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5年夏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八路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八路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3游击支队、河南军区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1,028,893人[1]

背景

[编辑]
1944年,八路军再次光复长城紫荆关

1941年底,由于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进行交战。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第129师与八路军前方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中共太行分局合并于北方局,129师政委邓小平任北方局代理书记(原北方局书记杨尚昆于1941年返回延安,此前由彭德怀代理北方局书记),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1944年起,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逐渐采取守势,此时八路军则开始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并转入局部反攻中。由于纳粹德国投降,八路军在1945年亦开展了局部攻坚战,其中包括占领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等,此外亦有20余座县城被攻占。八路军此时亦通过扩大影响力,使得各根据地进行合并整合。1945年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後,八路军与国军陸續发生军事冲突。直至内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部

[编辑]
  • 总指挥: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1943年9月回延安)
  • 军委参谋长兼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王世英、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总参谋长滕代远(1942年8月25日继任)、前总副参谋长杨立三(1943年10月-)
  • 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兼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王稼祥、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1944年初回延安)、野战政治部副主任张际春(1943年9月北方局宣传部长调任)
  • 朱德警卫团(1945年4月,由总部特务团和警卫营合编而成):团长钟明峰、政治委员陈志彬、参谋长徐小达、政治处主任邓家辉

司令部

[编辑]
  • 秘书长
  • 机要科
  • 参谋处
  • 情报处 李先民

抗日军政大学

[编辑]

山东军区

[编辑]
1944年6月至9月,参加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全体合影,一排右一为罗荣桓

1944年,山东军区与115师合并。1945年8月11日,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于召开联席会议,重新部署部队整编、城市接管、动员参军、支援前线和维持后方治安等项工作。山东军区根据集总指示,将各军区的主力部队与基干部队编成山东解放军,辖8个野战师、12个警备旅。至9月初,连同地方武装共27万余人[2]。师长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副政治委员黎玉,政治部主任萧华

第一师

[编辑]
1945年7月下旬,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攻占山东诸城
  • 第一师:原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机关及军区部队。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西元
    • 第一团,原滨海第六团,团长唐青山,政治委员吴岱
    • 第二团,原滨海第十三团,团长江拥辉,政治委员高先贵
    • 第三团,原滨海独立第三团,原系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六团,曾称莒中独立团、独立第三团,团长刘善福,政治委员钟生栋

第二师

[编辑]

第三师

[编辑]

第四师

[编辑]

第五师

[编辑]

第六师

[编辑]
1945年9月11日,八路军山东部队光复临沂,图为临沂八路军炮兵阵地

第七师

[编辑]
  • 第七师:原渤海军区部队。师长杨国夫,政治委员周贯五,副师长龙书金,参谋长阎捷三,政治部主任徐斌洲
    • 第十九团,原渤海直属团,团长郑大林,政治委员孙正;
    • 第二十团,原渤海第四军分区直属第一营、博兴独立营及沾化地方武装,团长陈乙斋,政治委员李雪炎;
    • 第二十一团,原渤海第二军分区3个独立大队,团长赖金池,政治委员王洪模。

第八师

[编辑]

鲁中军区

[编辑]
1945年8月31日,山东军区八路军光复山东新泰县城

鲁南军区

[编辑]

滨海军区

[编辑]

胶东军区

[编辑]
1945年8月,八路军胶东部队向胶济路东段进军。8月17日光复威海卫,图为在威海卫的胶东部队指挥所
1945年8月24日,胶东军区八路军光复山东烟台市

渤海军区

[编辑]

军区警备旅

[编辑]
1945年8月28日,鲁中部队在渤海部队配合下,光复山东工业重镇周村,图为八路军乘车通过周村

军区独立旅

[编辑]
1945年,山东军区渤海部队光复利津县城后,举行祝捷大会
1945年8月20日,八路军晋绥部队解放绥远东部的集宁。图为集宁民众与八路军举行联欢大会

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贺龙(后),政治委员林枫李井泉(后),副司令员续范亭周士第,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张平化,后勤部部长陈希云

吕梁军区

[编辑]

雁门军区

[编辑]

绥蒙军区

[编辑]

晋绥野战军

[编辑]

