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秋津移民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秋津村

秋津村,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之一,位在台灣台中州北斗郡沙山庄(今彰化縣芳苑鄉)草湖,面積達數百公頃,主要為來自九州熊本佐賀鹿兒島的日籍移民,人口約784人。

介紹

[编辑]

秋津村在成立當時之名稱為「沙山村」,由於此名稱易讓人以為移民村在庄役場所在的沙山,所以由殖產局和臺灣農友會共同舉行了新村名選賞募集活動。在1936年8月,由時任總督中川健藏在多個候選名稱中,選定「秋津村」作為新的村名,其他候選的名稱則有常盤村、豐里村、御國村、圖南村、靖國村、八洲村、鹿島村、照國村[1]。秋津村的土地原劃定為保安林,後來在解除保安林之限制後,於1932年成立沙山村,是台中州最早設立之日本移民村,其下分為六個聚落,分別是東口、南原、中平、山北(三十戶仔)、川邊(二十七戶仔)、川合(十戶仔)。日籍移民至該地後,利用高科技水利等農業技術開墾,將俗稱「溪底」的荒埔改良成為多畝農田,每戶約有5.65甲的土地。

1935年4月設立沙山尋常小學校,1937年增設高等科,成為秋津尋常高等小學校(今 草湖國小)。1938年11月,秋津青年訓練所開設,1939年6月改制為秋津青年學校。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後,移民村結束,日籍移民全數返鄉,秋津村也被改名為國光村,旋即又被分成文津村新生村,隸屬芳苑鄉,所留農地,多於公地放領後仍成為耕地。

移住戶數

[编辑]
  • 1932年:18戶
  • 1933年:18戶
  • 1934年:20戶
  • 1935年:90戶
  • 1936年:10戶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北斗郡の移民村を秋津村と改名 懸賞で募集した候補中から 中川總督が決定. 臺灣日日新報. 1936-08-28. 
  • 林呈蓉,《日本人的臺灣經驗-日治時期的移民村》,2004年,台北,台灣歷史學會。
  •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以官營移民為中心(1909-1945)》,2001年,新店,國史館,2001。
  • 田里維章,《戰時下臺灣の生產增強》,1943-06-08,臺南市,株式會社小出書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