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長庚科大醫學翻譯/乳糖不耐症
外观
乳糖不耐症是一種因乳糖消化能力下降而出現症狀的情況,乳糖是一種可以在乳製品中被找到的糖。[1] 受此病影響的人在症狀出現前可以耐受的乳糖量各不相同。[1]症狀可能包括腹痛、腹脹、腹瀉、產氣及嘔吐。[1]這些通常在喝完牛奶後半小時到兩小時間開始發生。[1]嚴重度取決於一個人所吃或喝的量。[1]乳糖不耐症是由於小腸中的乳糖酶不足以將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2]有四種類型:原發性,繼發性,發育性和先天性。[1]原發性乳糖不耐症是指乳糖酶的量會隨著人們年齡增長而下降。[1]繼發性乳糖不耐症是由於小腸的損傷,例如感染,炎症性腸病或其他疾病。[1][3]發育性乳糖不耐症可能發生在早產兒,而通常可在短時間內獲得改善。[1] 先天性乳糖不耐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其中患者乳糖酶很少或根本沒有乳糖酶。如果從飲食中消除乳糖後症狀消失,則可以確認診斷。其他支持性測試包括氫氣呼吸測試和糞便酸度測試。可能產生類似症狀的其他疾病包括大腸激躁症,乳糜瀉和炎症性腸病。[1]乳糖不耐症不同於牛奶過敏。[1]處置方法通常是通過減少飲食中的乳糖量或服用乳糖酶補充劑。.[1]乳糖不耐症患者人數未知。[4]隨著年齡的增長,乳糖酶下降的人口百分比在北歐小於10%,在亞洲和非洲部分地區則高達95%。發病時間通常發生在兒童晚期或成年期。據說在大約1萬年前, 一些人已經發展出了將乳糖消化到成年期的能力。
譯者資訊
[编辑]翻譯者: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學生:蔡宜蓁、陳韋辰、樊文艷、羅紫菱、林芝宇、藍心妤、廖育誼
審稿者:麥永圓、呂雀芬(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教師)
參考文獻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Lactose Intolerance. NIDDK. June 2014 [25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October 2016).
- ^ Deng Y, Misselwitz B, Dai N, Fox M. Lactose Intolerance in Adults: Biological Mechanism and Dietary Management. Nutrients (Review). September 2015, 7 (9): 8020–35. PMC 4586575 . PMID 26393648. doi:10.3390/nu7095380.
- ^ Berni Canani R, Pezzella V, Amoroso A, Cozzolino T, Di Scala C, Passariello A.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Intolerance to Carbohydrates in Children. Nutrients. March 2016, 8 (3): 157. PMC 4808885 . PMID 26978392. doi:10.3390/nu8030157.
- ^ How many people are affected or at risk for lactose intolerance?. NICHD. 6 May 2014 [25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October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