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鼎
外观
沈有鼎(1909年—1989年),字公武,上海市人,中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生平
[编辑]祖籍江蘇吳縣。中学时对逻辑学有兴趣,就讀清华大學,師從金岳霖,曾因不參加早操,被記七次小過,差點被开除学籍。[1]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取公费留美,1931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精通數理邏輯。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抗战初期,沈有鼎在南岳衡山,和闻一多、吴宓、钱穆共居一室,“平日皆孤僻寡交游”。沈常喃喃自语,經常被吳宓斥責。[2]吴宓對沈的印象極差,認為“其为人极可鄙。毫无情感,不讲礼貌。衣污且破,服装如工人。饭时则急食抢菜,丑态毕宣。置父与妻于不顾,而惟事积钱。”。[3]沈本人先後留美、留德,懂英、德、法、俄及拉丁、希腊等多國语言,对《墨经》有極深入之見解。1954年在光明日报上连载《墨辩的逻辑学》。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勞動,沈有鼎生活不能自理,有事還要寫信問妻子,走路緩慢而沉重,“好像永遠在思考學問”。[4]
1989年去世。
著作
[编辑]著有《有集類的類悖論》、《兩個語義悖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