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百科讨论:命名常规/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物姓名、称号

1、外国人物的姓名,其相关词条网页的命名是标注全名,还是只标注首名+姓? 例如:
列宁
弗拉基米尔·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2、关于非拉丁语系国家的人物姓名,是在汉字译名后面标注原文姓名、还是拉丁化之后的姓名、还是两者同时标注?例如:
裕仁 (日文片假名) Hirohito
列宁 В.И.Ленин V.I.Lenin
我的意见是,使用西里尔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字母和韩文字母拼写的人名,在能够输入该字符(从对应语种页面拷贝,或用南极星等软件输入)的前提下,尽量列出两种拼写形式。使用阿拉伯字母、天城体字母、希伯莱字母和其他目前无法输入的字母的人名则只列出拉丁化之后的拼写。

3、头衔、生卒年月和在位年月的排列关系。我和Samuel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我的意见是,采用姓名→生卒年月→头衔→在位年月的方式。
如果能够确定标准形式,我将开始对已经编写的人名词条进行修改。 Kallgan 14:51 2003年12月31日 (UTC)

外国人物的译名我认为只标注首名+姓就可以了,除非出现了同名情况。关于第二点,我认为只标注原文姓名即可,不需要拉丁化后的。因为我们可以使用跨语言链接到其他语言版本。至于第三点,请您参看中国皇帝的编排方式,我们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格,我想不必再推倒重来了--Shizhao 00:34 2004年1月2日 (UTC)
我指的并不是中国皇帝的编排方式. 请参见我已经编辑完成的这两个词条: 威廉一世克里斯蒂安十世. 这样做的原因是,与中国的皇帝不同,外国君主常常有身兼多国国王或皇帝或其他领主的情况发生,比如英格兰国王兼诺曼底公爵,英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丹麦国王兼挪威国王(我说的是身合国的情况,而非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国王)等等. 采用这种排列方式,可以更清楚地表示出其时间顺序上的关系.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 是叫做"君主年表"还是"君主列表"更为妥当? 原有的中国君主列表英国君主列表是以"列表"为名的,所以我将新编写的"俄罗斯君主年表"也改为俄罗斯君主列表了. 我想"列表"的名称应当更准确,同时与Wiki英文版的"List"可以对应. List, 而非chronology. Sic Semper 06:10 2004年1月2日 (UTC)
我觉得出生以及去世日期还是应该像其他人物一样,放在括号内;原来的名字也是放在括号内为好(见歌德)。人物的格式还是尽量统一,遵照现有格式。--Formulax 02:27 2004年1月3日 (UTC)
我觉得不用标注拉丁化字母了,最好是直接使用原来的人名写法,如果是为了方面以后做跨语言链接的话,可以保留。因为要看拉丁化写法只要直接到跨语言链接都可以了,不必再中文版上再注明(这里说的主要是标注英文拼写,而不是拉丁语拼写)像上面所说,一个人名的“定义”部分已经很累赘了,再加一些别的内容就更burdened了。--Samuel (Talk) 02:38 2004年1月3日 (UTC)

* 結束移動 *

条目命名

一般来说,在百科全书中,条目主题的选定一般是根据客观存在的主题命名,而尽量避免人为拟定的主题。例如北朝鲜核危机就是一个人为拟定的,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朝鲜政治朝鲜历史等条目中去,“北朝鲜核危机”这个主题并不确定,我们可以用其他名称来叙述,如朝鲜核问题。还有如创世神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主题,但是狗的神话就是一个人为拟定的主题。虽然我们有重定向方法,但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不是吗?百科全书是以知识点的形式记录知识,我们人为拟定一个主题是不是不好呢?

