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剪黏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漢字 | 剪黏 |
台語羅馬字 | tsián-liâm |
臺灣的剪黏起源自中國福建、廣東一地,但「剪黏」一詞為臺灣本地稱呼,閩粵少用,如廣東稱為「嵌瓷」[1],此外還有聚饒、貼饒、扣饒等稱呼[2]:25。剪黏為一種建築裝飾技術,多用於寺廟、屋宅的屋頂主脊或水車堵上[1]。
剪黏是由「剪」與「黏」兩個動作組成的名詞,「剪」指的是裁剪陶瓷片、玻璃片成為需要的樣子,「黏」則是指將這些處理過的材料黏在已有雛形的泥灰表面上[2]:22。由於剪黏相比交趾陶便宜,且保存期限久,製作相對簡便等因素,傳入臺灣後廣為接受[2]:28。
歷史
[编辑]臺灣漢人移民來臺初期,因經濟能力有限,只能使用價格較低廉的灰塑裝飾屋頂[2]:27。隨著社會發展,在清康熙年間已能招募唐山匠師渡海來臺,如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已記載水仙宮屋頂精美的裝飾出自潮州工匠之手[註 1][2]:27。而到清道光中期後,因為社會變遷,宮廟建築規模也受到了影響[2]:30。清光緒時期,宜蘭已有兼作瓦作、土木的剪黏師傅,如楊阿慶、阿元師、土水龍等人[3]:20。
臺灣日治時期,1910年已有唐山匠師柯訓前來臺灣工作[3]:20。據姚自來(匠師洪坤福弟子)的說法,在柯訓來臺前,臺灣沒有專業的剪黏師傅,是由土木師傅兼職[3]:20。日治時期中期的1930年代,是臺灣剪黏發展高峰期,此時來臺的剪黏匠師,以「南何北洪」的何金龍與洪坤福為代表[2]:32。此外這時期也有活躍的臺灣本土的匠師,如臺北的陳豆生、臺南安平的洪華等等[2]:33。然而隨著後來皇民化運動的開始,臺灣傳統宗教受到打壓,一些寺廟建築也到破壞[2]:34。除了唐山匠師離開,臺灣匠師也受到波及,暫時改行[2]:34。
二次大戰結束,民間經濟逐漸恢復後,信徒們開始有餘力重建暫時受損的寺廟[2]:34。而由於有著大量的需求,促進臺灣剪黏行業的榮景[2]:34。而後由於淋搪材料(預先製好的瓷質組裝部件)的出現,使得剪黏匠師出現了分工,分成工廠設計者與現場拼貼者[2]:43。然而也導致傳統剪黏中「剪」的部分消失,1980年代之後入行的業者,大多不懂以前的剪裁、拼貼技巧,只懂得使用淋搪材料來組裝[2]:44。
材料變遷
[编辑]最初剪黏所使用材料是瓷杯碗,早期多由唐山進口而來,而到了日治時期則變成使用來自日本的瓷器、咖啡杯[2]:37。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物資缺乏,匠師們只能到瓦礫堆與垃圾場找破瓷器或性質相近的材料使用[2]:38。臺南佳里的匠師王石發曾經在下營茅港尾觀音寺工作時,直接拿玻璃瓶上色後打碎使用來替代[2]:38。
在傳統材料不敷使用的情況下,剪黏匠師開始與玻璃業者合作,請玻璃業者製作專門用於剪黏的彩色玻璃球來使用[2]:38。由於玻璃較傳統瓷片容易施工等因素,很快就成為剪黏匠師們愛用的材料[2]:38。例如1956年王石發、王保原父子要仿作、修護佳里金唐殿何金龍的剪黏作品時,就曾前往艋舺清光玻璃工廠訂購玻璃球[註 2][3]:23。然而由於玻璃材質的剪黏雖然美觀,卻不耐日曬雨淋,容易斷裂脫落,且隨著人力成本提升,最後使得淋搪出現取代了玻璃[2]:39。所謂淋搪,指的是預先燒製的剪黏部件,在施工現場匠師不用裁剪,直接組裝即可[2]:41。跟交趾陶之間的差異在釉藥不同,淋搪的釉藥耐高溫,通常只要進窯燒製一次即可[2]:41。
1970年代到1980年代期間,淋搪大多出現在北部廟宇,南部地區還是使用玻璃材質,後來逐漸擴大使用範圍[2]:42。由於淋搪有耐久、耐高溫、色澤鮮豔、施工快速等優勢,被匠師大量採用[2]:42。但是淋搪的出現,也使得剪黏中「剪」的部分消失,故學界對於淋搪帶來影響以負面居多[2]:44。
而在隨著臺灣社會對於古蹟修復逐漸重視,一些古蹟廟宇的修復被要求以傳統技法施作,而有供剪黏用的「仿古瓷碗」出現[2]:45。仿古瓷碗有多種色彩,且厚薄一致,利於裁剪[2]:45。
匠師傳承
[编辑]何金龍系統
[编辑]何金龍被歸類為「潮州派」的匠師,作品多在臺南地區,授徒不多[2]:173。其徒弟包含二個兒子何海洲、何海瑤,還有陳子秋、王維單、楊清泉、周俊興、陳如遜、王石發等人,其中只有王石發是臺灣人[2]:189。
王石發雖然收過多名徒弟,但因其教學嚴格、脾氣不好,最後只有長子王保原傳承其技藝[2]:191。王保原則先後收有9名徒弟,分別是蔡根富、呂興貴、楊勝波、黃幸雄、劉水藤、蘇榮忠、吳益[註 3]、蘇金亭[註 4]、蔡賢瑞[註 5][2]:201,但因為各種因素,其弟子雖各有所長但已不像傳統匠師全能[註 6]。這幾名弟子傳承情形如下[2]:209、210:
