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西南反共救国军第103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南反共救国军第103路,或称中华反共救国103路,是以原马家军成员马良为首的一支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效忠中华民国政府的武装。成立于1952年3月,最多时有2000余人。195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动10个的兵力围剿。4月主力被解放军消灭,5月18日马良被俘。

队伍组建

[编辑]

马良,曾任临夏民团团长、参议和马步芳青海保安团团长。建国后被中共政府留用,1951年马良在临夏组建了秘密组织“西北革命同盟会”,同年4月,在和政县南乡组织暴动,失败后带着三个儿子潜入甘南州碌曲县[1]

1953年3月底,马良在西仓新寺正式打出了“103路”的招牌,招兵买马,扩充队伍。1952年5月[註 1]蒋介石派特工与他聯絡,並任命他為西南反共救国军第103路軍司令,6月,袭击岷县洛大乡政府,杀掉乡长[1]。8月,中華民國政府对他进行了7次空投,投放了弹药、无线电和黄金等物资[註 2]。10月13日,杀死夏河县博拉区政府秘书王维勤和县公安局审讯股长刘兴德[1]

与解放军作战

[编辑]

1952年10月,解放军西南军区抽调5个团的兵力,协同西北军区剿匪作战。11月底,马良队伍扩充至700余人,编为8个纵队。12月,马良部队参谋长马振中率领110余人在西仓阿木去乎的公路上袭击解放军运输车队,打死5人,抢走全部军用物资[1]

1953年2月,西北军区和青海省果洛支队共10个团的兵力,围剿马良部队。3月29日,马良在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西山与解放军骑一师激战3小时后溃败,损失300余人。马良当天带300余人撤离至若尔盖县班估地区,五纵队主张到南坪一带去,而二队主张到青海去投靠马元祥,最终决定去南坪。马良不愿去南坪,当天晚上带领三个儿子和其他部下共19人向青海出发打算投奔马元祥,行至阿坝附近因解放军和民兵四处搜捕散匪,且买不到粮食,只好返回碌曲县郎木寺一带潜藏[1]

唐克战斗后,一纵队司令马虎山(马仲英姐夫)带领200余人撤至白河以北的巴地树林隐藏,4月15日转移至若尔盖县东北部降扎时被11师33团发现并追击,当日下午被33团2营追上,经6小时激战,队员一小部分逃入花尔干山丛林中,百余人在马虎山率领下向北逃至临夏境内被解放军33团和11师追击部队歼灭[1]

4月8日晚,独立第七纵队司令敏海峰在甘南州迭部县达拉沟遭到公安11团2营进攻,激战4个小时后撤向阿米塘地区,阵亡15人,4人被俘。4月11日,被驻阿米塘的32团一营发现后撤离。后在碌曲县双岔附近,补给处长马全喜率领43人向西仓驻军投降,敏海峰带领剩下18名亲信继续躲藏。4月底,在临潭西道堂教主的劝说下,敏海峰向政府投降[1]

马良被俘

[编辑]

5月7日,马元祥的主力在青海被消灭,马元祥、马步祥等5人被击毙。5月初,得知马良潜伏在郎木寺东南方向70多里的山林中,骑一师和33团立即派兵前往搜剿,但两次都扑了空。5月16日骑一师侦察得知马良隐藏在拉勒山里,但17日搜剿又没有找到。此时有牧民说给马良提供给养的劳保住在热里部落帐圈内,部队经一夜急行军于18日拂晓赶到热里部落,找到了劳保。劳保起初不肯吐露真情,解放军许以1000块白洋,劳保说出实情并引导部队至马良藏身处,包括马良、马硕卿在内的6人被俘,4人阵亡,4人潜逃[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碌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碌曲县志》.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年: 325-327. 
  2. ^ Hsiao-ting Lin. 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 Taylor & Francis. 2010 [2010-06-28]. ISBN 0-415-5826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1. ^ 一说2月[1]
  2. ^ 一说CIA那曲向马良空投[2]:xx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