我们是否应该遵从上述原则呢?--Shizhao 01:19 2004年1月8日 (UTC)

朝鲜核问题朝鲜核發展? -Menchi 01:42 2004年1月8日 (UTC)
有什么区别?“人为拟定”的是什么意思?“北朝鲜核危机”不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不中立?不是“危机”,或“危机”只是人类认为的,不是星球人认为的?什么标题不是“人为”的?confused. --Samuel (Talk) 02:10 2004年1月8日 (UTC)~
我的意思是,有些主题不确定。传统的百科全书大多数的主题都是确定的,主题的名称是大家都已接受的。所谓的人为拟定,是为了阐述一个主题而人为的确定一个题目。我的这种想法,是在最近写百科全书时,查到的论文资料上了解的。可能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Shizhao | (Talk) 02:19 2004年1月8日 (UTC)
传统大百科的标题不也是人为确定的吗?(不是机器确定的)那么说传统大百科上没有的题目Wiki上也不应该有吗?“阐述一个主题”,百科全书本来不就是每个条目阐述一个主题的吗?“朝鲜核危机”不被人接受吗?有点糊涂了……  :$ --Samuel (Talk) 02:41 2004年1月8日 (UTC)~

我是说,百科全书应该从客观的角度阐述知识,人为拟定的话,则是从一个主观的角度阐述,这更像是一个媒体的事情,而不是百科全书。--Shizhao | (Talk) 03:00 2004年1月8日 (UTC)

我對百科全書的性質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跟Shizhao的意思有沒有關係。我認為百科全書作為一個記錄人類客觀知識的媒體,應當與時事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我們要做的事不是新聞報道,反而應該作為一個知識庫,去作為新聞的補充。舉個例子,早前重慶天然氣井發生了意外,我認為我們要寫的不是[[重慶天然氣井事故]],反而我們應該去寫重慶天然資源、天然氣硫化氫井噴等條目,以服務一些對該新聞想有更深入認識的人。(就好像侵华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毒剂泄漏事件,我認為它就不太屬於百科全書) --Lorenzarius 03:00 2004年1月8日 (UTC)

Lorenzarius的意思和我比较接近。正如海湾战争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可以写,而南斯拉夫分裂则是一个人为的拟定,我们就不必写。传统百科全书也有很多问题,我们应该比他做得更好--Shizhao | (Talk) 03:05 2004年1月8日 (UTC)
开始有一点了解了。不过我记得在一篇Wiki指导中说,如果一个新闻事件有历史价值(诸如此类的,具体的忘记了)就值得写(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不知道Lorenzarius对于这些条目有什么看法:美军占领伊拉克2004年台湾总统大选911事件等等的?:O 反正我认为有关历史的条目总是挺人为拟定的。 --Samuel (Talk) 03:11 2004年1月8日 (UTC)~
按照上面的标准,911事件是符合的,其他都不符合这个标准--Shizhao | (Talk) 03:13 2004年1月8日 (UTC)
编辑冲突了。又糊涂了,为什么南斯拉夫分裂是“人为拟定”而海湾战争不是?南斯拉夫分裂不是客观存在吗?--Samuel (Talk) 03:15 2004年1月8日 (UTC)~

我查到一篇关于百科全书条目选择的论文。(发表在《编辑之友》)上面谈到了一些选条的原则,其中一些可能适用于wiki:

  • 独立主体原则:主体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就像我们去一个公司办事,我们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称、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个部门。
  • 客观形成原则:这个主题应该是人们在了解,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客观形成,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为拟定的。如创世神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神话题材类型,但是狗的神话就是一个人为概括的主题。因此缺少公认的规范性确定性
  • 单一主题原则:如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主题,应该分设。
  • 准确性原则:条目的名称应该准确的表明条目的主题
  • 通用性原则:应该使用规范的或约定俗成的名称
  • 名词性原则:条目名称应该是名词性的,静止的。如“解放海南岛”应该改成“海南岛战役”
  • 简要性原则:如使用唐诗,而不用唐代诗歌
  • 非研究原则:百科全书不是研究论文
  • 非应用原则:百科全书不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应用

--Shizhao | (Talk) 03:35 2004年1月8日 (UTC)

