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User:Fire-and-Ice/沙盒/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介绍文化大革命研究的历史和内容。

概述

[编辑]

2006年王宇英认为,目前中国大陆对文革的认识存在三种话语体系。一是金春明、王年一、谭宗级等的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话语体系;[1]:68二是被作者称为“新思想者”话语体系,其中徐友渔、张化、苏采青等的著作有代表性;三是“新锐理论”派,积极尝试应用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再审视文革。[1]:69

2008年刘悦笛提出,国内外文革研究有两种“基本范式”。一种是传统的研究范式,可以称为“政治中心主义”,“更多地将‘文革’看作是‘政治斗争’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统一”,认为中国大陆至2008年的文革研究,和中国大陆以外1990年代以前的文革研究,基本承袭这种范式。另一种研究范式晚近出现,可以称为“生产中心主义”,有许多韩国学者关注,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动态关系,经济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刘悦笛提出了第三种思路,即“从‘现代化’(modernization)与‘现代性’(modernity)的张力结构出发,从历史哲学的整体高度上来看待整个的‘文革’”。[2]

历史

[编辑]

起步

[编辑]

一种观点以1976年10月怀仁堂事变作为中国大陆文革史学研究的起步,[1]:7另一种观点以1978年5月真理标准大讨论作为起步。陈建坡认为,因为1976年10月后这段时期有在主旨上仍坚持文革理论和实践等问题,所以不宜视为开端。而1978年5月后这段时期,文章的基本倾向“政治讨论大于学术探讨,理论宣传重于史学研究”,所以第二种观点也不完全合适。[1]:8陈建坡认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段时期可以视为起步。[1]:9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国大陆为此出版了一系列辅导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其中不少内容对《决议》的文革部分做了史实补充和观点阐述。[1]:14

1985年,金春明出版论文集《“文化大革命”论析》,已触及学术研究层面。[1]:16王年一的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文革的起源,准备、发生、发展等。李成瑞撰写的文章《“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内经济情况分析》,在文革时期经济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1]:17

第一次高峰

[编辑]

1986年,柳随年、吴群敢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出版,系专题研究文革时期国民经济总体情况的专著。[1]:26

1988年,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中,下册)》作为内部资料出版(同年公开出版王年一选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是文革资料收集整理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是文革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1]:19

1986年,高皋、严家其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66-1979》出版,系中国大陆最早公开出版的文革史专著。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出版局先后下发了规范文革出版物的通知,导致此后文革史方面著作出版较困难。[1]:231988年,王年一著《大动乱的年代》出版(1996年、2004年修订),是学界公认的文革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专著之一。[1]:24

这一时期的论文,从文革前政治经济体制方面讨论文革起源,[1]:29并涉及到文革分期、三支两军、样板戏等问题,[1]:30出现文革起因分析、毛泽东晚年错误、红卫兵运动、知识青年等专题研究。[1]:32

发展

[编辑]

1989年六四事件后,文革研究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有《广西文革大事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风云实录》、陈东林、杜蒲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三卷内乱与抗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上,下)》等出版。[1]:34

1995年,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出版,提出文革是一场“特殊的政治运动”,提出“三个恶性循环”说(详见#文革起源)。[1]:371991年,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提出“两个趋向说”(正确的发展趋向和错误的发展趋向),主张区分文革和文革时期。[1]:38

这一时期的论文,一是专题化,二是出现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文革起源、文革分期、红卫兵组织和运动、知识青年和上山下乡运动、左倾错误、重要历史人物,研究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经济、外交,群众路线、群众组织、群众运动,研究三支两军等重大事件。[1]:39

第二次高峰

[编辑]

1996年后,若干新史料公开,一批回忆录、纪实作品出版。

1996年,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经中央主管部门正式审核、批准出版。《简史》提出三个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说(详见#文革起源),提出文革实现了历史的补偿,使中国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49

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到文革时期的大字报、革命委员会、教育革命等。[1]:56有周全华著《“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999年)、郑谦著《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999年)、程晋宽著《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2001年)三部反映文革时期教育革命的专著出版。[1]:51

2002年,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碟出版,内容近三千万字。[1]:421997年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此外还编写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周恩来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刘少奇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六九》等,出版了《毛泽东传》(1949—1976),《周恩来传:1949-1976》,《刘少奇传》等传记,这些文献提供了许多首次公开的史料。[1]:43高文谦著《晚年周恩来》出版后,2006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周恩来研究组组长刘武生出版了《周恩来的晚年岁月》。[1]:45

内容

[编辑]

文革起源

[编辑]

文革起源问题,即文革为什么会发生,又为什么会持续十年等问题,是“‘文革’史研究领域的根本问题之一。”1995年金春明发表《“文革”起因众说纷纭》,把学者关于“文革”起源问题的观点归纳为10种,即阶级斗争必然说、党内部权力斗争总爆发说、封建遗毒说、毛泽东帝王思想说、奸臣祸国说、乌托邦碰壁说、人群反官僚主义说、东西文化冲突说、人性兽化说、“左”倾思潮恶性发展说等。

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提出“三个恶性循环”说:

“左”倾思潮的恶性发展,并在党内替代统治体制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这种“左”倾思潮的恶性发展过程,可以具体表述为“三个恶性循环”,即:“左”倾理论同“左”倾实践的恶性循环;集权体制同个人崇拜的恶性循环;国际反修同国内反修的恶性循环。这三个恶性循环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互为促进,互动发展。

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提出三个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说,即“‘左'倾理论和'左'倾实践的相互作用”、“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相互作用”、“国际反修和国内反修的相互作用” 导致了文革。

异端思潮

[编辑]

上山下乡

[编辑]

毛泽东晚年思想

[编辑]

三支两军

[编辑]

地方史

[编辑]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的部分师生围绕福建文革史选题,写出硕士学位论文6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内容包括文革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文教卫生等,陈建坡认为“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纳入‘文革’史研究空白的意义,为推动‘文革’史的研究做出了贡献。”[1]:75

七二〇事件

[编辑]

九一三事件

[编辑]

文革的社会生活史

[编辑]

文革对世界的影响

[编辑]

文革史研究和新史学方法

[编辑]

1989年,张静如等就呼吁多学科综合和社会史研究方法。1999年,张静如、王炳林文章《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回顾与思考》发表,阐述了党史研究的一些方法,“历史比较法,逆向考察法,系统方法,关于史与论关系的处理方法,数量分析法以及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研究法,纵横比较法,科学假设法,历史跟踪法,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考察方法”。[1]:66这些方法也能指导文革研究。[1]:67

参考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陈建坡.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 (博士论文). 中共中央党校. 2009. 
  2. ^ 刘悦笛. “文革”研究的第三种思路. 粤海风. 2008, (4): 11-13.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王海光”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