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色彩飛現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色彩飛現象
外部圖片链接
image icon 實際顯示的內容:首先在螢幕頂部顯示一個藍點,然後顯示一段空白的螢幕。最後,在螢幕底部顯示一個紅點。
外部圖片链接
image icon 受試者報告看到一個點從頂部移動到底部。點在其路徑的中途改變顏色。

色彩飛現象(英語:Color phi phenomenon)指的是在顏色相異的對象之間誘發似動運動時,似動對象會突然在途中改變顏色的現象。這是心理學家保羅·科勒斯(Paul Kolers)和邁克爾·馮·格呂瑙( Michael von Grünau) [1]所描述的一種感知錯覺,透過序列化英语Seriation (semiotics)的靜止圖像產生對運動的無體感知(disembodied perception)。色彩飛現象是飛現象的複雜版本,科勒斯和馮格呂瑙最初是為了回答哲學家納爾遜·古德曼所提出的問題「顏色改變會對飛現象造成什麼影響」而研究此現象。

經典的飛現象實驗有一位觀看螢幕的參與者,實驗人員會接連在螢幕上投射兩個圖像。第一張圖像在幀的頂部描繪了一個藍點。第二幅圖像則在幀的底部描繪了一個紅點。圖像可快速地連續顯示,也可以每幀觀看幾秒鐘。在兩個圖像都投影完之後,實驗者會要求觀看的人描述他們所看到的內容。

如果兩個圖像結合某些間隔和計時的條件,觀看的人會報告在兩點的間隔中感覺到運動。第一點會似乎開始移動,然後「在其虛幻路徑的中間突然改變顏色」。


哲學意義

[编辑]

色彩飛現象的存在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哲學問題。當要求受試者描述其經歷時,他們會報告顏色會在第二個點呈現之前就突然改變。然而實際上,受試者不可能真的有這種顏色變化的經驗。

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利用了色彩飛現象反駁笛卡爾唯物主義哲學。 [2]

參見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Kolers, Paul A.; von Grünau, Michael. Shape and color in apparent motion. Vision Research. 1976, 16 (4): 329–335. ISSN 0042-6989. doi:10.1016/0042-6989(76)90192-9. 
  2. ^ Dennett, Daniel Clemen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1. ISBN 978-0-316-18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