这个提议很好,不过我想我们应该进一步讨论,毕竟我们不是传统的百科全书,其中的“简要性原则”对于纸张印制的百科全书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有重定向,这一点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Samuel (Talk) 04:03 2004年1月8日 (UTC)~
在传统的百科全书中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其实没有冲突。比如传统的百科全书没有中国历史这一条目,但是在中国之下,很详悉地谈到中国历史。传统百科全书也不会有美军占领伊拉克,但是会在美伊战争中详尽地提到有关内容。我们只是将一个条目拆成几个小的条目来编辑。--Formulax 09:38 2004年1月8日 (UTC)

--网上百科全书要吸取纸上百科全书的编辑经验,但不能拘泥。网上有网上的特点,比如不在乎容量,所以可以多编条目。只是从加快wiki建设的角度来说,选择更精确的条目可以使wiki早日实用。

结束移动 *结束移动

綜合意見

一律使用全名

好處

  • 歧義減到最少

壞處

  • 不常用
  • 鏈接會使用到大量重定向
  • 用戶不能直接到達條目

對同名的處理方法

  1. 使用職業作消歧義詞;
  2. 使用出生/死亡年份/時代作消歧義詞

例子

  • 威廉·亨利·蓋茨三世
  • 喬治·沃克·布什

使用常用名

好處

  • 常用
  • 歧義不多
  • 比只使用姓氏更正式

壞處

  • 比使用全名有更多歧義

對同名的處理方法

  1. 使用全名;
  2. 使用中間名的首字母

例子

  • 比爾·蓋茨(沒有歧義)
  • 喬治·布什(有歧義,頁面成為消歧義頁)
    • 喬治·沃克·布什(使用全名作條目名稱);或
    • 喬治·W·布什(加入中間名首字母作條目名稱)

只使用姓氏

好處

  • 容易鏈接
  • 常用

壞處

  • 會產生大量歧義
  • 用戶不能直接到達條目

對同名的處理方法

  1. “主题目”消歧义——最著名的人物為主頁面,其他使用
    1. 常用名;
    2. 全名
  2. “相等”消歧義——若有同等著名的人物,主頁面成為消歧義頁,然後一律使用
    1. 常用名;
    2. 全名

例子

  • 蓋茨(其他蓋茨則使用全名作條目名稱)
  • 布什(頁面成為消歧義頁)
    • 喬治·沃克·布什(使用全名作條目名稱);或
    • 喬治·W·布什(加入中間名首字母作條目名稱)

請大家討論和補充。 --Lorenzarius 08:58 2004年1月18日 (UTC)

作品命名

对于各种作品的命名应该加上书名号《》还是不要呢?

我的想法是正篇的条目都是带有书名号的,而为了方便用户查找将不带有书名号的设置成为REDIRECT。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Programus 17:17 2004年6月18日 (UTC)

现在的做法都是不带书名号,便于内部链接--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13:19 2004年7月17日 (UTC)

wikiproject :生物

模板似乎有问题

外国领袖

一律使用全名

好處

  • 歧義減到最少

壞處

  • 不常用
  • 繁琐
  • 鏈接會使用到大量重定向
  • 用戶不能直接到達條目

對同名的處理方法

  1. 使用领地或教区作消歧義詞;
  2. 使用出生/死亡年份/時代作消歧義詞

例子

  •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 (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
  • Karol Józef Wojtyła
  •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 (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
  • 尼古拉一世Петровић Његош (Никола I Петровић Његош)

使用常用名

好處

  • 常用

壞處

  • 會產生大量歧義

對同名的處理方法

  1. 使用全名;
  2. 使用领地或教区作消歧義詞;
  3. 使用出生/死亡年份/時代作消歧義詞

例子

  • 伊丽莎白二世
  • 尼古拉一世
  • 若望·保禄二世

用半角括号加入领地或教区名称

好處

  • 简单

壞處

  • 要考据各个领地或教区

對同名的處理方法

  1. 使用全名;
  2. 使用出生/死亡年份/時代作消歧義詞

例子

  •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
  • 尼古拉一世 (俄罗斯)
  • 尼古拉一世 (黑山)
  • 尼古拉一世 (罗马教宗)
  • 若望·保禄二世 (罗马教宗)
  • 约翰一世 (很多,恕不尽录)