第358旅

[编辑]

独立第1旅

[编辑]

独立第2旅

[编辑]

独立第3旅

[编辑]

独立第4旅

[编辑]

晋冀鲁豫军区

[编辑]
1945年8月起,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向当地的日伪军发起反攻,图为八路军攻克晋东南的武乡县城

194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将129师师部并入八路军总部,仍保留第129师番号。太行、太岳、冀南军区直属八路军总部领导。1945年8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张际春,政治委员邓小平、参谋长李达、副司令员滕代远、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兼)、王宏坤,副主任王新亭、副政治委员薄一波

冀鲁豫军区

[编辑]
1945年8月10日,八路军晋冀鲁豫部队解放封丘

司令部王秉璋、政治委员张玺、副司令员刘致远、副政治委员赵健民潘复生、参谋长潘焱、政治部主任王幼平、参谋长傅家选

第1军分区

[编辑]

第1军分区:司令员周桂生、政治委员申云甫、副司令员朱子伟、副政治委员彭天琦、参谋长朱子伟(兼)、政治部主任李文甫、副参谋长林耀彬、政治部副主任卿正兴

第2军分区

[编辑]

第2军分区(原第8军分区):司令员张刚剑、政治委员郭超、副政治委员范阳春、参谋长杨昆、政治部主任邵子言、副主任惠毅然

第3军分区(原第11军分区)

[编辑]

第4军分区(原第9军分区)

[编辑]

第5军分区(原第10军分区)

[编辑]

第6军分区(原第12军分区)

[编辑]

第22军分区

[编辑]

第22军分区:司令员何光宇、政治委员万里、副司令员王根培(后)、副政治委员顾汉臣(后)、政治部主任顾汉臣(兼)、副主任吕鸿(后)

冀南军区

[编辑]

冀南军区(1945年6月20日奉令组成冀南指挥部,11月仍改为冀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政治委员李菁玉、副司令员王光华、副政治委员刘志坚马国瑞、参谋长陈明义、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兼)、副主任胥光义

独立第4旅

[编辑]

第7军分区

[编辑]

第8军分区

[编辑]

第9军分区

[编辑]

第10军分区

[编辑]

第11军分区

[编辑]

太行军区

[编辑]

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治委员李雪峰、副司令员黄新友赵辉楼、副政治委员黄镇王维纲、参谋长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袁子钦、副主任周光坦

第12军分区

[编辑]

第13军分区

[编辑]

第14军分区

[编辑]

第15军分区

[编辑]

第16军分区

[编辑]

第17军分区

[编辑]

太岳军区

[编辑]

太岳军区:司令员王新亭、政治委员王鹤峰、副司令员孙定国、副政治委员裴孟飞、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主任桂绍彬副、参谋长余漫云

第18军分区

[编辑]

第19军分区

[编辑]

第20军分区

[编辑]

第21军分区

[编辑]

独立旅

[编辑]

第1纵队

[编辑]

第1旅

[编辑]

第2旅

[编辑]

第3旅

[编辑]

第2纵队

[编辑]

第4旅

[编辑]

第5旅

[编辑]

第6旅

[编辑]

第3纵队

[编辑]

第7旅

[编辑]

第8旅

[编辑]

第9旅

[编辑]

第4纵队

[编辑]

第4纵队,即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副司令员韩钧、副政治委员杨奇清

第10旅

[编辑]

第11旅

[编辑]

第12旅

[编辑]

第23旅

[编辑]

第6纵队

[编辑]

第6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治委员董君毅、副司令员王近山韦杰、参谋长张廷发、政治部主任鲍先志

第16旅

[编辑]

第17旅

[编辑]

第18旅

[编辑]

晋察冀军区

[编辑]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副司令员萧克,副政治委员程子华刘澜涛,参谋长唐延杰,政治部主任舒同,副参谋长耿飚,政治部副主任朱良才

冀察军区

[编辑]
1945年抗日大反攻时,八路军冀察军区部队占领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

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政治委员刘道生,参谋长易耀彩,政治部主任王紫峰

第一军分区

[编辑]

第十一军分区

[编辑]
1944年5月2日,八路军冀察军区第十一军分区部队进驻察哈尔赤城县后城

第十二军分区

[编辑]

