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魏公村

坐标39°57′21″N 116°19′12″E / 39.9558958°N 116.3201374°E / 39.9558958; 116.320137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9°57′21″N 116°19′12″E / 39.9558958°N 116.3201374°E / 39.9558958; 116.3201374

人民教育出版社

魏公村北京的一个地名,大致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三环路魏公村路所包围的地区,属于紫竹院街道辖区。

附近有多处地理名称以魏公村命名,包括多个公交车站,如魏公村西口(现改为为公桥站),魏公村等。

附近重要的机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

命名

[编辑]

元代时期,回鹘的首领向蒙古汗国称臣,元大都西的畏吾村成为回鹘人聚居地。元朝大臣廉希憲家族安葬于高粱河畔,守墓人在附近繁衍生息,使得周边逐渐成为畏兀儿人在京郊的聚居点[1]

在明代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称“畏吾村”,后来又称“畏兀村”。成化年间,太监墓志铭将该村称作“谓务村”。

清代乔松年《萝藦亭札记》载:“畏兀村,盖京西直门外村名,本西域畏吾部落,元太祖时归来,聚于此地,以称村焉。” 道光十四年(1834年),仍以畏吾村为名。但畏兀村的畏兀儿人因一直信仰佛教,逐渐融入当地汉、满、回族中[1]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绘制的《实测京师四郊图》始称“魏公村”。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圣敏的调查,1949年魏公村只有17户汉族农户。此后,魏公村周边相继建起北京外语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工业学院中国气象局等单位[1]

“文革”期间被改为“为公村”,1982年恢复原名“魏公村”[2],而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个体工商户逐渐放开,魏公村也于1983年出现了第一家维吾尔族餐厅[1],至1996年已有18家维吾尔族餐馆,魏公村也被北京市民称为“新疆村”,除此之外,魏公村一带也出现了东乡族、藏族、朝鲜族、傣族、彝族等民族经营的餐馆,并逐渐发展成多民族餐馆一条街。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魏公村与维吾尔族的不解之缘. 人民网. 2012-03-09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2. ^ 户力平.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20: 60. ISBN 978-7-5207-1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