用中文字加入领地或教区和君主称号名称

好處

  • 歧義不多

壞處

  • 要考虑到各个领地或教区和君主称号

對同名的處理方法

  1. 使用全名;
  2. 使用出生/死亡年份/時代作消歧義詞

例子

  • 英皇伊丽莎白二世
  • 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
  • 罗马教宗尼古拉一世
  • 黑山皇尼古拉一世

[[Image: == ==]]我考,可以么

请参考en:Wikipedia:Naming conventions (names and titles)。个人认为customize英语版的方法到中文维基会简单很多,因为那边已经有很多讨论。 ZZZ...很睏 (对话、留言按这里) 15:54 2004年8月20日 (UTC)

我覺得最後這種命名法不錯 A. Jeromy~雨雨 M.W.S.A.H. 18:15 2005年4月7日 (UTC)

关于市辖区的条目命名

最近我发现站上出现了许多介绍市辖区的条目。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几个城市都有以同一名字命名的区,那该怎么办?请大家讨论以下3个问题。

  1. 是永远带城市名还是有歧义时才带城市名?
  2. 城市名加不加“市”字?
  3. 城市名放在区名前面,还是放在区名后面的括号里?

以上方式哪种比较好? burea 10:38 2004年9月13日 (UTC)

我的意见是这样,目前随着行政区划的改革,大部分重名的市辖区都已改名,如濮阳市城区改为华龙区。 所以,我建议用城区|xx市城区]即可。 shogunzhu 13:38 2004年9月23日 (UTC)

个人意见
  1. 有歧义的时候才带。
  2. 没有歧义的时候不加。
  3. 放在空格后面的半角括号中。--[[User:Zy26|zy26 (Talk)]] 00:55 2004年9月24日 (UTC)

语言,包括编程语言和普通语言

建议修改成

常规:在所有会和其他条目重名的编程语言,都应当在后面加上“语言”,如果语言是独一无二的,就不必加。例如“C语言”、“J语言”,应当在后面加上“语言”,不过“VBScript”和“JavaScript”不必使用“语言”。

而普通的语言则直接使用最常见的名称,例如“英语”、“汉语”。

原命名常规,不符合简洁精确的原则,与一般性常规中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矛盾。

现在的条目命名有许多未遵守现在有的命名常规,所以更改命名常规后条目更改不大,需要更改的条目有: ALGOL编程语言 BASIC编程语言 C编程语言 Cg编程语言 Erlang编程语言 Fortran编程语言 J编程语言 Oberon编程语言 Python编程语言 不需要更改的条目有: A+ Ada APL 汇编语言 Brainfuck C++ C# COBOL Common Lisp ColdFusion Delphi Eiffel Forth F# Haskell Java JavaScript Jython LISP LOGO Mesa Modula-2 Objective-C Ocaml Pascal Perl PHP PL/I PostScript Powerbuilder Prolog QBASIC REXX Ruby Scheme Self Smalltalk SQL Tcl/Tk Visual Basic Visual Basic .NET

请大家讨论。--[[User:Zy26|zy26 (Talk)]] 01:41 2004年10月17日 (UTC)

德語或德文

或許在文字書寫上面(我是指在編寫頁面時如果要寫出某個字詞的其他語言時)使用德「文」會比德「語」好?因為至少在我的觀念中,「文」比較強調書面的文字,而「語」比較強調說話時的語言。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太鑽牛角尖了。只是因為一直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提出來,不知道大家都怎麼想的?--可夫 07:18 2004年11月22日 (UTC)

我个人同意,但是感觉如果语言文字总为整理来讲,德语要常用一些。有一些人应该感觉“德文”说着不够顺口。--[[User:Zy26|zy26 (Talk)]] 07:25 2004年11月22日 (UTC)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