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番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番仔闽南语番仔白話字hoan-á臺羅huan-á 客家话番仔四縣腔客拼fán è[1],是漢族用來稱呼「外地人」或「外國人」之稱謂,後延伸用於形容語言不同或無法溝通之人,考究「番」字本義係舊時漢人對外國的稱呼。如:。或外國的、外族的。如:「番邦」、「番船」、「番茄」、「番椒」、「番薯」。故「番」並不特指某單一民族。印尼華人新加坡華人菲律賓華人馬來西亞華人等皆以番仔稱呼非華裔東南亞人[2]台灣日治時期閩南裔台灣人也以番仔稱呼身為統治階級日本人,對於藝妓則稱其為番仔雞hoan-á-kue);至於日本人妻則稱之為番仔酒矸hoan-á chiú-kan),意思為外國的酒瓶。[3]台灣,閩南及客家族群曾經廣泛地以番仔概括稱呼原住民,並以番仔王Hoan-á-ông)稱呼大肚王國白晝王[4][5]檳城,番仔被用於稱呼馬來族,而紅毛吉零仔則被分別用於稱呼歐洲人坦米爾人[6]

此外,由於文化接觸與融合,許多西洋傳入東方的物品皆以番仔做為形容詞形容之,例如番仔火hoan-á-hé)、番仔油hoan-á-iû)、番薑hoan-kiuⁿ)、番仔樓hoan-á-lâu)、番仔字hoan-á-jī)、番仔幔hoan-á-moa)等等。[7]

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認為要避免用「番仔」來稱呼原住民[7],而《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則尚未跟進。

過去漢人也以類似的用法稱呼來自北方的蒙古入侵者。基本上,在漢語的語境裡「番」這個漢字即蘊藏著野蠻人的意涵[8]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臺灣客家語常用辭典
  2. ^ Tong, Chee Kiong. Identit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Springer. 2010: 231. ISBN 978-90-481-8908-3. 
  3. ^ Huang, Junjie. 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1895-2005.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6: 164. ISBN 978-0-7658-0311-5. 
  4. ^ 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卷4期,頁184
  5. ^ Katz, Paul R.; Murray A. Rubinstein. Relig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ies.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279. 
  6. ^ DeBernardi, Jean Elizabeth. Penang: rites of belonging in a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1 April 2009: 262. ISBN 978-9971-69-416-6. 
  7. ^ 7.0 7.1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6-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8. ^ 西拉雅語只是睡著了,請和我們一起喚醒它!.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