为纪念李舜臣的历史功绩所命名。[16]

影視形象

[编辑]
年分 作品 演員
2004 不滅的李舜臣 金明民
2014 鳴梁:怒海交鋒 崔岷植
2022 韓山島海戰 朴海日
2023 露梁:死亡之海 金倫奭

家族

[编辑]
  • 祖父:李百祿
  • 外祖:卞守琳
    • 父:李貞,秉節校尉贈純忠積德秉義補祚功臣議政府左議政德淵府院君。
    • 母:草溪卞氏,贈貞敬夫人。
    • 岳父:方震
    • 兄:李羲臣、李堯臣。弟:李禹臣
      • 妻:尙州方氏,封貞敬夫人。
        • 長子:李薈
        • 次子:李䓲
        • 三子:李葂
        • 女,適洪棐。
        • 庶子:李薰
        • 庶子:李藎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宣祖 175卷, 37年(1604 甲辰 / 명 만력(萬曆) 32年) 6月 25日(甲辰).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2. ^ 宣修 38卷, 37年(1604 甲辰 / 명 만력(萬曆) 32年) 6月 25日(甲辰).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3. ^ 宣修 21卷, 20年(1587 丁亥 / 명 만력(萬曆) 15年) 9月 1日(丁亥).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4. ^ 宣祖 23卷, 22年(1589 己丑 / 명 만력(萬曆) 17年) 1月 21日(己巳).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5. ^ 宣修 23卷, 22年(1589 己丑 / 명 만력(萬曆) 17年) 12月 1日(甲戌).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6. ^ 宣修 24卷, 23年(1590 庚寅 / 명 만력(萬曆) 18年) 8月 1日(庚午).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7. ^ 宣祖 25卷, 24年(1591 辛卯 / 명 만력(萬曆) 19年) 2月 13日(庚辰).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8. ^ 宣修 25卷, 24年(1591 辛卯 / 명 만력(萬曆) 19年) 2月 1日(戊辰). [201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9. ^ 在面對日軍的入侵時,朝鮮名將李舜臣都做了哪些努力?. 互動頭條.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 (中文(臺灣)). 
  10. ^ Samuel Jay Hawley. The Imjin War: Japan's Sixteenth-century Invasion of Korea and Attempt to Conquer China. Royal Asiatic Society, Korea Branch. 2005: 549–550 [2019-01-29]. ISBN 978-89-95442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英语). 
  11. ^ 11.0 11.1 11.2 李岩; 徐建顺、池水涌、俞成云. 《朝鲜文学通史》.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9月. ISBN 978-7-5097-1511-6. 
  12. ^ 12.0 12.1 12.2 韦旭昇著. 《韩国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ISBN 978-7-301-14042-0. 
  13. ^ 400年的因緣──入籍朝鮮的明朝將領杜師忠. 大紀元. 2017-10-16 [2023-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14. ^ 佐藤鉄太郎. 帝国国防史論日语帝国国防史論. 1910年: 399. (日語)
  15. ^ George Alexander Ballard. The Influence of the Sea on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Japan. E.P. Dutton. 1921年: 66. (英文)
  16. ^ 韩正式以历史人物命名桥梁表纪念 接轨国际社会. 环球网. 2014-04-04 [2015-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參閲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 乱中日記――壬辰倭乱の記録平凡社[東洋文庫]。全3卷。 (日語) ISBN 4-582-80678-3 , ISBN 4-582-80682-1 , ISBN 4-582-80685-6
  • The Influence of the Sea on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Japan (1921) ISBN 0-8371-5435-9 (英文)
  • War Diary (Nan Jung Il Gi), the autobiographical diary of Admiral Yi Sun-Sin (英文)
  • Choson Joong-Gi, Noon-Eu-Ro Bo-Nen Han-Gook-Yuk-Sa #7. Joong-Ang-Gyo-Yook-Yun-Goo-Won, Ltd. Copyright 1998. (英文)
  • 澤堂先生別集·統制使贈左議政李公諡狀
  • 潛谷先生遺稿·李統制忠武公神道碑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