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User:Allthingsgo/The Baffler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he Baffler
主编Chris Lehmann
发行周期Bi-Monthly[1]
創辦者Thomas Frank and Keith White
首发日期1988年 (1988-month)
公司The Baffler Foundation
创刊地区United States
总部所在地Charlottesville (1988–1990)
Chicago (1990–2010)
Cambridge (2011–present)
New York City (2015–present)[2]
语言English
网站thebaffler.com
ISSN1059-9789
OCLC 編號24838556

THE_BAFFلER《白浮流》是一本关于文化、政治和商业分析的杂志。 该公司于1988年由编辑托马斯•弗兰克(Thomas Frank)和基思•怀特(Keith White)于1988年成立,总部设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2010年,搬到了马萨诸塞州的剑桥。2016年,总部迁至纽约市。《白浮流》的第一年重整后的刊物拥有多达12,000个订阅者。[3]

截至2016年,该杂志及其散文集多通过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书店发行。

历史

[编辑]

这本杂志最早由格雷格 · 莱恩 (Greg Lane) 出版。 它的座右铭是"削弱尖端的流感"。 它因批评"商业文化和文化事业"以及揭露了纽约时报上的蹩脚言论骗局而闻名。[4][5] 史蒂夫•阿尔宾尼(Steve Albini)发表了一篇著名的、重新出版的文章《音乐的问题》 ,揭露了独立摇滚乐盛世期间音乐事业的内部运作。[6]

这本杂志被认为是培植了多位作家的写作与发展,其中包括创始编辑托马斯 · 弗兰克、安娜 · 玛丽 · 考克斯和里克 · 佩尔斯坦。[7]

刊物

[编辑]

2001年4月25日,《白浮流》办公室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后,该杂志偶尔发表一篇文章,一年一度,然后稍微多一点,但是在2001年4月25日的一场大火中,《白浮流》办公室被烧毁。[8] 出版业在重新启动后变得更加规律和频繁,并在2011年搬到了剑桥。

《白浮流》通过许多不同的分销渠道出售,包括作为一本书和一本杂志; 除了出版物的 ISSN 之外,所有最早的刊物都有一个独立的国际标准书号。

重整

[编辑]

2009年,创始编辑弗兰克决定重整该杂志。[9] 它在2010年以第二卷第一期(售价18英镑)重新推出,新的出版商,编辑和设计。

2011年,TheBaffler 把总部搬到了剑桥,约翰 · 萨默斯接任了编辑。 该杂志与「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经过另一次重新设计,开始每年出版三次。[10] 2014年,该公司终止了合同,并在众议院开展了出版业务。[11] 2016年,该杂志转向了季度时间表,并将总部迁至纽约市。[2] 2016年夏天结束,克里斯 · 莱曼接管了《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工作。 巴弗勒关于编辑人员变化的进一步评论还没有出来。

TheBAFFLER 还组织了文学活动和与其贡献编辑的辩论。

2017年,它与西班牙独立在线出版物《CTXT 》开始了一项协作编辑协议。[12]

其他出版业务

[编辑]

除了这本杂志,《白浮流》还出版了一些散文和其他文集。

  • 「将你的不同意见商品化: 《白浮流》中的沃尔沃」 由托马斯 · 弗兰克和马特 · 维兰德编辑。 诺顿,1997年。 Isbn 0-393-31673-4
  • 「新经济的文化政治」( 《白浮流》萨尔沃斯)。 编辑: Thomas Frank 和 David Mulcahey。 诺顿,2003。 Isbn 0-393-32430-3
  • 「棉花租户: 三个家庭」 编辑: John Summers。 梅尔维尔庄园,2012。 阿拉巴马州佃农手稿摘录,作者詹姆斯 · 阿吉。 Isbn 978-1612192123
  • 「对你来说没有未来: 《白浮流》里的沃尔沃」 约翰 · 萨默斯,克里斯 · 莱曼和托马斯 · 弗兰克编辑。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14。 Isbn 978-0-262-02833-2[13]

播客

[编辑]

《白浮流》 现有两个播客(Podcast),一个是 Amber A'Lee Frost 和 Sam Kriss 的鲸鱼呕吐物,还有 Corey Pein 的乌有之乡消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ttps://twitter.com/maximillian_alv/status/936300461837160448
  2. ^ 2.0 2.1 The Baffler. About. June 2016 [June 21, 2016]. 
  3. ^ Peter Monaghan. ‘The Baffler’ Will Reappear via MIT Pres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ober 26, 2011 [2014-07-30]. 
  4. ^ Elizabeth Taylor. Mixing Business With Culture. Chicago Tribune. January 11, 1998 [2014-07-30]. 
  5. ^ Leon Nefaykh. Remember the Grunge Hoax?. New York Observer. August 14, 2009 [2014-07-30]. 
  6. ^ Albini, Steve, The Problem with Music, The Baffler (5) (Chicago: Thomas Frank), 1993, (5), ISSN 1059-9789, OCLC 248385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 also archived from the dead Baffler site. (Reprinted in Maximum RocknRoll #133 (June 1994) and later various websites.)
  7. ^ Jennifer Schuessler. The Baffler Puts Its Archive Online. New York Times. July 21, 2014 [2014-07-30]. 
  8. ^ Ron Charles. A quarter century of the Baffler. Washington Post. July 21, 2014 [2014-07-30]. 
  9. ^ Leon Nefaykh. Color Me Baffled! Thomas Frank's Magazine Lives Again. New York Observer. June 24, 2009: 10 [2014-07-30]. 
  10. ^ Peter Monaghan. ‘The Baffler’ Will Reappear via MIT Pres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ober 26, 2011 [2014-07-30]. 
  11. ^ Peter Monaghan. MIT Press and a Rebellious Journal Will Part Way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ober 28, 2014 [2014-10-30]. 
  12. ^ http://ctxt.es/es/20170906/Politica/14825/The-Baffler-CTXT-acuerdo-editorial-EE-UU.htm
  13. ^ A French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as Le Pire des Mondes Possibles by Editions Agone in 2015.

外部链接

[编辑]


[[Category:文化雜誌]] [[Category:1988年創辦的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