第十三军分区

[编辑]
1945年5月13日,八路军冀察军区部队攻占涞源城

第十九军分区

[编辑]
  • 第十九军分区,1945年8月25日成立:司令员陈宗坤,政治委员李光辉
    • 骑兵第1团
    • 骑兵第2团
    • 骑兵第3团

冀晋军区

[编辑]

冀晋军区:司令员赵尔陆,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平,参谋长唐子安

第二军分区

[编辑]

第三军分区

[编辑]

第四军分区

[编辑]
1945年3月,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六团和灵邱民兵的进攻下,八路军光复日军占领的山西灵邱县城

第五军分区

[编辑]

冀中军区

[编辑]
1944年8月冀中八路军从文安洼登船向山东渤海地区进军

第六军分区

[编辑]

第七军分区

[编辑]

第八军分区

[编辑]

第九军分区

[编辑]

第十军分区

[编辑]

冀热辽军区

[编辑]
1945年12月31日,被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围困多日的守城伪军弃城南逃,八路军随即开进遵化,遵化全境宣告光复

第十四军分区

[编辑]

第十五军分区

[编辑]

第十六军分区

[编辑]
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12、18团等部队光复山海关,打通了关内八路军与关外东北民主联军的通道

第十七军分区

[编辑]

第十八军分区

[编辑]

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

[编辑]
1944年11月,毛泽东朱德王震陪同下在延安机场检阅南下支队。
1944年11月,毛泽东与八路军南下支队团以上干部合影。前排右二为王震

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又称“南下支队”。成立于1944年11月,随后率部南下但接连受到重创。1945年10月,改为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序列,归中原野战军编制。由王震王首道贺炳炎廖汉生王恩茂文建武张成台刘型等8人组成支队军政委员会,以王首道为书记。

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副司令郭鹏付、政委王恩茂、参谋长朱早观付、参谋长邹毕照苏鳌、政治部主任刘型、副主任李立

八路军独立第二游击支队

[编辑]

1945年4月.中央命令以新359旅为基本队伍组成八路军八路军游击第二支队(南下第二支队),日本宣布投降后,正在南下途中的第二支队奉命去东北。司令员刘转连,政治委员张启龙,副司令员廖纲绍,副政治委员晏福生

  • 第一大队
  • 第二大队
  • 第三大队
  • 第五大队
  • 第九大队

八路军独立第三游击支队

[编辑]

八路军游击第三支队,成立于1945年,从延安南下湘粤桂边区开辟游击根据地。日本宣布投降后,正在南下途中的南下第三支队奉命去东北。司令员文年生,政治委员雷经天,副司令员卢绍武,副政治委员冼恒汉(未去),参谋长欧阳家祥,政治部主任卓雄,副主任谢镗忠[3]

  • 警备第一旅
  • 八路军总部警卫团

河南军区

[编辑]
1944年,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组建,图为支队干部出发前留影

根据中共中央1944年7月25日决定,太行、太岳、晋绥军区以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从1944年9月至1945年3月,陆续组建了5个游击支队挺进河南西部,1945年成立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治委员戴季英,副政治委员刘子久,参谋长熊伯涛,政治部主任吕振球[4]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编辑]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2年5月31日决定,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于延安成立,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继而根据中央军委同年9月15日命令,留守兵团司令部与联防司令部合并,对外保留留守兵团名义。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高岗、副司令员徐向前王世泰、副政治委员谭政、参谋长阎揆要、副参谋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主任张仲良

司令部

[编辑]

关中军分区警备第1旅

[编辑]

陇东军分区兼第385旅

[编辑]

三边军分区兼警备第3旅

[编辑]

教导旅

[编辑]

新编第4旅

[编辑]

新编第359旅(原359旅留守部队)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八路军·表册. 解放军出版社. 1994: 3. ISBN 9787506522908. 
  2. ^ 山东军区的成立. [2011-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2). 
  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任弼时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482. ISBN 9787507315967. 
  4.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八路军·表册. 解放军出版社. 1994: 60. ISBN 9787506522908. 

参见

[编辑]
八路军编制
1937年秋 1938年冬 1940年冬 1942年秋 1945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