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原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綠洲山莊

原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又名綠洲山莊,成立於1972年,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之一,位於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流麻溝2號(今將軍岩20號)。1987年裁撤後,在民主化之下獲得保留,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歷史

[编辑]

1970年「泰源事件」發生後,當局決定將政治犯集中綠島監禁管訓,各軍事監獄監獄長一職一律以憲兵官科軍官擔任。1970年9月,總統蔣中正核定以泰源感訓監獄第二、三期工程款,移充興建綠島新監之用,1972年新監完工,名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1]:209 4月23日晚上開始,國防部將泰源感訓監獄內的170名政治犯移監,24日下午抵達綠洲山莊。4月29日凌晨,再將警備總部軍法處看守所(俗稱景美看守所)的131名政治犯運送至基隆碼頭,搭乘艦艇至5月2日才抵達達綠島山莊。合計關押的政治犯共301人,從泰源感訓監獄移來的住在一區,景美看守所移來的則住在四區,但也有人被關禁在六區,如林水泉施明德柯旗化柏楊、張啟堂、郭振純、陳三旺、陳三興、陳永善、陳明發、黃英武、黃精義、蔡財源、蔡寬裕、鍾謙順等人。[2]:2-4

1975年,蔣中正過世後,中華民國政府頒布減刑條例,政治犯如非共產黨者減其徒刑三分之一,由各監獄長官呈報假釋,致使有許多政治犯提早出獄。1987年,台灣省解嚴,國防部所屬監獄改組,不能再關押非軍人身分的政治犯,當時綠洲感訓監獄只剩不到40名政治犯,這些刑期未滿者移監到法務部設在綠島的綠島監獄(崇德新村),並裁撤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2]:13

組織編制

[编辑]

國防部雖派憲兵司令部管理各軍事監獄,但仍授權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督導節制,首任監獄長為憲兵上校鄭顯亞,之後的黃守中、邱殿川、趙文光亦為憲兵上校。

  • 監獄長室:監獄長(上校)、副監獄長(上校)、侍衛士。
  • 政戰室:主任(上校)、監察官、政治作戰官、輔導員、保防官、文書士。
  • 第一科(行政財務科):科長(中校)、監獄官、人事官、行政官、文書官、經理補給官、資料管理官、預財官及其他士官。
  • 第二科(憲兵科):科長(中校)、監獄官、監獄士(一個中隊)。
  • 通訊組:組長(上尉)、無線電修護官、無線電場務士、有線電話務士、通信兵。[1]:209-210、246-247

建築

[编辑]

綠洲山莊建築形式最特別之處為押房四周是高聳的圍牆,圍牆四周設置五座崗哨,哨兵全天24小時輪流監控所有政治犯。圍牆外為行政中心,是監獄長及軍士兵的辦公場所。圍牆內則為政治犯的活動空間,押房為二層樓十字形建築,外型類似綠島椰子蟹,綠島居民故以椰子蟹俗名八卦稱其之「八卦樓」。八卦樓每層劃分四區關押政治犯,二層樓八區共有112間押房。此外,圍牆內尚有禮堂、醫務室及戒護中心等建築。[1]:209

感訓教育

[编辑]

關押在綠島感訓監獄的政治犯有紅白之分,紅派贊成中國統一,具有大中國意識,如林書揚陳明忠等人;白派主張臺灣獨立,具有臺灣意識,如王幸男、黃坤能、楊金海等人。兩派雖然政治立場分明,但彼此仍能表面和諧,互相尊重,惟碰到統獨問題,仍時常針鋒相對。[3]:622政治犯依規定星期一需上政治教育,獄方根據學歷分為初級、高級班,統一在禮堂由國民黨退休將領講授國父遺教、三民主義等課程。星期一也要交一篇心得報告,但政治犯多敷衍了事,如寫「今天心情不好,無從下筆」、「感冒」、「太熱」就交卷。[3]:620

由於獄方政治課程內容貧乏,徒具形式,所以政治犯在押房的大部分時間,皆做自己的事情,如楊碧川回憶許多時間是跟政治犯前輩學習,當時有人教他日文及馬克斯思想,以及借他英文版的柏拉图著作《共和國》,他趴在押房地板利用一個月的時間,把整本書抄了一遍。[4]柏楊則是利用早上吃剩的稀飯,將其塗在報紙上並合併黏成紙板,在狹小的押房空間,每天背靠牆壁坐在地下,在雙膝的紙板上完成《中國人史綱》等書。[5]:299、312、313

雖然如此,獄方非常重視政治犯出獄前所寫的感訓心得,要求出獄前須依照獄方規定寫感訓心得,內容常依官方盼望,將自己寫成痛心自責、擁護領袖的悔過之徒。若獄方認為政治犯思想仍未改造,或找不到保人,則在出獄當天出監獄大門時,重新逮捕,並關進隔壁的綠島地區警備指揮部第六中隊,管訓期限是三年,但可多次延長,導致有人囚禁二十餘年,獄方常常警告政治犯:「我沒辦法教你出獄,但我有辦法教你坐牢做到死」。[5]:319-320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謝英從. 戰後臺灣東部地區政治犯監獄成立始末研究. 《臺灣文獻》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9-12, 70卷 (4期). 
  2. ^ 2.0 2.1 陳儀深主持. 《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綠洲山莊(八卦樓)文史資料調查研究成果報告」》. 台中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8: 13. 
  3. ^ 3.0 3.1 曹欽榮訪問,陳淑玲記錄. 高金財先生訪談紀錄. 陳儀深、曹欽榮 (编). 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 新北市:臺北市: 國家人權博物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20. 
  4. ^ 陳儀深. 楊碧川先生訪談紀錄. 黃龍興 (编). 《白色跫音: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第一輯》. 新北市: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2011: 168–169. 
  5. ^ 5.0 5.1 柏楊口述;周碧瑟執筆. 《柏楊回憶錄》. 臺北市: 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6.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