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七美屿

坐标23°12′29″N 119°25′43″E / 23.20806°N 119.42861°E / 23.20806; 119.4286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美屿
哨兵2号卫星拍摄的七美屿
地图
自然地理
坐标23°12′29″N 119°25′43″E / 23.20806°N 119.42861°E / 23.20806; 119.42861
所处海域马公市南南西方22海里
所属群岛澎湖群岛
周围水域台湾海峡
总面积6.99平方千米(2.70平方英里)
岸线长度19.247千米(11.9595英里)
最高海拔64米(210英尺)
管辖
 中华民国台湾
澎湖县
七美乡
居民
人口3,888

七美屿,是位于台湾澎湖群岛最南端的一个岛屿。又称七美岛,旧名大屿[1]七美屿是澎湖群岛第四大的岛屿,同时也是澎湖群岛中标高第二高的岛屿。

历史

[编辑]

七美乡旧称南屿大屿南天岛。其中以“大屿”称呼为最早,于康熙24年(1685年)蒋毓英纂修《台湾府志》就有记载,1949年,当时的澎湖县县长刘燕夫前来巡视时,为纪念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海寇侵犯本岛、逼迫七位美女投井殉节之“七美人冢”贞烈事迹,经邀请地方仕绅研商,后呈报台湾省政府核准后,始正式更名为“七美”。

地理

[编辑]
七美周边主要都市位置图

七美屿经纬度为东经119度40分、北纬23度16分,约在县治马公市南南西方22海里(41公里)处。东南东距台南市约44海里,东南距高雄市约58海里。全岛总面积约6.99平方公里,周围长度14.40公里。就地形来看,七美屿乃一块切割之方山岛屿;以面积比较,为澎湖群岛第五大岛[2]

七美屿属澎湖群岛的一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上,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23度,二月均温为摄氏16.2度,七月均温为摄氏28.3度。虽然四面环海,但因为缺乏良好植被,夏季仍感烦躁;冬季在强烈东北季风吹袭下,体感温度低于气温约摄氏7度[3]。七美屿本身并无气象测候站,其气候可参考临近之东吉岛气象站相关资讯。

七美屿为一东高西低的方山台地,海岸线总长14.4公里,全岛属玄武岩地质地形,岛上充满了火山熔岩凝固的玄武岩,有柱状节理、板状节理与放射状节理。绵延数千米的熔岩台地、大湾玄武岩海蚀地形、望夫石玄武岩质岩脉、龙埕海蚀平台的折皱构造、分叉子海蚀柱、海蚀沟、下巷海崖、砾壶穴澎湖石沪等多种海蚀地形。银合欢日治时期引进的植物,由于生命力强且适合本地环境,已成为七美屿分布最广的植被。马樱丹是经由候鸟粪便带进七美屿,经快速蔓延后,目前为七美屿第二多之野生植物。

七美屿长年流水侵蚀作用,在西湖村北侧与平和村西侧形成了河谷地形。然由于土壤雨量东北季风的影响,农地仅能耕种干旱作物,畜牧或农耕业并不盛行,西南方为南浅渔场,渔业在此是高度发展的产业。

交通、旅游与人文

[编辑]
七美双心石沪

石沪为澎湖海边常见的一种捕鱼设施,最典型造形是由两座心状石沪所构成,故称之为“双心石沪”,其中尤以七美岛东北角东湖村顶隙北面海崖下的双心石沪(顶隙沪)最为知名。石沪补鱼的原理为利用潮汐起落,在潮间带堆砌两道长圆弧形堤岸,从浅水处一路延长至深水处,在深水处尽头向内做成弯钩状。涨潮时,鱼群顺着海水进入石沪中觅食海藻;退潮后,石堤已高于海面,鱼回游至卷曲处被阻,困于沪内,渔民借此捕捉渔获。全世界石沪不到六百口,而澎湖县即有五百七十四口以上。七美乡虽然仅有此一石沪,但因造型优美,反而成为游客驻足的焦点。

小台湾”位于七美屿东部海岸,为一座天然海蚀平台,因退潮时海蚀平台貌似台湾岛轮廓而得名。小台湾与双心石沪并列为七美的热门景点。七美水库是七美乡唯一的水库与主要用水来源,集水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满水位面积11.395公顷,总蓄水量228,000立方米。该水库也是临近地区水鸟栖息的空间[4]

七美屿灯塔兴建于1937年,是澎湖最南端,也是最晚兴建的一座灯塔。于1989年整建后,高8.3米,8,000坎德拉,塔光可达19海里。除此之外,七美屿尚有分岔仔牛母坪大狮风景区望夫石等特殊地质景观。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七美嶼. 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2. ^ 《七美鄉簡介 地理位置》,澎湖七美鄉公所網站.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8). 
  3. ^ 《七美鄉簡介 氣候與生態》,澎湖縣七美鄉公所網站.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8). 
  4. ^ 《旅遊七美 > 風景據點 >七美水庫》,七美鄉公所官方網站. [201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编辑]