- 蔡根富[註 7]:傳授紀正燿
- 呂興貴[註 8]:傳授呂明鑫、呂明山
- 楊勝波[註 9]:傳授楊銓光、楊銓展
- 黃幸雄[註 10]:傳授林宏興、黃萬寶
- 劉水藤[註 11]:傳授顏基村
- 蘇榮忠[註 12]:傳授蘇榮進、林志明、林志鳳、陳學士、蘇榮國、姚永豐
而在王保原的再傳弟子中,以黃萬寶成就最為出色,曾與鄭勝台、陳朝鐘被讚譽為臺灣剪黏界青壯派三大名師[2]:211。但在2011年4月病逝,得年50歲[3]:69。而在逝世前,曾收有5名徒弟[2]:210、211。
洪坤福系統
[编辑]洪坤福被歸類為「泉州派」的匠師,作品多出現在臺灣中北部,傳徒多人[2]:173。洪坤福是柯訓的弟子,並隨他於1908年來臺,參與北港朝天宮及朴子配天宮的工作[2]:225。1918年洪坤福再次來臺參與大龍峒保安宮的工作,在這次工程中他以東山門「甘露寺」作品與臺灣匠師陳豆生的西山門「鳳儀亭」對場作一事聲名大噪[2]:225。洪坤福的弟子有所謂的「五虎將」,分別是陳天乞、張添發、陳專友、姚自來、江清露,此外還有劉藤、梅菁雲等人[2]:227-230。其中洪坤福在臺灣的首位弟子是梅菁雲,在臺灣最後的弟子是江清露[2]:229、231。
洪坤福的再傳弟子如下:
- 陳天乞:陳清富、邱重義、陳世仁、楊瑞西[2]:227。
- 張添發:張福良、李天祿、何茂桐、楊金盾等人[2]:227。
- 陳專友:黃生傳、陳義雄、林金瑞、黃英坤、李世逸等[2]:228、233。
- 姚自來:姚榮次、徐俊三、徐明河、張水龍、沈石友、謝振發、張寶國、李東模、沈金城等[2]:229。
- 江清露:江益聰、江益察、江益照、江益時、江學博、江嘉雄、許哲彥、陳炳存、邱耀賜、鄭盛宏等[2]:230。
- 劉藤:詹敏山、劉小野、劉振成、劉國顯[2]:230。
- 梅菁雲:石連池、石金和、林萬有[2]:231。石連池與林萬有對嘉義新港剪黏界影響巨大[2]:231。
洪坤福第四代弟子中,林再興(石連池弟子)曾獲選國家重要民族藝師[2]:231。陳三火(李世逸弟子)則是洪坤福系統在臺南地區的重要傳人[2]:233。
洪華、葉鬃系統
[编辑]葉鬃是臺南安定港口人,為洪華弟子,其成就後來甚至取代師父,成為臺南剪黏匠師中的重要人物[2]:263。洪華是清末安平人,師承不明,正式的弟子有葉海風、葉鬃、洪順發三人[2]:261。洪順發所傳弟子有黃順安、潘英章、蔡廣、洪英傑(洪順發子)[2]:262。
葉鬃傳徒有兒子葉進益、葉進祿,此外還有葉進財、葉進漢、葉進丁、陳國璋、王炳坤、王萬得、洪振瑞、葉和元、劉和川、李柏、王為等人[2]:268。其中李柏是葉鬃的連襟,他再傳給兒子李文忠、李文定、李文慶,李文忠再傳給李金章、戴明宗[2]:268。
而在葉進益這邊的傳承,則有王朝富、洪石玉、廖再順、李明春、姜慶福、王秋良、侯錦裝、黃天化、李永棟、李春興等[2]:271。其中王朝富再傳給洪倉聲、洪俊耀、張年昇、郭朝宗,而洪倉聲再傳給王國閔[2]:271。葉進益弟子洪石玉則傳承給洪紹輝、洪新南、黃德耀[2]:272。葉進益弟子廖再順則傳承給洪瑞福、洪玉寅、黃信凱[2]:272。
葉進祿這邊的傳承,則有兒子葉明山、葉明吉,還有黃春泰、江春祥、周枝勇、劉文通、潘豐富、潘枝來、潘順松、陳玉新等人[2]:283。
周老全系統
[编辑]周老全為清末安平人,師承不明[2]:301。其弟子除兒子周國材、周金皮、周阿川外,還有陳清山、王海風、王海綻等人[2]:301。王海風、王海綻兄弟所傳的弟子有鄭得興、王明城[2]:301。
註釋
[编辑]參考來源
[编辑]- ^ 1.0 1.1 李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遠流. 2003-07-01: 131. ISBN 957-32-4957-X.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陳丁林. 《臺南剪黏工藝研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6-05: 174–189. ISBN 978-986-04-8648-3.
- ^ 3.0 3.1 3.2 3.3 3.4 3.5 黃秀蕙. 《巧手天成──剪黏大師王保原的尪仔人生》.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1-11. ISBN 978-986-02-9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