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角人民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四套人民币1角券

人民币1角券首次发行于1955年3月1日。

历史

[编辑]

人民币1角目前一共发行了五个版本。

第二套人民币

[编辑]

第二套人民币1角券

第二套人民币1角发行于1955年3月1日,正面图景为拖拉机。背面为国徽图案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壹角”的汉(繁体)蒙藏维四种文字。纸币整体色调为棕黄色,钞纸采用了空心五角星水印。1967年12月15日起该币只收不付,并于1998年12月31日起正式停止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

[编辑]

第三套人民币1角券(背绿)

第三套人民币1角券(背棕)

第三套人民币1角最初发行于1962年4月20日,正面的主题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票面总体为枣红色调。钞纸为空心五角水印与无水印两种。1971年11月20日开始只收不付。该券一般被称为“枣红一角”或“红一角”。

1966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新版的1角券,正面图景的主题不变,而取景的角度发生了改变。发行新版本的纸币原因未知,较为流行的两种说法是:

  • 原1角券面图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进,犯了“右倾”错误。故在新版本中改为向左行。[1]
  • 由于枣红一角券使用从苏联进口的印钞纸,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原材料匮乏。同时由于该纸币作为小面额纸币采用了较高的防伪技术,故成本较高。[2]

该券别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图案,为深棕、浅绿色调,故被称为“背绿一角”券。钞票的钞纸分为空心五角星水印及无水印两种,印制工艺是正面为凹版印刷、背面为胶版印刷。由于这一版1角券的背面颜色与两角券较为相近,在流通时遇到了较大麻烦,故在发行之后不久即迅速收回[3]

为了替换流通中的旧版本1角券,央行在1967年12月15日重新发行了修改颜色的1角券。钞票的图案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背面的色调修改为深棕、浅紫。该券在发行以后一直流通,直到第四套人民币发行。

由于第三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较长,1角券的发行量很大,故实际流通的1角券还可以依照印刷方式(凹印、胶印)、冠号(三位罗马字、二位罗马字)、冠号颜色(红色、蓝色)以及水印的有无细分为多个版本。

第四套人民币

[编辑]

第四套人民币的1角券于1988年9月22日发行,正面为苗族满族人物头像,背面图案为国徽与具有民族特色的花边装饰。钞票整体呈深棕色调。

由于第五套人民币未发行面值为1角的纸币,故第四套人民币1角的纸币仍在少量印刷与流通。

1角券的冠号排列方式分为两种。最初为两字母加八位数字的AA00000000形式,在2010年年初由于原有冠号排列方式的纸币发行完毕,故开始发行带有“字母+数字+字母+7位数字”即A0A0000000形式的纸币[4]。目前,两种编号形式的纸币都在流通。

参考条目

[编辑]

参见

[编辑]
  1. ^ 红壹角“路线错误”引发的升值风暴.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1). 
  2. ^ 珍稀币枣红背绿的前世今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原文“迫于原材料的匮乏,“枣红”的生产时间是1960年到1962年,正值中苏两党关系紧张的时候。1960年7月苏联政府决定立即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当时我们从苏联进口的钞票纸已经所剩不多,作为小票面的一角券不可能再继续使用;解决印制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枣红”的印制工艺是两面凹版印刷,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效率不高,产量与货币发行需求尚有距离。在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呈文国务院的请示中,也提出简化印刷技术的问题一并得到批准。“枣红”随即停止了印刷。”
  3. ^ 珍稀币枣红背绿的前世今生.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 ^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纸币冠字号码问题答记者问. [2012-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