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春秋時期晉文侯青銅鎛,山西博物院

(拼音:bó)是一种形制接近于的乐器,不像鐘口呈弧状,为平口。鎛體型比鐘大,器身横截面为橢圓形(或趨向於橢圓的合瓦形)。早期鎛兩側多有鳥雲形、虎形、或者夔形的“翼”[1],裝飾華麗繁複。

鎛最早出現在商朝,春秋早期達到巔峰,沒落於春秋中後期,在戰國末期被鈕鐘融合[1]。最早的鎛出現在南方地區,之後流行於大江南北。

现在發現的鎛有三件铭文上自名為镈,即紷鎛(春秋中期,齐国),叔夷鎛(春秋晚期,齐国),邾公孙班镈(春秋晚期)[2]。其他的鎛形製像鎛,而在铭文中称为鐘。

早期的鎛

[编辑]

鎛出現於商朝末期。它是青銅樂懸中,出現較早的樂器,形製複雜,裝飾華麗。從形製上看,它與夏代,商代銅鈴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早期的鎛腔體多成橢圓形,或帶長方的橢圓形。

鎛最早出現於南方古越族的活動區域。此時南方的音樂學水平和冶金工藝並不低於,甚至在某些方面高於北方的中原地區。隨後在北方的中原地區出現。

最早的鎛,是江西新幹縣大洋洲殷代後期大墓出土的渦紋獸面紋鎛(單件),年代大约是殷墟中期后段(约公元前1100年左右)。

最早北方的鎛,有1985年出土於陝西眉縣馬家鎮楊家村窖藏的虎脊鎛(西周中期),1890年出土於陝西岐山法門寺任家村的一處西周窖藏的克鎛(西周晚期)。

早期的鎛造型構思奇特,紋飾設計繁縟華麗,製造上需要極其高超的技術。後世的鎛與之相比,除了形體增大外,裝飾反而出現簡化的趨勢。

中晚期的鎛

[编辑]

春秋中期前後前後,鎛在中原地區有了較大的發展。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各諸侯藐視周室權威,製造出更大,音樂性能更好的鎛。

體型變大。鎛體型更大,這樣可以體現它的禮儀功能,彰顯擁有者的地位和聲望。

如,1923年秋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一鄭墓的特鎛(4件)。春秋中期器,其中兩件重量105.8千克、139.0千克。

它的音樂性能並不好,也沒有明顯的調音痕跡。不過這樣大的體型,與極其低沉遠傳的聲音,已經可以讓它威風十足了。

李家樓大墓(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新建路街道南街社區)出土紋鎛(局部)。篆部、鼓部皆飾以交纏之雙頭龍紋,上端立有鏤空夔鳳型懸鈕,為春秋時期的紋飾特色。

音樂性能完善。更好的音樂性能也可以體現王者的威嚴,並且它是樂器本身固有的發展趨勢。

如,1988年5月出土於山西太原金勝村251號大墓的編鎛(19件)。製作精良,腔體合瓦形,有渾圓的趨勢;平于平舞,兩銑略帶弧曲。

和早期的鎛相比,除了華麗的鎛紐,這19件編鎛沒有了繁複的脊和扉棱。但它的音樂性能很好。這組編鎛由38個高低不同的音,構成四個八度。並在三個八度鐘重複了七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加上清角、變宮)。

與甬鐘相比,鎛的腔體有渾圓的趨向,銑棱不突出,枚較短,于口平齊。這些特點,使得數個鎛連續敲擊時,比甬鐘更容易造成“混響”,難以演奏節奏較快的樂曲。

由於這些缺點,編鎛自春秋晚期,逐漸走向衰落。春秋晚期大量編鎛,就形製和音樂性能方面均無新意。在戰國末期,被鈕鐘融合。[1]

注釋

[编辑]
  1. ^ 1.0 1.1 1.2 李, 宏峰; 李宏锋,. 艺术突破与音响本体的自觉——论春秋器乐艺术的独立发展. 乐史披沙:音乐学术论文选(2005—2014) 第一版. Beijing. 2017 [2019-07-02]. ISBN 9787569913668. OCLC 10991797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2. ^ 白川静 《金文通释》 二九:四八五

參考

[编辑]
  1. 朱, 鳳瀚. 古代中國青銅器.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5. ISBN 7-310-00686-0. 
  2. 王, 子初. 福建教育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ISBN 7-5334-3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