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优良条目/2018年9月12日
恐爪龍屬是馳龍科恐龙的一属,身長約2.5-4米,生活于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中期至阿爾布階早期,距今約1億1500萬至1億800萬年前。牠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δεινος」(意為「恐怖」)及「ονυξ/ονυχος」(意為「爪」),因為牠的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鐮刀狀的趾爪,在行走時第二趾可能會縮起,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認為恐爪龍會用其鐮刀爪來割傷獵物,但近年就伶盜龍重建模型的測試顯示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劃。恐爪龍的正型标本(編號YPM 5205)有個大幅彎曲的第二趾爪,奧斯特倫姆研究鱷魚、鳥類的趾爪,發現主龍類的趾爪具有角質鞘,所以趾爪的實際體積較大。奧斯特倫姆估計這個第二趾爪有13厘米長。模式種為平衡恐爪龍(D. antirrhopus),種名antirrhopus意為「平衡」,取自于奧斯特倫姆對于尾巴功能的假設。就像其他的馳龍科,恐爪龍的尾巴有者一連串的長骨突與骨化肌腱。這種結構使恐爪龍的尾巴硬挺,可提供更好的平衡及轉彎能力。但是一個蒙古伶盜龍的標本(編號IGM 100/986),尾巴是往后彎曲、呈S狀,而且關節未脫落。這個發現顯示尾巴可以側彎,並有一定的靈活性。古生物學家約翰·奧斯特倫姆在1960年代末期的恐爪龍研究有突破性的影響,引發恐龍究竟是否為恒温动物的爭論,這個改變稱為恐龍文藝復興。在這之前,一般大眾認為恐龍是巨大、行動緩慢的爬行动物。奧斯特倫姆根據恐爪龍的小型體型、類似鸵鸟的二足步態、與地面平行的尾巴,以及大型、鐮刀狀的第二趾爪,提出恐爪龍是靈活、行動敏捷的獵食動物。恐爪龍的化石發現于美国蒙大拿州、怀俄明州的Cloverly組,以及奧克拉荷馬州的鹿角組。而在马里兰州大西洋沿岸平原波多馬克組發現的牙齒,也可能屬于恐爪龍。在Cloverly組及鹿角組發現的恐爪龍化石與鳥腳下目腱龍的化石位置接近。根據與腱龍化石一同被發現的牙齒標本,顯示這些恐爪龍正在獵食這隻腱龍,或是恐爪龍正在食用腱龍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